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晓梅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晓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环境优美雅净、空气清新、生态环保,要求园林景观不仅要起到观赏、艺术、生产的作用,还要具有生态价值。所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把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运用自然环境条件和现代艺术审美理念,巧妙利用原始地形地貌,倾心打造优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而使现代园林景观发挥越来越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该文在概述生态规划理念的基础上阐述园林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则及其应用。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

生态规划,是指从自然、经济、社会等不同的角度入手,指导城市发展工作。若把“生态规划”理念,引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可满足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要求,也可延续园林景观生命美感,并以“因地制宜”的园林景观设计形式,创造良好的景观环境,符合人们视觉需求,推动城市领域的快速发展。

1生态规划理念的概述

生态设计是一种把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融入设计过程,使设计作品能维护自然生态的设计。生态设计是设计师利用生态学理念,综合来自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的宏观信息,以现代人的艺术审美标准进行设计,作品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兼顾人们生活的功能性与作品的观赏性,最大限度地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位。

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是传统园林设计的延续,设计师运用生态思维,强调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兼顾美感和维持生态环境和谐,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是设计师把人们对形式美的追求引向关注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科学、可持续利用,使园林景观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设计。

我国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要注重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设计中按照自然规律,减少影响环境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资源的恢复和再生。要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合理利用自然的光、风、水等资源,以林地取代草坪、地方性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减少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地形地貌,顺应自然环境条件,打造优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园林景观中的生态设计原则

(1)地方性原则。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了突出“生态规划”理念,应遵从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以实际调查方式,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等。然后,通过与这些自然条件的有机结合,制定一个可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避免生态系统破坏的发生;(2)自然环境保护原则。即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草坪热”、“移植树木”等组织活动逐渐涌现出来,这些活动的组织均是为了达到“城市美化”目的,但为了更好的达成“城市美化”活动目标,必须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参考美学、自然景观生态学、植物学等理论知识,并把人与自然、生态视为一个整体,就此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3)持续性原则。即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应充分考虑景观资源的可持续性,就此达到最佳的园林景观设计效果;(4)综合性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为了符合园林景观设计要求,应综合各方因素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包括自然生态、美学、社会资源、经济条件等等,且注重遵从“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原则,为人们营造一个视觉舒适的园林景观环境。

3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园林景观的生态种植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尽可能地利用本土植物和能自然再生的植被,即使必须选择外来植物,也要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存活率高的外来植物。在种植时,本土植物与外来植物要进行合理配置,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并有效降低管理、养护和种植等方面的成本投入。要运用植物相生相克的生态原理营造园林植物群落,既要体现园林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又要体现整个园林景观的统一性。园林景观的生态种植体现在孤植、丛植、群植上。如,群植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种植众多不同的植物,通过合理布置形成一个整体景观,使之成为园林内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既实现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又提高园林景观的游赏价值。

3.2河道规划设计

首先,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提倡把水杉、杨树、柳树、湿地松、水葱、芦苇、黄菖蒲、菖蒲、千屈菜等各类植物覆盖到土壤上,就此实现生态型驳岸的设计,避免暴雨等自然现象对城市河道景观造成破坏。其次,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生态性设计理念,应注重采取山石护岸、仿木护岸、植被护岸、生态墙壁护岸等设计方式,完成河道护岸形式的规划工作。其中,生态墙壁护岸,是指在护岸墙壁上设计一个植物种植的方孔,在方孔内种植各种各样的植物,以期达到生态型护岸设计目的。但因为,此种护岸方式的设计在北方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应用受限。除此之外,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应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科学布置各个景区,并结合河流位置特点,设置休息设施等等,符合人们需求,突出生态性的景观设计思想。

3.3园林景观的分散建设

园林景观的生态建设既有公园形式,也有绿化带、植被护坡等形式。园林景观分布在城市中,可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如果只是集中建公园、造景观,就会使绿化公园成为城市的装饰,难以发挥生态作用,大环境的污染也会掩盖生态园林原本的功用,所以生态园林要分散建设,园林景观设计应处理好园林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等。生态景观布局要注意合理安排,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人工环境要尽量自然,适当增加多样景观,如利用原有水体建设水体景观,使水产生流动跌落,给人以视觉美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而且可以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契合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在生态景观建设中也要适当增加锻炼器材和锻炼场所,使居民在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整个园林景观成为一个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

2.4沙漠公园设计

在园林景观生态规划期间,需遵从“园林规划”理念,优化设计沙漠公园景观。例如,某地区在沙漠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把它的功能区分为了中心道路景观区、沙漠植物标本区、低矮灌木观赏区、沙漠植物观赏区等几个组成部分。同时,在景观部分具体布置过程中,结合沙漠公园设计需要,可以将沙粒作为主要的布置材料。然后,在众多丘间洼地区域,种植20%-30%的植物。如,沙葱、红柳、白刺、花花柴、三芒草等等,这一类植物属于旱生、沙生植物,可满足沙漠公园景观设计要求。此外,在这一沙漠公园景观具体布置过程中,也注重饲养蜥蜴、黄羊、狐狸等一些可适应于沙丘地带的动物,由此体现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平衡性。除此之外,在沙漠公园景观布置过程中,注重保持植物园以一条中心轴线方式贯穿于全园,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增强了园林景观观赏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园林景观的生态性设计特点。

3结语

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共同需求。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现状,探索生态园林的设计手法,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作用,使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不断改善人居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

[2]宋惠清.试论生态规划理念为导向的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6.

论文作者:李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  ;  ;  ;  ;  ;  ;  ;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