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小肠梗阻放射诊断思路分析论文_叶祥,严桥

单纯性小肠梗阻放射诊断思路分析论文_叶祥,严桥

高县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5150

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性小肠梗阻患者临床及X线诊断特征,强化小肠梗阻病症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46例病患临床资料。采取临床诊断方法对患者小肠梗阻性质作初步判断,结合X线征象诊断对梗阻性质、梗阻部位、梗阻程度作进一步分析,观察患者腹部立卧位片。结果 46例患者均为单纯性小肠梗阻,经临床诊断与放射诊断分析,对梗阻部位及程度作出明确辨别后转临床治疗康复。结论 因单纯性小肠梗阻病因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也存在不同,以科学的射线诊断分析方法,实施患者腹部立卧位片检查,能够保证检查涵括患者全腹部,更加准确的判别患者梗阻部位、性质及程度,便于实施单纯性小肠梗阻患者临床定向治疗。

关键词:单纯性小肠梗阻;临床诊断;X线;分析

临床上对于肠管内容物运行障碍无法顺利通过肠道但无血运障碍情况界定为单纯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隶属于临床急腹症状,仅次于胆道疾病与急性阑尾炎发病率。此病症易引发肠管功能变化,并能造成全身性生理紊乱,影响病人生命质量[1]。现实中,针对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放射诊断方法存在以下几种。透视:常规透视涵括患者心肺、腹部、横膈透视;腹部平片:对患者行常规腹部站立位前后位、仰卧位前后位照片。造影剂胃肠造影:多用于高位梗阻患者。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6例病患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跨度集中于18~62岁,入院时12例患者腹部呈阵发性剧烈绞痛症状并伴发呕吐症状,呈间歇性呕吐。16例患者存在腹胀情况;18例患者出现排便排气停止情况。所有患者均符合肠梗阻临床症状标准,遂对患者作临床进一步诊断观察,确定梗阻性质。

2 诊断方法

2.1临床诊断

临床判别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的依据主要有下述五点:①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腹痛情况,因为单纯性肠梗阻通常多见剧烈阵发性绞痛。②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呕吐的情况,因为呕吐是患者梗阻后很快发生的表现,随后会进入静止期,继发呕吐的时间即依据梗阻实际部位而定。③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腹胀问题,一般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内,患者即会产生腹胀情况。④ 对患者排便排气停止情况予以征询,因为完全性梗阻产生之后,患者排便排气也随即停止。⑤最后即为患者有无休克情况,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早期身体并未产生较明显的变化,而伴随病情发作则会逐步出现血压降低、脉搏细速、皮肤弹性差、面色苍白、手足发凉等征象[2]。经临床初步诊断,本研究所收纳的42例小肠梗阻患者均为单纯性肠梗阻患者。在临床病初步诊断后,遂作进一步X线检查,确定梗阻性质、部位。

2.2 X线诊断

2.2.1 患者立卧位X线诊断

病患可见腹部肠道蠕动,听诊肠蠕动音呈增强趋势,具有典型X线征。首要表现为“肠腔气柱渐高征”:从患者腹部立位照片可见梗阻区域存在较多个液体平面小肠曲,接近梗阻点部位的肠曲积液较多,场内气柱高度较低,呈短拱状与半月形。相反距梗阻点远的小肠曲积液即少,气柱高度较高,呈倒置U形,此类表现即为“肠腔气柱渐高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观察患者立卧位肠曲形态变化,在立位时出现的半月形、短拱形、U形小肠曲,取卧位时即可伸展为长拱形、管形,此变化即表明小肠曲肠系膜伸缩正常未受牵制,小肠曲存在张力。患者立卧位片显示患者梗阻点下的肠管出现萎陷[3]。此三类X线表现可作为判断单梗阻点、小肠中下段梗阻、完全性肠梗阻的X线诊断依据。

2.2.2 患者腹部平片的X线诊断

(1)多处粘连型梗阻:临床上存在部分单纯性小肠梗阻病患,于单发梗阻点之上的小肠间、腹壁间、大网膜间,同时存在数处粘连,但是此类粘连情况并未形成其他梗阻点。该类情况表现于平片之上会呈现出下述几类特殊X线表征:①缺乏“肠腔气柱渐高征”,因为单发梗阻点之上产生粘连,对小肠蠕动持续力产生干扰,造成管腔积液流动不畅,致使“肠腔气柱渐高征”动力传送机制及通道受到此类粘连情况影响。②“无气小肠区”,本应产生胀气积液小肠区的患者腹区,却未见积气小肠曲。此病机是因此腹区小肠间或腹壁间存在粘连,造成此部分的小肠弯曲迂回,扩张受到限制,从而产生X片上的软组织阴影。③多个小肠曲形态位置趋于固定,这即为多处粘连而造成的结果。④“小肠内长液平征”,立位片之上的小肠曲内产生了长度远大于卧位时此小肠内径2倍的液平面[4]。

2.2.3 小肠梗阻部位的X线诊断

主要依据两方面做出判断,①根据扩张积气积液小肠曲分布位置与范围予以判断,小肠上中段与上段相接处梗阻肠管分布于左上中腹部。小肠中下与中段交界处梗阻肠管分布于中上腹部区域。小肠回盲部及下段梗塞肠管分布与盆腔部与全腹部。②是依据扩张积液积气小肠皱襞形态予以判断,小肠扩张之后于肠腔气体衬托之下能够管窥其内部黏膜皱襞形态。空肠腔相比回肠较宽,粘膜皱襞密集且明显,所以在膨胀后即显示出类于肋骨状排列的横贯肠腔的环状皱襞。其中X线下空肠环状皱襞影最为明显,因此回肠扩张之后根据其环状皱襞的少、疏即可做出判断,也能够同扩张空肠对比鉴别。

2.2.4 小肠梗阻程度诊断

对小肠梗阻是否完全性的判断,可自三个层面展开。①即依据患者梗阻时间、排便排气障碍程度及时间予以判断,完全梗阻患者无排便情况,排气时间相对较长,不完全者则相反。其二依据。②依据结肠内积气实际情况予以判断,完全性梗阻患者小肠内液体、气体难以进入结肠,而结肠内部原有气体已告吸收。因此可见梗阻处之上小肠曲扩张积液积气,而结肠内则无气体或仅存少量气体。不完全性梗阻患者,其结直肠内仍可见相应的积气表现。③依据梗阻部位以上小肠曲的扩张层次予以判断,不完全性梗阻扩张层次较强,完全性梗阻则相反。

3.讨论

现实中单纯性肠梗阻患者往往发病较急、病情较重,因而需要给予迅速、简便的X线检查,确定梗阻情况,实施定向临床治疗。本研究中通过给予42例患者临床X线检查,精准定位了患者梗阻区域、梗阻性质,定向实施了临床治疗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极大改善了患者生命质量,具有着一定的时间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德华.CT诊断70例单纯性小肠梗阻的临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

[2]凌同标.33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8)

[3]公佩友.多层螺旋CT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

[4]吕云福.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分类与治疗策略[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1,05(3)

论文作者:叶祥,严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1

标签:;  ;  ;  ;  ;  ;  ;  ;  

单纯性小肠梗阻放射诊断思路分析论文_叶祥,严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