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以怒江峡谷各民族为例_文化论文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以怒江峡谷各民族为例_文化论文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以怒江峡谷诸民族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怒江论文,刍议论文,云南论文,为例论文,少数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工业化浪潮早已席卷全球,整个世界正处在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今天,我国仍有为数不少的、文化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民族还处于前工业社会,尚未彻底摆脱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如何帮助这些少数民族稳定地进行社会、文化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改变落后面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当是历史的正确选择。因为时至今日,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现代化,是每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没有现代化,就意味着贫穷和落后。在逐步完成这一转型,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与伴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导入的现代文化重组、整合为各民族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民族新文化。事实上,凡是已经历了这一历史过程的民族,都不可能让自己的传统文化完全保持而亘古不变,只不过此种社会、文化的转型,是在原来的社会、文化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现代化,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的根。一旦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意味着该民族的消亡。因此,在推进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时,有意识地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并为此开展有效的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缓慢,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一直是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直至80年代初,仍基本上保留着已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及其赖以存活的文化生态系统。生活在这片红土高原上的20余个少数民族,由于族源不同,历史发展各异,分别居处于坝区、半山区和高寒山区,历史上对外交通不畅,除少数几个民族外,受外来的汉儒文化、西方文化影响相对较少,故能长期保存着自己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在50年代初尚分别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云南少数民族,构成了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分别产生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各种文化,在这里均有存留,因而又是一部活的文化史。由此,云南被誉为世界罕见的民俗文化宝库。自本世纪20—30年代开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就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家的关注。我国老一辈学者闻一多、费孝通、凌纯声、李霖灿、方国瑜、徐嘉瑞、江应梁、陶云逵等,都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开拓者。

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流域云南北段,即北起贡山县丙中洛乡,南至泸水县上江乡长达约300公里的怒江傈僳族、 怒族自治州境内之峡谷地带,聚居着傈僳、怒、独龙等几个人口较少、文化形态原始、古朴的少数民族。〔1〕其中, 除傈僳族在近代由外国传教士创造了文字,1957年由政府组织专家再创较完善的文字外,怒族、独龙族均无文字。虽然18世纪以后,怒江流域已由外族土司管辖,但直至本世纪50年代初,上述各民族的社会形态基本上还处于原始父系氏族社会的解体期。经济活动除刀耕火种坡地杂粮栽培之外,还辅以采集和狩猎。这里是有名的横断山脉地带,山高谷深,地势险峻,除了高山就是河谷。从河谷至山巅,相对高度一般均为3000米以上。这种极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的少数民族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在清末的文献中,就将较集中地分布于怒江西侧独龙江河谷的独龙族称为“太古之民”。怒江河谷封闭性杂粮——采集文化的长期存留,致使这里各民族的古老文化如冰雪封冻般地得以存留并形成了不易分离的文化板块。如果说云南是世界罕见的民俗文化宝库的话,那末,怒江峡谷则是这座文化宝库中的珍藏馆。因为在许多民族中业已式微或消失了的文化形态、文化样式,在这里仍得以存留。在制度文化方面,直至本世纪50年代初仍较完整地保留着氏族组织及相关的组织制度。在傈僳族、怒族中,古老的图腾制仍有存留。在器物文化方面,独龙族的穴居,父系大家族长屋,各民族木、石、铁并用的生产工具,渡江用的溜索、藤条桥,男、女使用的遮羞板、遮羞布等,都是外地罕见之物。在观念文化方面,原始的平均主义观念、万物有灵观念,直至60—70年代仍很突出。各种原始宗教之崇拜形式,诸如图腾崇拜、精灵崇拜、山石崇拜、祖先崇拜等,均完整存留。口头文学之古老样式,如神话、歌谣、原始性史诗等,极为丰富并广为流传,且多为与宗教祭祀、民俗活动紧密联系的活形态文学。

自实行改革开放,尤其是推行市场经济以来,云南发生了可喜的巨变。僻处边陲,社会、经济在云南最为落后的怒江傈僳族怒族自治州,近年来已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全州除贡山县独龙江乡正在修筑穿越海拔达4000多米的公路之外,所有的县、乡早已通了公路。大多数村寨已用上了电灯。镇、乡以上的程控电话均已开通。全州所属四县一镇均有了现代文化设施(电影院、歌舞厅),所有的乡均已建立了文化站、图书室。从山上迁居江边的许多村寨,已改种水稻及经济作物。乡、镇企业,个体专业户业已出现。数千名从四川省及云南其它地区涌入此地经商及从事建筑业的人员,促使这里的人们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总之,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现代化浪潮,已逐步涌入沉寂了千百年的怒江峡谷,促进了这里的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的提升。然而,这对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的传统文化,无疑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笔者曾先后于1963年、1991年、1997年三次赴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调查,亲身感受了在现代化冲击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危机。 1963年9月,笔者从昆明出发,经丽江抵贡山县独龙江。乘车至维西县后,便得骑马、步行翻越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几乎花了一个月才抵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的一切,全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歌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仪礼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吟诵史诗的老者或祭司,很容易找到。每进一家,均受到了传统的仪礼接待;各种祭忌,必事先了解,谙熟于心,否则会引起主人不快。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话的,离开了翻译则难以开展工作。笔者1991年秋第二次赴贡山县,乘车经下关、六库,仅花了三天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怒族村寨中已有个别人家经商,有一些人家则用上了电器产品。村里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一旦深入了解,村里讲汉话的人多了,但会唱传统歌谣、能讲述神话、民间故事,讲解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已不多了。1997年8 月,笔者第三次赴怒江峡谷时,这里的变化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竟是当地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及时与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城镇的感觉。此次田野调查,由于得到州、县文化局的全力协助,提前物色熟悉当地传统文化的老人、歌手、祭司,才使调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但是,当年在省内外知名的著名歌手,大多已过世;通晓一切的民间艺人,已很难找到。笔者过去搜集到的神话及民俗事象,今日在当地知晓者已不多,而此次搜集到的民俗文化及口头文学,已发生了较大变异。笔者此次调查的强烈感觉是:当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某些部份,正在不断丧失。要真正了解到当地各民族系统、完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内隐文化,已很困难了。外来文化的导入,社会、文化的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肯定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如果不妥善地处理好传统社会文化与现代适应的关系,又可能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式微乃至丧失。过去,当怒江峡谷少数民族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与外来的异质文化不发生多少联系时,是无所谓适应不适应的。而当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到这里,尤其是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冲突时,发展阶段较低的少数民族文化便有了一个如何适应现代化的问题。诚然,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遇到更先进的文化,才会在冲突与融合中获得新的发展,并逐步整合为新的民族文化。这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现在的问题是,当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伴随着现代化而来的异质文化尚未整合为新的民族文化时,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有式微甚至丧失的可能。这显然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据笔者的调查,当前怒江州已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文化现象,兹列举如下:一、过去经常举行的民俗活动及宗教祭祀,现已逐渐简化(如丧葬、婚礼)或减少(如驱鬼),有的则已消亡(如祭猎神),这就使得傈僳、怒、独龙诸民族传统文化之积淀场出现了萎缩。二、“同喻文化”业已产生,打破了过去由“后喻文化”垄断一切而出现了“后喻文化”与“同喻文化”并存的格局。当地许多少数民族男女青年已不再学习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礼仪准则。长辈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大多已不复为绝对权威。不少青年人对传统文化已不感兴趣,热衷于看电视、录相,听收录音机,唱时下的流行歌曲。会唱本民族传统歌谣、讲本民族传统故事,通晓本民族民俗由来者甚少。三、少数民族口承文艺的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一方面,老艺人逐渐减少。以独龙族为例,著名歌手、故事家马巴恰克已去世,老艺人孔志清、伊里亚都已年逾80岁。当今,除伊里亚之外,已无人能吟唱独龙族的原始性史诗。另一方面,由于口承文艺的吟唱 (讲述)场合已大为减少, 加之本民族不少青年对传统口承文艺少有兴趣,故除了少数口承文艺爱好者之外,很少有人去研习本民族的口承文艺。这样,传统的口承文艺就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去年8月, 笔者在泸水县新建乡由当地干部请了三位傈僳族老歌手吟唱《创世纪》,据当地文化干部说,这是全县傈僳族中最会唱的歌手,但是他们中已无一人能够完整地吟诵这部史诗,只能互相启发,追忆,吟唱了一部与50年代记录的《创世纪》颇有差异的史诗梗概。四、传统的民俗及文化心态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原始宗教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在社会变革中处于变动状态,本属正常现象。移风易俗,抛弃某些不利于社会进步的陈规陋习,亦是进步的表现。但值得讨论的是,一些民俗文化场的转换,是否应作为一种范式?可喜的是傈僳、怒、独龙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一直得以保存至今。然而,某些曾是传统民俗文化积淀场的节日,呈现出传统民俗文化意味减蜕,现代文化色彩增强的趋向。有的传统节日,过去常是远近汇拢来的人们通宵达旦在篝火旁唱调子、对歌或跳传统舞蹈,甚至必须听由祭司或老者吟唱被视为本民族“根谱”的原始性史诗。现今却大多补以商品交易,晚上则多为露天电影。对歌、跳舞者当然亦不乏其人,但已不占主导地位了。过去在原始平均主义观念支配下的价值取向、文化心态,亦发生了重大变化。商品意识、金钱观念,亦已萌生。如何对此加以正确引导,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良好培育,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五、如前所述,由于怒江少数民族地区已开始了某种程度的社会、文化转型,当地少数民族的价值取向、文化心态亦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与往昔传统文化相适应的文化生态系统亦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此种情况下,过去借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赖以存活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然会逐渐失去根基。如何形成有利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得以存留的新的文化生态系统,亦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六、还必须预见一种即将到来的危机,即信息革命对保存少数民族文化所带来的难题。由于声像、电子产品的推广,尤其是全球互联网的建立,发达国家可以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达国家的社会文化时尚,不论其优劣良莠,将会被世界各地的不少人所熟知、羡慕并竞相模仿,“而古老的风俗,传统的生活习惯,纯朴的生活方式、社会理想等民族文化被同化、瓦解,文化的差异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的一体化、全球化。”〔2〕这绝非危言耸听,杞人忧天。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适应,是历史大趋势。如何做到既顺应现代化的潮流,积极推进社会、文化转型,以适应现代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又在此一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审慎地注意保留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弘扬,在少数民族地区已成了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在各民族传统文化尚未消亡之前,广泛、深入地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以求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就政府而言,其制订的民族政策中已有尊重、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并早已得到实施。自80年代以来,有关文化主管部门又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和实际步骤抢救、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例如由各级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负责完成的全国县级以上的《五套集成》(即《歌谣集成》、《民间故事集成》、《谚语集成》、《民间音乐集成》、《民间舞蹈集成》)就是一个突出的实例。在云南省,各级民委及文化局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保存、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应当在此提及的是,云南虽然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边疆省,但已投入巨资建成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博物馆、以及云南民族学院博物馆,以保存、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正在筹建中的地区(州)、县级博物馆,还有数家。但如前所述,由于近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推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显得更加紧迫。近年来,怒江州文化主管部门已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及保存教育工作。一、通过各种会议及报刊广播等大众传媒,广泛宣传保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相关措施,增强当地各民族干部、群众自觉保护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二、怒江州于80年代初成立的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简称“文联”),广泛吸收当地各民族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为会员,将他们组织起来,使其成为保存该民族传统文化及进行传统文化保存教育的骨干力量。“文联”还将发掘、保存、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三、抓好节日文化,培育新的少数民族文化积淀场。傈僳族的“阔时节”(年节)、怒族的“鲜花节”、独龙族的“卡雀哇”(年节),都是传统的民族节日,集宗教祭祀、吟诵史诗、对歌跳舞、饮酒美食等各种民俗活动,曾是重要的传统文化积淀场。但是,过去规模较小,并一度处于萎缩状态。近年来,这些节日均被认定为少数民族主要传统节日,并由文化部门给予资助,参与组织,使其成为较大规模的群众性民俗活动。这无疑对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及进行传统文化保存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四、一年一度,定期举办全州各民族民间文艺调演,让各民族传统的音乐、舞蹈、服饰等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得以保存及弘扬,并以此向公众进行生动活泼的传统文化保存教育。五、不定期地组织当地各民族民间歌舞团赴北京、上海、大连等大城市进行巡回演出,既向更多的观众展示了各民族别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及民俗文化,又收到了对更广泛的公众进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存教育的效果。六、已在全州每个乡、镇建立了文化工作站,其任务之一是发掘、保存和弘扬当地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已聘请当地民间老艺人任辅导员,培养新一代民间艺人。据笔者的了解,怒江州文化主管部门正在拓宽思路,积极探索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进行传统文化保存教育的渠道和方式。〔3〕

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从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出发,笔者认为抓住以下几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应确立其指导思想。按笔者愚见,即在努力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适应,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注重保存、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力求做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传统文化肯定有的被存留,有的被扬弃,最终实现创新。应该看到,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均可分解为不同的层面,每一层面又可分为许多文化要素。有的文化要素可脱离原系统并经过改造而被纳入新的文化系统;而有的文化要素则不可能脱离原来的文化系统而存活,当原来的文化系统被新的文化系统所取代时,这些文化要素必然消亡。换言之,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的要素经改造后可与现代适应则继续保留,有的文化要素则与现代化难以适应而走向消亡。〔4〕这便是继承与创新的一般规律。在这里, 我们既要反对文化新保守主义,又要反对抛弃传统的民族虚无主义。

二、通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努力营造既有利于导入新文化,又有利于保存、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的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是文化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有机结合,处于一种开放性的组合状态,是有可变动性的。促成其变动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由人们(群体)的文化心态、价值取向所支配的。不同的民族,更主要的是按其文化来区分的;不同的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表征是使某一民族一直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人文精神。如果通过各种渠道强化相关教育,让该民族群体对传统文化仍保持认同感并将其视为自己的根基,同时又具有不断接纳外来文化的心态和机制,那么,这种新的文化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形成。

三、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下列各种渠道和方式,当是必不可少的。a、创造条件, 争取在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及地区(州)建立以珍藏本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展品为主的博物馆,使各地均有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的基地。b、 在少数民族县级以上地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习馆,不定期地请当地谙熟民族传统文化的民间艺人(包括祭司)对入馆学习、研究的人员进行传承示范,以避免某些有特色的文化、民俗事象失传。c、 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并让其所知晓的一切得以传承下去。这对于一些没有本民族文字,或有民族文字而普及程度不高的少数民族尤为重要,因为损失了一位老艺人就等于毁掉了一座博物馆。成功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民间老艺人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博物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毕摩研究中心重视、尊重、保护民间艺人(包括东巴、毕摩)的做法,是有示范作用的。d、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以录像、录音的方式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辅以声像资料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e、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中,应有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的内容。这些地区中、小学使用的语文课本,应增加一些介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乡土教材,让学生从小就培养起热爱乡土、热爱本民族、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注释:

〔1〕居住在怒江傈僳族怒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还有普米族、 白族等。独龙族主要聚居于独龙江河谷,但怒江河谷亦有少量分布。

〔2〕参阅郝宁湘(1997)信息革命的潜在危机; 人文生态的破坏,《云南社会科学》5期,65页

〔3〕以上资料,系笔者1997年8月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调查所得。资料主要提供者为州文化局局长罗世保先生。

〔4〕参阅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477—485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标签:;  ;  ;  ;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以怒江峡谷各民族为例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