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魏雯

浦口区中医院 211800

摘要:目的:评价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改进前,医院共开展急诊急救314例,2015年改进后,急诊急救340例,优化内容包括制定胸痛、气促、创伤病种的必需护理内容,进行培训,成立3人护理小组,明确分工,优化护理程序,院内收治候诊区据意识状态、APACHEⅡ评分快速识别患者危重程度安排急救秩序。结果:改进后,抢救成功率、生命体征测量3项及以上率、患者获得现场人员干预率、现场急救1h内诊断率高于改进前,急救过程中出现危象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提高了抢救护理的效用。

关键词:急诊;抢救;急诊护理流程;效果

急诊急救是反应一个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高质量的急诊急救水平有助于建立医院良好的口碑[1]。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急诊急救水平,医院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取得一定成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改进前,医院共开展急诊急救314例,其中男235例、女79例。年龄3~96岁,平均(43.1±10.6)岁。病种:胸痛35例、气促53例,神志异常52例,中毒50例,创伤124例。急救半径0-89km,平均(3.4±5.1)km。2015年改进后,急诊急救340例,其中男249例、女91例。年龄2~97岁,平均(44.3±12.6)岁。病种:胸痛38例、气促57例,神志异常56例,中毒53例,创伤136例。急救半径0-84km,平均(3.7±4.7)km。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获得急诊急救;③主诉胸痛、外伤、气促、神志异常、中毒等。排除标准:①其他病种意外的疾病,如急腹症;②未送达医院即使我;③获得急诊急救处理。改进前后病种、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改进前

院前急救,安排护理小队随着抵达现场,进行基本的急救护理,包括现场体征测量、病史问询、开放静脉通道、输液、给予急救药物、体位干预、创伤预处理的,与医院取得联系,要求做好急救准备。对于院内收治者,采用量表评价危急重症程度,安排绿色通道,急救室内护理。

1.2.2 改进后

护理内容:①胸痛患者,必要的护理内容包括心率、血压测量,ECG检查,心电监护转运,既往病史收集,STEMI诊断,阿司匹林、硝酸甘油[3],神志异常病人测量心率、血压、血糖,诊断低血糖,气促患者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检测,给氧,收集既往病史,β-受体激动剂、硝酸甘油、ACEI类药物,创伤患者血压监测、GCS评分、夹板固定、外伤止血、颈托、硬板搬运;②要求每一位护士都熟知各类急诊患者护理需求,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期连接、静脉通道建立、病史收集等工作。

护理管理:①3人护理小组,1人进行病史收集、护患沟通、医嘱获取与通知,1人负责急救操作,落实医嘱,1人负责仪器设备的监护、药械管理;②优化护理程序,以院前急救心力衰竭为例,接到呼叫后,问询患者主诉,迅速了解病史,判断病情,指导现场人员进行基本的护理抢救,指导自救,如端坐以缓解症状,利用患者自带抗心肌缺血药物或家用便携式吸氧设备急救,要求现场人员进行心理支持,握住患者的双手,指导平稳呼吸,进行耳旁言语支持[3]。护士抵达现场后,立即按照相关的护理内容进行急救,严格按照《三甲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护理操作,相互配合,转运前采用规范的语言与家属进行沟通,争取尽快帮助家属理解知情同意书,尽快签署,避免转运延迟;③院内收治候诊区,据意识状态、APACHEⅡ评分快速识别患者危重程度,对危重症者优先急救,并迅速判断病情,送入急救室。

1.3观察指标

抢救成功率,生命体征三项测量率,现场急救1h内诊断率,患者获得现场人员基本急救干预率,急救过程中出现呼吸紊乱等危象率。

1.4统计学处理

以WPS xls数据表录入数据,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改进后,抢救成功率、生命体征测量3项及以上率、患者获得现场人员干预率、现场急救1h内诊断率高于改进前,急救过程中出现危象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过去的急诊急救护理流程问题主要集中在:①院前急救护理内容过于简单,生命体征、用药等工作落实不到位,不利于病情稳定、病因诊断,许多院前急救更多的是承担转运工作;②无法充分发挥呼叫人员的现场优势,许多患者自身可能携带有急救药物,如冠心病患者常携带有硝酸甘油等,部分COPD患者在家中配备有吸氧设备,而呼叫人员担心干预不到位带来危险,此外有效的体位干预、心理支持非常必要,可有效缓解症状,降低误吸误咽等并发症发生风险;③急救护理效率偏低,护士配合不到位,完成仪器连接、静脉通路建立等护理工作的耗时较长;④急救特别是转运过程中,干预不到位,易出现危象,危象的主要与体征检测不足、药械准备不足、工作人员预见性不足有关;⑤缺乏有效的心理支持[4];⑥院内无法有效识别危重症,急诊候诊区常常人满为患。为解决以上问题,医院于2015年,优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包括制定不同病种必需急救内容,注重护士团队合作,严格要求护理落实时间,优化护理程序等。结果显示,2015年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抢救成功率提高。

参考文献:

[1]范春艳.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3):465-467.

[2]朱平,齐三利.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剂急诊处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905-2908.

[3]葛振,费立博,张炜,等.急诊胸痛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特征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3):132-134.

[4]刘雯,卢惠娟,胡雁,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病早期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43-346.

论文作者:魏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6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魏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