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抗高血压治疗的疗效观察及副作用论文_崔玉秋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白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5020

摘要:目的:探讨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抗高血压治疗的疗效以及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到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对照组服用双氢克尿噻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吲达帕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头痛头晕、心悸失眠的情况,总结经验。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治疗后24 h 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 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nDBP)方面,观察组略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24 h 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 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nDBP)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抗高血压治疗的疗效均比较理想,然而后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多,安全性劣于吲达帕胺,吲达帕胺用于高血压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吲达帕胺;双氢克尿噻

目前高血压疾病已经越来越常见,其对于患者健康严重的危害性使其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二大杀手,根据统计,每年死于高血压疾病的人数超过百万,更严重的是,即使在存货的患者中,有75%以上的患者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残疾,毫无疑问,高血压已经给社会和患者的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1]。因此对于高血压疾病需要充分认识其危害性,检测高血压相关的指标,对于高血压的早期预防以及治疗都有很重要的意义[2]。为探讨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抗高血压治疗的疗效以及副作用,我院专门成立研究小组,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到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49例,年39到67岁,平均(44.1±12.1)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并排除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引发的脑出血以及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情况,排除糖尿病、妊娠、甲状腺功能障碍等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近期内均未服用叶酸、Vit B12或Vit B6。治疗前血压145到250/80到135mmHg。两组人员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入选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指导原则》[3],根据高血压中医证型理论分型辩证,排除由于测压方法不当或诊室高血压等原因造成的假性难治性高血压、影响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以及并存疾病、妊娠期妇女、合并精神疾病以及酗酒患者。

1.3 方法

对对照组服用双氢克尿噻治疗,每次2.5mg,每日1次,于早晨服用。观察组患者服用吲达帕胺治疗,每次2.5mg,每日1次,于早晨服用。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头痛头晕、心悸失眠的情况,总结经验。标准抗高血压治疗主要包括戒烟戒酒,饮食低盐低脂,多提醒患者进行运动,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健康,舒张压 ﹙DBP﹚下降≥10m m H g 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 m H g;或收缩压 ﹙SBP﹚下降≥40 m m H g;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缓解,有效:DBP 下降 10 ~ 20 m m H g;如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 ﹙SBP﹚下降 > 20 m m H g;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缓解或缓解很小,甚至出现恶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X²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治疗后24 h 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 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nDBP)方面,观察组略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24 h 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 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nDBP)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表二。

讨论

高血压之所以危害很大,原因之一便是高血压会导致许多其他疾病并发,比如脑出血、心力衰竭以及许多肾脏疾病等等。此外,高血压疾病一般没有十分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被患者发觉,往往被发现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4]。在中医中,高血压属于肝脾受损的范畴,因情志失调而伤肝,使肝郁气滞,导致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是高血压的病理演变过程。因过度劳累或饮食不规律而伤脾,脾虚失运从而气虚血瘀、痰湿中阻,有可能导致胸痹心痛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高血压发生初期,患者体质较强,主要表现为肝火亢盛,然而随着病情的恶化,肝阳亢盛,伤精耗血,最终表现为阴虚阳亢或者阴阳两虚,因此在需要在高血压发生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以缓解病情恶化。吲达帕胺以及双氢克尿塞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方面疗效具有相似性,对于患者都不会造成严重的肝肾功能以及血糖影响[5]。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双氢克尿塞会造成更多的不良反应,导致低血钾症等一系列并发疾病。而吲达帕胺是一种磺胺类的利尿剂,其主要作用是利尿和钙拮抗,其副作用较小。两种药物都可以作用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吲达帕胺的安全性更好,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在临床实践中,联合应用安宫降压丸治疗初发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更好,并且操作简单,降压过程更加平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学忠,尹方,苏凯,等.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的切入点[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 ﹙2﹚:112 −114.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 ﹙7﹚:579 −6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2002:73 −75.

[4]陈莉,程文立.原发性性高血压的病因和治疗研究进展 [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 ﹙9﹚:2974.

[5]李兴荣.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状况初析 [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 ﹙6﹚:35 −36.

论文作者:崔玉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抗高血压治疗的疗效观察及副作用论文_崔玉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