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论文_赵宏达

浅议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论文_赵宏达

天津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新型防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发展迅速,并朝着由多层向单层、由热施工向冷施工的方向发展。面对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更新,掌握防水工程的施工准备及质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对以后建筑工程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针对目前建筑防水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控制

工程防水是一个系统管理工作,在这个系统工程中设计、材料、施工、管理、维护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防水工程的质量,造成工程发生渗漏。就目前建筑市场的建筑防水情况来看,屋面、外墙、厨卫渗漏是民用建筑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给用户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急需解决。

1基层控制要点

防水施工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由投入物质量控制到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到产出物质量控制的全过程。防水层是依附于主体结构基层的,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主体结构和找平层的刚度、平整度、强度、表层坡度准确,表面完善无起砂、起皮缝、基层的含水率等都是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的基础。防水层所用的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和试验报告单,同时在现场使用前必须再做防水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防水材料的选型

目前,建筑市场上的防水材料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五个大类,即防水卷材、防水片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及防渗堵漏等特种用途的防水材料。而每一大类中又可进行细分,如防水卷材可分为沥青类、橡胶类、高分子类;防水涂料可分为水泥基类、复合类和高分子类等等。每种材料都各有其特性,因此必须根据防水工程的部位、所处的环境、设计防水等级和功能需要等,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充分发挥各类材料的特性,以期获得最佳的防水效果。

3防水设计的原则

防水工程设计应遵循“迎水面设防”、“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并采用“多道设防”、“刚柔并济”、“节点密封”等措施,根据不同的环境,因地制宜,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以确保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

4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4.1与防水层相关层次的质量控制

与防水层相关的层次是指找平层、隔汽层、保温层、隔离层、保护层等。防水层施工往往与相关层交叉作业,这些相关层次的施工质量对防水层的质量有很大影响,甚至直接影响防水工程的成败。特别要注意监督与防水层相关层次的施工,绝不能碰坏、戳破防水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不同防水材料的施工控制要点

(1)卷材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卷材防水的材料种类多样,常用的施工工艺有热黏法、热熔法、自黏法、机械固定法、埋置法等。施工中承包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一是卷材冷黏施工时,胶接材料要依据卷材性能配套选用胶黏剂,调配要专人进行,及时采样化验,不得错用、混用,在这方面要严加控制;二是严格掌握基层含水率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粘贴;三是注意控制阴阳角、加固层等细部节点的处理。

(2)密封防水材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密封材料常用的主要有改性沥青和合成高分子密封防水材料两大类;施工方法根据材料不同各异,分冷嵌法和热灌法两种。为确保施工质量应在施工机具的先用、配料与搅拌、粘结性能试验和嵌填背衬材料的控制,以及施工操作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控制。

4.3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防水混凝土处于侵蚀性介质中,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应小于P8;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垫层,其抗压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l00mm。防水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钢筋保护层厚度迎水面不应小于50m。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为加强地下室墙身与基础底板之间施工缝的止水作用,在离底板上300~500mm处外墙增设一道3mm厚、300mm宽四周环通的钢板作为止水带。板墙的模板下口内侧用泡沫填嵌、防止漏浆。根据结构设计,合理设置后浇带和变形缝。

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灌技术,防止由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而产生温度裂缝。

4.4刚性防水层施工要求

刚性防水层包括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层、块体刚性防水层及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刚性防水层对地基沉降不均匀,温度变化、结构振动等因素非常敏感,因此对基础处理要求严格。

4.5防水工程的成品保护

(1)防水层施工完毕应及早进行下道施工工序,不宜间隔时间过长,防止防水层材质损坏(2)防水卷材施工中应认真保护已做完的防水层,防止各种施工机具及其他杂物碰坏防水层;施工人员不允许穿带钉子的鞋在卷材防水层上行走。(3)涂膜防水层施工时,作业人员避免在施工完的涂层上走动,以免鞋钉及尖硬物将涂层划破。防水涂层干燥固化后,应及时做保护层,减少不必要的返修。穿过屋面的管道应加以保护,地漏、水落口等处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保持畅通,防止堵塞。

4.6工程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要充分体现“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宗旨。防水工程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及隐蔽之前必须做好施工记录以及一切验收手续,未经验收,不得隐蔽。工程验收阶段质量控制包括:项目总工程师应及时组织和办理防水隐蔽工程验收;严格防水层分项工程质检评定,质量要符合规范要求;防水工程完成后,应进行蓄水试验;防水材料使用认证合格证,检测试验报告、复试单;做完防水后避免上人。严防施工设备损坏防水层。

5工序质量控制的步骤

其控制的步骤为四步。第一,描绘工作。对通过有关途径和手段搜集来的质量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利用有关图表及借助必要的统计特征数,把数据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第二,分析工作。对经过整理、归纳或得到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数据所遵循的规律,即分析其波动的倾向、趋势及其影响这种波动的原因。第三,推断工作。根据子样对母体所遵循的规律进行推测性的判断,并据此预测母体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第四,处理工作。根据对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判断及原因分析,决定采取响应的对策办法,来限制异常性原因的影响。

6结论

总之,工程防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在施工中必须实施科学的管理, 根据不同的环境及要求,合理地进行设计,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同时,还必须了解建筑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掌握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余春春,舒志坚,李铭.浅谈卷材防水层的渗漏原因[J].山西建筑,2011,37,(13):

[2]徐国仪.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

[3] 朱志威.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之浅析[J].科技资讯,2010(13).

论文作者:赵宏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  ;  ;  ;  ;  ;  ;  ;  

浅议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论文_赵宏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