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李斌,王燕

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李斌,王燕

宁波住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01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建设逐渐开始向地下发展,地下室的建设开始逐渐增多。由于大部分的地下室施工是在地下水层中,所以地下室对防水施工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以期给施工单位改进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一、地下防水工程问题分析

1.1 地下防水工程一般的渗透方式

地下工程渗透的原因一般受设计和施工不当,以及材料和施工管理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渗透的原因一般分为点、线、面三类的渗透。点的渗透是指无规律的渗透,没有连续的渗透,只是单独的一点的渗透;线的渗透有一定的规律,一般都是连续性的渗透现象,出现的渗透线也有一定的特点,有变形缝和非变形缝两种;面渗透相对来说就比较严重,指的是混凝土大面积潮湿和渗水。

1.2 设计考虑不周或沟通不当引起的地下工程渗透

从设计方面来说,导致地下工程渗透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有一下的几个方面:第一,设计人员对于地下防水工程的设计不够理想,施工方面不能完全按照地下防水工程的设计方案来完成,导致施工方正常施工困难,从而引起的一些问题,形成抗渗的薄弱部分。第二,施工方对于防水认识不够,认为简单的装修就能达到防水效果,设计时没有考虑所用材料的一般特性。第三,设计和施工等各个专业的工作人员配合不到位,在现实的工作中图纸会审的不认真,导致施工过程中有遗漏,从而导致地下室防水工程出现问题。

1.3 材料控制方面引起的地下防水工程渗透

地下防水工程主要的防水材料是混凝土,施工方在施工前对材料没有进行严格的匹配选择,混凝土浇注前没有进行供料速度关系的计算,使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因为供应不及而白天能使混凝土连续的浇注,造成了混凝土之间形成冷缝,从而影响地下防水工程的正常工作。

1.4 施工管理不当导致地下防水工程渗漏

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地下防水工程对于施工方有很高的要求,施工是人的施工,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各不相同,工作能力也不一样,操作不规范或选料质量不标准,就会存在一定的施工偏差,有可能会导致施工缝留设置不当,出现凹槽,二次混凝土浇灌不当,都会引起地下工程防水功能的下降。

二、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地下室防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循“以防为主、以排为辅”的基本原则。通常情况下,对于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的地下室建设,应该使用整体钢筋混凝土地下室,地下室的设防标准应该在地质勘测的地下水标高基础上再加上0.5m,在具体的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应该在地下室上部做好防潮处理,并按照地下室防水安全设计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对于一般的地下室防水施工工程,通常使用外墙来抵抗地下水的水压,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地下室施工,应该按照的国家地下室施工的相关规定,对工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认真勘测,然后依照地下水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地下室防水措施。地下室的防水施工工序主要包括基坑开挖、基层混凝土施工、保护墙施工、铺设防水卷材、铺设油毡层、浇筑混凝土、侧墙施工、外墙防水卷材铺设、外墙卷材保护墙以及回填等。

根据实际的地下室防水施工,人们将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归结为三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是离壁式衬砌防水施工法,这种方法是在地下室保护墙的内侧增加一道离壁式内墙,通过这一道内墙起到双层排水设防的目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增加内墙,所以施工的造价有所提高,与此同时,离壁式衬砌防水施工中的柱、墙混凝土接缝处的水密性得不到完全保障;其次是外防外贴施工法,在外防外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在底板垫层上直接铺设防水卷材,之后再对保护墙进行施工,在施工完成之后,保护墙的外面铺设防水卷材,这种施工方法与外防内贴施工方法相比,由于保护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干燥,所以对地下室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进而可以更加长久的保持地下室的干燥度。但是这种外防外贴施工法在施工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在进行基坑开挖时,施工人员需要采取更多的支撑措施,以保证防水工程的顺利完成,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地下室防水施工的工作量;最后一种是外防内贴施工法,这种地下室施工方法是在底板垫层砌筑完成之后,再在保护墙以及垫层上粘贴防水卷材,等到防水层完全做好之后,直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外防内贴施工法主要适用于地下室施工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是不利于使用外防外贴施工法时的常用方法。

三、地下防水工程防水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3.1 防水工程中蜂窝、麻面、孔洞渗水问题的防治

对于这类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检查蜂窝、麻面、孔洞及渗漏水、水压大小等情况,然后进行渗水部位的检查,查明渗水部位,进行相应的堵漏和修补工作。堵漏和修补的原料可以采用促凝灰浆、氰凝灌浆等修堵法。相对不严重的可以采用水泥砂浆抹面法。具体的防治方法要根据现实问题进行选择。

3.2 防水工程中施工缝与裂缝渗透的防治

根据混凝土特有的属性,混凝土自身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根据渗漏、水压大小的不同,可以采用促凝胶浆进行渗漏处的堵漏工作,不渗漏的施工缝也可以修成凹槽型,把混凝土破损的地方进行剔除,重新用水泥素等进行修复。根据地下防水工程渗透方式的不同还可以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后埋式止水带的方法进行裂缝的渗透防止。

3.3 防水工程中卷材空鼓与预埋件部位的漏水防治

对于防水卷材空鼓位置漏水的防治需要剪开并重新分层粘贴就行。对于预埋部位的漏水处理,就要用不同的方法,需要先将周边剔成崭新的裂缝,之后进行氰凝灌浆或促凝胶浆进行处理,最后再在上面做好表面防水层,埋设前在凹槽内先加入一定的快凝砂浆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预制,等到快凝砂浆具有一定的强度之后周边用胶浆堵塞,再用分层抹防水层补平就能达到很好的防水效果。

3.4 选用材料要有质量保证

在进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材料的选用时,因为地下工程所处的特殊位置,要严格按设计施工方案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防水等级进行混凝土配制,地下工程底板和墙身用防水混凝土进行施工时,要保证混凝土的自身质量满足设计的要求。所用水泥强度不低于3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石要满足规范标准要求,用吸水率大的石子,所用水要为不含有害物质的自来水,选用的各项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能使用,同时要注意雨天对砂、石含水率的测定。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在防水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防水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确保防水质量能达到设计的要求。在混凝土施工时,固定模板会采用拉片穿过防水混凝土的结构,此时应采用止水拉片,防水混凝土浇筑时,要采用一次性完成施工的方法,确保不留施工裂缝,提高防水等级,在最后地下防水工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立即进行相应的保养,并且保养的时间最少不得少于14小时。

总结

在建筑物地下室建设过程中,地下室防水技术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施工单位在进行地下室防水施工时一定要严格依照相关技术规定进行施工,并注重对建筑物的某些细节重点处理,另外,在工程结束之后,还应该做相关的地下室漏水观察,保证地下室工程的防水效果,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华,张艳侠,王鹏.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防治措施[J].陕西建筑,2011(11).

[2]唐宝成.浅议地下室防水处理技术[J].陕西建筑,2010(06).

[3]李福民.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J].价值工程, 2011(03).

论文作者:李斌,王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李斌,王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