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旋美托咪啶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全麻镇静深度的影响论文_唐小桂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麻醉科 425000)

摘要:目的 探究右旋美托咪啶的镇静效应和其对全麻患者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按照不同用药时期分为镇静组和全麻组,而后将分别将两组分为对照组和右旋美托咪啶组,镇静组为A1、B1,全麻组为A2、B2,B1、B2组给予右旋美托咪啶0.4ug/kg,在5分钟内注射完毕,之后给予30min 的0.4ug?kg-1?h-1右旋美托咪啶的持续静注,A1、A2组以同样的方式注射生理盐水,全麻组患者在术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将BIS维持在50±3即可。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BIS,并对患者进行OAA/S镇静评分,全麻组要对丙泊酚的浓度进行对比。结果 镇静组中给予右美托咪啶的B1患者OAA/S镇静评分要明显低于A1组(P<0.05),且B1组患者的BIS要明显低于基础值,但A1组的BIS无明显变化;而且B2组的BIS也要明显低于A2组,其所用的丙泊酚的剂量明显小于A2组(P<0.05)。结论 给予患者右旋美托咪啶,可起到明显的镇静作用,并且能够有效降低丙泊酚的使用剂量的同时加深全麻镇静的深度。

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啶;镇静;全麻镇静深度

临床中中绝大多种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方式均需要用到麻醉镇静药物,药物是否有效对治疗和预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临床中使用较为广泛的麻醉镇静药物是一种肾上腺素α2受体激动药物-可乐定,但是经过长时间观察研究发现,可乐定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副作用,降低了麻醉镇静效果,而现今临床中出现的新型肾上腺素α2受体激动药物-右美托咪啶,有研究表明[1],其可有效提升麻醉镇静的效果,还可以减少丙泊酚等药物的用量,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本次实验将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按照不同用药时期分为镇静组和全麻组,而后将分别将两组分为对照组和右旋美托咪啶组,探究右旋美托咪啶的镇静效应和其对全麻患者麻醉深度的影响,实验进行顺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按照不同用药时期分为镇静组和全麻组,而后将分别将两组分为对照组和右旋美托咪啶组。其中,镇静组中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为(38.3±7.9)岁;全麻组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为(36.7±8.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数据间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中的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等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对本次试验中所用药物过敏、有精神病史、不具备最基本的交流沟通能力,在之前不久使用过其他心血管活性药物或镇静药物

1.2 方法

将镇静组分为A1和B1组,协助B1组患者呈仰卧位,10min后,通过微量泵输注剂量为0.4-0.5ug/kg的右美托咪啶(生产单位: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48;药品特性;化学药品;规格:2ml:200ug),泵注维持30分钟,采用相同的方法给予A1组患者生理盐水输注[2];

全麻组也同样分为两组,A2和B2,给予B2患者静脉注射0.4-0.5ug/kg的右美托咪啶药物,静脉泵注持续5分钟,采用相同的方法给予A2组患者生理盐水输注,然后采用微量泵靶控输注丙泊酚(生产单位:西安力量=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68;药品特性;化学药品;规格:10ml:100mg×200支)药物,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对药物浓度进行调节,将BIS维持在51±2上[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BIS和OAA/S镇静评分[这两项对比指标的对比时间点分别为用药前(t0)、开始输注药物时(t1)、持续输注药物5分钟(t2)、15分钟(t3)、25分钟(t4)、30分钟(t5)],全麻组要对不同时间使用的丙泊酚的浓度[对比丙泊酚的浓度的时间点分别为BIS首次稳定在51±2(t6)、第一次发生变化(t7),又一次恢复至51±2(t8)]进行对比,全麻组的BIS的对比时间点也为t6、t7、t8。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中所有对比数据采用通过SPSS22.0软件处理后,所有的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P<0.05)表示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物因其自身具有的镇静、镇痛等作用,在临床中常被用作麻醉的辅助的辅助药物,常在手术前被用作为麻醉用药,而在围麻醉期,因为气管插管、气管导管拔除和术中操作等一系列的刺激性行为会导致患者机体出现不同的应激反应,通常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而这时候很容易心脑血管系统等相关并发症,麻醉药物便可以有效降低这些过程中的应激反应,以往临床中较常使用的麻醉药物为可乐定,但其在麻醉和镇静效果等方面均有所欠缺,而且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大[4]。

而近期临床出现了另外一种新型的、具有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物-右旋美托咪啶,其α受体的选择性要远高于可乐定(右旋美托咪啶的α2/α1为1620:1,可乐定的α2/α1为220:1),其半衰期2h也要小于可乐定的6-10h,效价比约高于可乐定的3倍。本次研究通过将104例患者分为镇静组和全麻组,之后有分别再次分组,探究右旋美托咪啶的镇静效应和其对全麻镇静深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右旋美托咪啶的麻醉和镇静效果显著,且能有效降低术中丙泊酚的用量,给予右旋美托咪啶的B1、B2组的BIS值也有明显下降,更好的说明了右旋美托嘧啶的麻醉期间的镇静深度良好,通过分析药物病理和观察用药期间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右旋美托嘧啶可有效改善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加强对心肌部位的保护,在一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同时,调节心肌部位耗氧和供氧之间的平衡,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通过降低患者交感神经的张力,进而降低手术过程中由于外部操作可能引发机体应激反应的发生率,而且其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也比较轻,而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物的催眠作用主要有中枢α2肾上腺素素能受体介导,其中的关键部位是蓝斑核,它主要作用与中枢神经的突触后和突触前,抑制NE的不断释放,降低突触后模的兴奋度,通过百日咳毒素敏感性G蛋白介导,降低腺苷酸环化酶的形成,进而降低洗白内cAMP水平,激活K通道使细胞超极化,产生突触后抑制,防止Ca2+流至神经末梢,可有效抑制递质的释放[5]。

综上所述,给予患者右旋美托咪啶,可起到明显的镇静作用,并且能够有效降低丙泊酚的使用剂量的同时加深全麻镇静的深度。

参考文献

[1]王纯. 全麻诱导右旋美托咪啶的镇静效应及对丙泊酚用量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5):51-52.

[2]施正元. 右旋美托咪啶在全麻诱导中的镇静效应及对丙泊酚用量的影响[J]. 江苏医药,2012,38(7):827-828.

[3]佘守章,李慧玲,许学兵,等. 右旋美托咪啶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全麻镇静深度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22(1):10-12.

[4]斯妍娜,施韬,鲍红光. 全麻诱导中右旋美托咪啶的镇静效应及丙泊酚用量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12(10):1053-1055.

[5]余涛. 右美托咪啶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全麻镇静深度的影响[J]. 医药前沿,2016,6(33):105-106.

论文作者:唐小桂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右旋美托咪啶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全麻镇静深度的影响论文_唐小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