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论文_李若富

临沧市云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675800

摘要:目的 分析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IL-10、IL-12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70例慢性乙肝病毒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与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实验法,对70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IL-10、IL-12实施平行检测,同时与30位正常人血清进行对比(对照组)。结果 类型不同的慢性肝病患者CD4、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8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肝炎组IL-10、IL-12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HBeAg阳性肝炎患者CD4、CD4/CD8,以及IL-12显著低于HBeAg阴性患者。讨论 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病患者免疫细胞能力较差,免疫调整能力差,而IL-10、IL-12及T淋巴细胞群变化同患者HBV携带程度和复制情况有关。

关键词: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

慢性病毒肝病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有大量研究论证发现,机体免疫功能出现问题,是造成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失衡的重要因素[1]。为进一步了解肝病T淋巴细胞亚群、IL-10、IL-12之间的关系,我院以2015年至2016年间接诊的70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同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以此来探究T淋巴细胞亚群、IL-10、IL-12在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收获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感染病科接诊的70例慢性乙肝病毒性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本次研讨的实验组。其中,慢性乙型肝炎36例(轻度10、中度16、重度10),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分布20~69岁之间,平均年龄(41.2±2.1)岁;肝炎肝硬化23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分布36~76岁之间,平均年龄(52.8±3.6)岁,其中代偿期 11例,失代偿期 12例;慢性重型肝炎11例,均出现在肝硬化基础之上,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分布29~65岁之间,平均年龄(42.5±2.9)岁,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2000年我国《病毒性肝炎预防方案》的诊断标准[2]。另外,有30位自愿者自由献血作为对照,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7±4.3)岁。

1.2 T淋巴细胞亚群、IL-10、IL-12检测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是由卫生部武汉生物科技所提供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剂进行,而IL-10、IL-12检测是由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进行,检测步骤根据说明书依次实施。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原、E抗原以及核心抗体分别采用ELISA法、HBV-DNA检测法,以及PCR法实施。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测,计数资料使用X2检测,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淋巴细胞亚群、IL-10、IL-12检测数据

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的T淋巴细胞亚群、IL-10、IL-12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T淋巴细胞是由多种不同亚群构成,是机体抵抗肿瘤、抗感染免疫反应中其主要作用的免疫活细胞,属于细胞免疫的重要构成成分。CD4、CD8细胞是两种T细胞亚群,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始终维持动态平衡状态。CD4细胞受到MHC-II类型的抗原影响,依据细胞因子形成不同至少可分为两类T细胞类型,Th1细胞形成IL-2、IFN-γ、TN F-β,而Th2细胞形成IL-4、IL-5、IL-10,于乙型肝炎病毒内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免疫功能。急性自限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中可检测到相应的HBcAg、HBeAg、CD4细胞,特别是在HBeAg /-HBe血清转换过程中,HBcAg、HBeAg、CD4细胞拥有很强的增殖性反应,而在乙型肝炎静止期间、病毒携带期增殖性较弱,表面CD4细胞对病毒的消除起到关键作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慢性化期间,体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将出现显著的改变。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在不同临床类别的慢性肝病中CD4、CD4/CD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D8细胞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在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组中,伴随着病情的拖延和加重,CD4、CD4/CD8程序逐步减少而CD8细胞逐步增长的态势,于慢性肝病的不同临床类别中,伴随着病情的拖延和加重,外周血IL-12水平显著减少,其中以慢性重型肝炎组水平减少最为显著。IL-12主要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在内的抗原递呈细胞构成,IL-12拥有诸多生物化学性质,可促使T细胞大幅增长,增加其细胞酶的效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细胞DC功能障碍,外周DC分泌的IL-12与T细胞分泌的IFN-γ显著减少,而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DC功能进一步受到影响,导致IL-12分泌量大幅度降低,从而严重影响病毒清除效果。IT-10主要是由Th2细胞形成,与抑制细胞合成炎性因子密切相关。有学者研究发现[3],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和正常肝内Th1类细胞因子上升,以及Th2类细胞因子的下降有关,间接表明IL-10于抗组织炎症损失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10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中 CHⅠ、C HⅡ、C HⅢ组患者的L-10水平增加最为明显,同时HBeAg阳性组患者血清内IL-10水平要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表明这或许与肝炎患者慢性化和病毒复制相关。

病毒性肝病的发病原理非常复杂,在病毒感染肝细胞时,启动因子正作用在免疫系统内。另外,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接祖吱声形成的免疫因子作用在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内,使得生物活性出现改变,在长时间的肝病转变过程中免疫病理遭到损害。所以,T淋巴细胞亚群、及 IL-10、IL-12水平检测在监控疾病的发展、病毒复制情况、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若尘.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在不同肝病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学. 2012,01(10):22-23.

[2] 李爱霞.探讨肝功能指标的检验[J]. 中外医疗.2012,01(12):11-12.

[3] 李友白.慢乙肝中医辨证分型和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02(01):39-40.

论文作者:李若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1

标签:;  ;  ;  ;  ;  ;  ;  ;  

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论文_李若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