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再深化“赋能”创新名城建设论文

改革再深化“赋能”创新名城建设

黎 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决定未来。南京市委市政府视创新为未来发展的唯一选择和希望所在,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栖霞区地处南京主城东北部,集聚18所高校、20余万师生,科教资源占全省总量达15%。我们立足区位优势、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持续深化改革,释放科创动能,打造中国(南京)智谷,助推全市创新名城建设。2018年,落地新型研发机构32家,新增科创型企业2500余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6家,13家独角兽、瞪羚及培育企业加速壮大。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两大产业地标已形成年产值超1580亿元产业集群。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区,栖霞区正向着创新创业引领区的目标奋进。

用药方法:观察组烧伤患者在无菌条件下应用0.9%盐水冲洗创面,再采用1:2000的洗必泰冲洗,再以生理盐水冲洗创面,随后根据创面的大小合理使用磺胺嘧啶银锌霜均匀涂抹在患者烧伤创面处,采用暴露法或包扎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步骤同观察组,对照组药物使用1%磺胺嘧啶银霜。

一、整合科创要素,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攻关、协同创新,形成整体的创新势能,是突破技术“瓶颈”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打造协同创新机制,充分激活创新要素,将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创新优势。

一是构建三区联动格局。 发挥大学城科教资源优势、行政区环境配套优势和开发区产业集聚优势,致力推进大学城创新圈、行政区孵化圈、开发区产业圈三圈叠加、耦合发展,形成了“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产业化在开发区”的科技创新格局。做优行政区服务,布局科创载体,孵化科创企业。做强大学城科技,在大学城建设了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8个省级以上研究院中心。做大开发区产业,集聚世界500强投资企业74家,16家在此设立研发机构,综合发展水平位列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第10位。

㊵㊹ ㊻ Aradhana Sharma and Akhil Gupta,The Anthropology of the State:A reader,Blackwell Publishing,2006.

会上,周庆伍还代表苏、鲁、豫、皖企业发表了《黄淮流域白酒核心产区领袖企业宣言》,各企业表示,未来将以品质为天,传承为先,标准为引,品牌创新,诚信为本,团结为基,凝聚共识,协作发展,提升黄淮流域白酒产区影响力和美誉度,共享成长,共赢新未来!

二是创建校地协作平台。 落实校地协作,成立由19所高校院所参与的栖霞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建设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1家高校技术转移分中心,促进校地、校企加强互动。合作建设南京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南大科学园、南师大科技园等5个大学科技园,加快文澜路“双创大街”建设运营,大学生创业综合指标连续四年全市第一。

二是“育新苗”为新兴产业“建链”。 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机遇,提前布局、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领域,打造“江苏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AI产业新地标。围绕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产业链全覆盖,着力研发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已落户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地平线研发中心、京东(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重点项目72个,集聚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研发机构122家,占全市70%,拥有省内唯一“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二、打造产业地标,促进产业创新双向融合

城市国际化是支撑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加快提升国际化城市功能,更大力度参与国际合作,有效引进国际化项目和国际化人才。

一是全面完善国际化配套。 把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作为发展重点,在居住就业、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方面增加国际化元素、满足国际化需求,营造开放度更高、包容性更强的区域环境。以国际标准推进仙鹤社区国际社区建设,南京市涉外服务协会落户仙林。建立栖霞区外籍人士管理服务平台、开发区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训练营,激活国际人才创新动能。

三是整合科技创新载体。 按照“一区多园”模式,整合紫东创意园、生命科技园、金港科创园等创新载体资源,成立栖霞高新区,实行统一运营管理、规划布局和政策服务,2018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18亿元,双创投资额近3亿元,新增新型研发机构6家,专利申请量1200件。新港高新园结合行政区空间、开发区产业和大学城科教优势,打造了红枫、兴智、汇智、龙港四大科技园,累计落户科技型企业800多家,被纳入全市15家创新发展的核心板块。

二是大力开展国际化交流。 高水平开展国际学术、文化、科创等交流活动,2018年成功承办首届全球交叉智能前沿峰会等国际高端会议,2019年举办中国人工智能峰会、南京创新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峰会等系列国际会议,加速AI产业地标崛起。深度对接比利时等“生根国”,共建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落户比利时,打造南京企业进入欧洲的“第一站”和欧洲企业进入南京的“候机楼”。

三、聚合全球资源,增强国际化要素支撑

以产业带动创新,以创新驱动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利用雄厚的产业基础,充分嫁接科创要素,全力打通转化渠道,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及产业转型升级无缝对接。

一是“植大树”为主导产业“强链”。 聚焦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领域,精准发力,形成中高端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新型显示产业地标,推进中国(南京)液晶谷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集研发、孵化、制造、物流、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医药产业链,产值规模超100亿元。智能制造产业已集聚德国博世、康尼机电等规上装备制造企业32家,拥有拜腾、蔚来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部件企业80余家;推进中德产业园建设,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加固前的大坝坝坡5种计算工况为:①工况1:由正常蓄水位形成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②工况2:设计洪水位形成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③工况3:校核水位形成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④工况4:由校核水位骤降至正常蓄水位形成非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⑤工况5:由正常蓄水位骤降至死水位形成非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

三是“发新芽”为传统产业“补链”。 坚持以科技创新助力传统产业向高端攀升,鼓励企业对原有技术成果进行深度研发,江苏凯米膜的“酸碱废液资源化处理特种有机管式膜及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等15个重大项目获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1.67亿元。推动科研成果在传统企业加快实现产业化,地平线机器人研发的智能芯片已成功运用于空调自动恒温技术,实现了传统装备的智能化转型。

三是深入参与国际化合作。 链接海内外创新要素,以创新中心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合作、资本合作等方式,推进跨境创新、离岸创新等开放式创新。以德国哥廷根等“生根”目标国家(市)为突破口和发力点,促进全球创新资源在栖霞项目化、企业化落地。依托在欧洲建立的海外协同创新中心,打通欧洲技术转移、人才交流渠道,新增PCT专利申请80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价值核心技术。

【中医解读】俗语有“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意思是筋骨好了,能增强身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由此可见“筋”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运动保健咨询门诊副教授李靖介绍说,《易筋经》并非完全虚构,它是我国自古便有的一种健身气功。

四、优化创新生态,厚植良好的创新土壤

创新生态犹如阳光雨露,是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战略支撑。我们通过持续改革攻坚,打破阻碍创新的各类桎梏,强化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供给,用优质的创新生态筑牢栖霞创新名城建设的基础。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佳营商环境。 将“放管服”改革作为完善科创生态的有力抓手,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聚焦为企服务,释放双创活力。上线运行“不见面审批”3.0版,实现企业注册、刻章缴费等5个环节3个工作日内办结。按照“全事项、全流程、全覆盖”要求,建立全程通畅自动流转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机制,高质量完成“864”改革。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认真执行全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民营经济发展30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二是强化制度供给,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强化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围绕众创空间、科技招商、成果转化等,出台培育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强化科技创新金融支撑,打造仙林高创中心基金产业集聚区,推动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融资对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运作方式,打造“霞科行”区级技术转移市场平台,挂牌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地方工作站,构建技术转移市场化体系。

三是落实“三项机制”,增强持续创新的不竭动力。 深入实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对内“自我加压”,锤炼干部队伍,树立“第一责任人”履职标杆,“一把手”带头谋创新、亲自抓创新,形成同频共振的奋进创新模式;对外服务为先,凝聚起一支“跨行业、跨领域、多层次、高活力”的人才队伍。成立区高层次人才创业服务中心,创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立科技创业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全区资源,促成省科技企业家联合会落户栖霞,加速优秀人才就近创业、优质项目就地转化,助力栖霞科创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栖霞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丁和平

标签:;  ;  ;  ;  ;  ;  ;  ;  ;  

改革再深化“赋能”创新名城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