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论文_郭显艳

高二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论文_郭显艳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

摘要:高二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需要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创新高中生政治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加快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并以情境教学模式等完善教学创新发展体系。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高中生;政治素质

高二作为高中生学习发展的关键时期,囊括了大量的政治课程学习内容,所以对于高中生而言,必须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才能胜任强大的学习压力,保证学习效果和效率。高二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是一个持续稳定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研究高二政治课教学现状具体内容,有助于丰富高二政治课程教学方法,并达到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

一、高二政治课教学现状

(一)教学任务重

高二政治课教学任务重,学生以高考为目标,教师以提高学生的成绩,掌握政治知识为教学任务,教师、学生的压力大。在这一教学现状下,高二政治课程教学侧重于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认识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且繁重的教学任务,让高中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教师和学生对政治课程内容的教学和学习处于机械式的状态,缺乏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学整体的结构枯燥,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高中生综合素质水平发展缓慢。

(二)政治课程教学创新意识不足

高二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创新意识普遍不高,教师在缺乏创新意识的前提下,并没有充分的意识到教学过程创新的重要性,导致课程教学中,政治课程教学比较刻板,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不高,极大的降低了高二政治教学效果。

(三)政治教学内容缺乏实践应用

高二政治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为主,并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首先,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本身比较乏味,缺少对政治实践课程内容的探索。其次,政治教学内容相对匮乏,导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政治思想解决问题,运用政治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了限制。最后。高二政治课程内容比较丰富,在缺乏实践应用效果的过程中,政治课程理论的学习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新高二政治课教学方法

(一)应用信息技术教学

高二政治课程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减轻教师课堂授课的负担,更容易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如“马克思”政治内容的学习,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展现“马克思”的一生,让高中生对“马克思”有更深刻的认知,在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加深高中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因此,应用信息技术展开高二政治教学,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发展高中生的政治思维能力。

(二)情境教学模式

运用情境教学模式方法,可以提高高二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交流互动效果。创设师生互动交流教学模式,让高中生体验到政治学习的乐趣,并勇于探索政治课程学习的知识,提出政治课程学习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环境。另外,高二政治课程应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设身处地学习的效果,更好的感知学习内容,并自身融入到教学环境中,成为政治知识的核心载体,感受知识本身的特点。因此,情境式教学模式可以应用信息就似乎制作成短片,在改革开放发展等短片、纪录片中展示政治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政治知识,并了解政治课程的实践发展历程。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

高二政治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融入到政治课程中,以时事政治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政治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高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热情。教师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和政治事务的发展过程,并且让高中生认识到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转变学生的哲学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让高中生接受创新,行为习惯上贯彻创新思维意识。如针对“台独”事件可以作为政治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分析这一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存的政治知识,并引导高中生寻找政治解决方案,以达到我国的统一,将“台湾”同胞与我国之间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经济事务上的密切往来。所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高中教师让学生认识到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政治环境和局势,努力的增强高中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提高观察能力以及政治思维能力。

三、结论

高二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更是对新的教学思想的贯彻实施,对促进高二政治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政治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了政治课程学习特点,并努力构建高二政治课程教学的良好环境,达到创新高二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目的。并在核心素养的渗透力下,提高高二政治课程教学整体的适应效果,满足高二政治课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祝虹,杨勤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何芳,马和民.政治社会化的政治理论——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社会化理论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8(12)

论文作者:郭显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4

标签:;  ;  ;  ;  ;  ;  ;  ;  

高二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论文_郭显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