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发声训练中的“咬字”“吐字”技巧论文_刘雄方

歌唱发声训练中的“咬字”“吐字”技巧论文_刘雄方

刘雄方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文兴乡中心学校 云南 曲靖 655424

【摘要】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综合了歌词、旋律和人的声音。而语言是声乐歌曲的基础,没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就无法完美展现声乐这一门艺术。说到语言,在歌唱中咬字吐字又是极其重要的。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地方语言比较多,所以在歌唱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咬字吐字不清晰了。在歌唱中,咬字吐字是否清楚,直接关系到歌曲思想内容的表达的准确性、人物艺术形象的生动性以及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咬字不清晰、吐字不圆润,人们就无法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无法和你产生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咬字吐字是我们重点要克服的困难之一,也是学好声乐这门艺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歌唱;发声训练;咬字;吐字;技巧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062-01

在歌唱中,咬字吐字是否清楚,直接关系到歌曲思想内容表达的准确性、人物艺术形象的生动性以及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在当今歌坛,有很多歌唱家咬字和吐字非常好,如廖昌永、戴玉强、宋祖英、彭丽媛等。例如廖昌永唱《祖国,慈祥的母亲》,在这首作品中,第一句歌词“自己的母亲”中的“自己”,如果咬字不清就会把“自己”唱成“知己”,这样就会使听众在理解歌曲的感情表达上产生误解,从而使歌唱者的水平大打折扣。又如戴玉强唱的《那就是我》这首作品,第一句歌词就为“我思念”,如果咬字不清晰不准确就会使听众听成“我诗念”,这样同样会降低歌唱家的水平。我国民族众多,各地的方言更是复杂多样,而方言会对歌唱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例如四川、重庆、湖南等省份,普遍是n音和l音不分;广西和广东等省就前后鼻音不分;福建等省就f音与h音不分。由于汉语是由单音节组成的,且语调风格又不相同,所以咬字和吐字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把地方方言口音去掉才能把歌唱中的歌词咬准确咬清晰,吐字吐清楚。但是如果演唱的是地方民歌就另当别论了,这就需要遵循当地的语言发音和风格。想要唱出打动人心的歌曲,首先要了解歌唱发声训练的“咬字”“吐字”技巧。

一、歌唱中的字分字头、字腹和字尾

汉字的每个音节基本上都是由声母(字头)和韵母(字腹和字尾)组成。其发音声母大多以辅音开头,也就是我们古代汉语中所指的‘五音’:唇、舌、牙、齿、喉。在歌唱时,字头(声母)发音作用很大,占的时值极短,几乎一带而过,演唱者必须做到字头着力部位准确,发音无误。

字腹(韵母)是字发音的主体部分,占的时值最长,是最容易表现声音之处,所以它直接影响着歌唱的好坏。按照发音时韵母的口型分为:开、齐、撮、合四类,着力点分别在喉、齿、唇、满口。发音时口型应保持不变,这样才能保证你发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圆润。

字尾,是指字发音的结尾部分。收好字尾,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归韵。

二、字头鲜明有力,字腹响亮明确,字尾归韵干净利落

字头、字腹、字尾都咬准了,那吐出来的字也必然清晰,有利于听众了解歌唱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字头、字腹、字尾结合紧密,声调贯穿于整个音节的始终——要将一个标准字音的表达、发声体现为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通过练声训练咬字吐字为了更好地歌唱,我们要在歌唱前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通过发声训练,细细体会发声的技巧,把说话的发声慢慢和歌唱的咬字吐字融合,使其产生更多的共鸣。说话时是从声母到声母,而在歌唱中则是从韵母到韵母。下面,我们通过字头、字腹、字尾这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发声中训练咬字吐字。

(一)咬清字头——快而准。字头要闭紧或收拢,咬字要重。“重”是针对口腔力量而言的。俗话说“咬字千金重,听者自动容”,就是强调字头咬字用力的声音效果。要求字头适当加强口腔肌肉的摩擦力量,使“出字”喷弹有力。出字前找准口腔内闭拢的部位,喷弹出字时追求一定的爆发力,有助于带动整个字音清楚响亮地送出口外。但千万不能把“重”理解为粗糙、笨拙的猛冲重击,而是要以巧劲来产生重力。

(二)延长字腹。歌唱语言中的字腹是声音位置的基础,这与平时的念字发音有很大区别。歌唱声音的线条主要是由各个韵母连贯而成的。声音的圆润,主要取决于韵母发音的准确、连贯、流畅与否。同时,字腹又是歌唱中音色丰富变化的基础。字腹要松开扩充,吐音要圆。“圆”是针对声音共鸣而言的。“字是骨头腔是肉”,“腔”可理解为字腹的造型,“字腹”是一个音节中开度最大、色彩最丰富、共鸣最丰满的部分。

(三)归韵、收准字尾。字尾是字音消失前的收尾阶段,是完成字音、决定字意正确表达的重要部分,也是歌词音乐美的基础。这正是我们所说的“押韵”或“归韵”。跟组成字头的音素一样,字尾是口腔收拢至完全关闭或接近关闭而发出的音素。收韵要轻,要求把稳定成型的字腹轻巧柔和地收到尾音上来,使字音有个纯正、完整的结束。字尾的时值要比字腹短暂得多,力量也比字头松弛轻柔得多。具体的做法是,当字音在字尾上结束时,气流稍减弱,音量稍收小,肌肉稍放松,为下一个字头的有力喷弹积蓄力量。

此外,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注意,不能因为字音的分解就把完整的字音唱得支离破碎。可以说“一字出三腔”是方法,而“字正腔圆”是目的,最终得到的是准确、清晰、完整的一个字音。练习咬字吐字是为了更好地演唱,这就要解决字与字之间的“过渡”问题。如果没有好的“过渡”,字与字之间就像厨师切的菜,一段一段,没有关联,缺乏情感。这个问题需要靠技巧来解决。由此可见,演唱上的咬字清晰问题,不仅仅是逐个字音的准确,也包括了字与字之间的衔接,以构成清晰的词句。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字音的字头、字腹、字尾三个组成部分各具特性,但又是紧密相连的,这三者是咬字吐字的关键要素。同时咬字吐字在歌唱中又是十分重要的技巧,我们最常见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咬字吐字。而我们在歌唱时想要把咬字吐字做好,上面所述三大点就必须要做好,字头、字腹、字尾做到出声有力,延长字腹,响亮圆润,归韵收音准确干净到位。

参考文献

[1]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47.

[2]韩丽艳.歌唱动力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08.

[3]闫庆健,崔晓婧编著.声乐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4]田春雨,王磊,潘芳编著.声乐演唱理论与舞台表演实践[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5]陈缨,欧阳蓓蓓,王琦编著.声乐语言的表达与审美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6]歌唱大讲堂.学会“说话”才能唱好歌!发声训练的“咬字”“吐字”诀窍.2019.9.3

论文作者:刘雄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歌唱发声训练中的“咬字”“吐字”技巧论文_刘雄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