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土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其中的成分配比进行深度把握,确保符合相关建筑要求,并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避免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浇筑工作和后期养护工作,为土建工程提供重要的施工技术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土建工程更加注重混凝土在建筑过程的使用,这也是在督促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积极改革创新。因此,土建工程在使用混凝土时,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质量,严厉督查混凝土的每一道制备工序,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土建工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混凝土技术的创新发展,从而有效的保证每个土建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标准。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应用多种施工设备,其不仅有助于缩短工程工期,也有效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我国土建工程中虽然应用了多种设备,施工质量却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不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十分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特别是混凝土搅拌和原材料配制方面。另外,我国现阶段的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缺乏规范性,多数单位选择就近取材,忽略了材料的性能,也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力学实验。因此,在工程建设和施工中,混凝土无法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最后极易引发建筑物变形、倒塌甚至损毁的问题,一方面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中应用
2.1混凝土搅拌
在搅拌混凝土时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技术措施:第一,合理计算混凝土各类配料的配合比,确保搅拌的混凝土与相应标准要求相符。如,在正式开始混凝土施工前,需要运用实验室来试验混凝土材料,并将其相应配比确定下来。不过因为实验室和具体作业现场存在诸多差异,所以可以采取现场实验的方法来确保混凝土质量。第二,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需要根据石子-水泥-砂的顺序进行装料,且根据具体搅拌机容积来进行定量搅拌,确保搅拌均匀。第三,要求搅拌工作人员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能够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全面掌握,以确保实际搅拌混凝土的质量。第四,需要将运输混凝土车辆的容积与型号进行有效考虑以确保其与搅拌机的容积与型号相一致。
2.2模板安装技术
模板施工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浇筑以及钢筋搭建工作的开展,所以要求工作人员务必要切实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来进行作业。在安装模板前,要求有关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勘查现场施工环境,并根据设计图纸以及作业条件来对作业流程进行规划。其中勘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作业现场水文情况、地质类型、建筑结构与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通过综合分析上述内容来合理确定模板支撑与立模流程。不仅如此,还要求能够合理优化绑扎钢筋的方式,反复测量模板尺寸,防止安装模板质量下降,并保证其与混凝土施工要求相符。而且还需强化禁锢模板结合部位,防止产生混凝土裂缝。
2.3混凝土振捣
在振捣混凝土环节对工艺有着较高要求,需要安排有丰富经验、专业技能过硬的人员来进行操作,保证振捣密实度,防止有分层离析等问题出现从而降低整体混凝土结构强度。在插入振捣器时务必要确保其垂直进入混凝土,当混凝土需要分层浇筑时,须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50-100mm。在拔出振捣器时需要尽量放慢速度,以避免出现较大混凝土孔洞。如若要移动插入式振捣器,则需要控制移动距离不超过振动半径的1.5倍,防止其接触到钢筋预埋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每一个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30s,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
2.4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作业会影响整体建筑的连续性与层次性,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务必要结合建筑自身特征与钢筋程度来确定实际浇筑的高度,而且在浇筑环节需要一次浇筑完成,禁止出现停滞与中断。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始浇筑前,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检查模板标高、位置、尺寸以及强度等内容,同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来采取防水、排水、清淤、清除杂物等措施。如若因为部分特殊原因而导致施工中断,则需要运用施工缝技术。一般情况下,施工缝在间断部位是施工最为薄弱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新旧混凝土难以充分结合而导致的。
2.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对于混凝土最终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如若没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养护工作也必定会降低混凝土的抗裂以及抗侵蚀能力,同时会导致其强度受到影响。在拆除夹板保护套时,必须要选择最佳时机,防止拆除时间过早而影响到整体混凝土质量,导致其表面有孔洞、缝隙以及裂纹出现,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抗侵蚀与防水能力。如若作业气温较低,且混凝土没有彻底固化时会有大量水分结冰,导致整体混凝土结构密实度下降,出现许多空隙,因此在开展混凝土作业时,浇筑作业的完成并不代表结束,还需要做好相应养护工作。第一,要定期进行洒水,以确保混凝土水分充足。通常都是采取直接洒水的方法,完成洒水后需要往其表面覆盖上草帘或麻袋,以保证混凝土处于一个湿润状态。不过必须要确保洒水用水与混凝土用水标准相符,禁止使用脏水或工业废水。第二,必须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来使用养护剂,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全面理解养护剂的使用方法,确保将养护剂均匀喷涂在混凝土裸露的表面,防止出现漏喷现象。
3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贯穿于混凝土施工全过程中,如何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裂缝,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安全性、耐久性,是土建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技术课题。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总结混凝土裂缝应从以下方面重点控制:(1)结构设计计算必须严谨合理,在结构四角布置放射筋、结构板配筋宜双层双向布置或负弯矩筋通长布置,在结构板内预埋管线部位设置构造钢筋加强;(2)混凝土工程所用粗细骨料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重要工程碱含量;胶凝材料的体积安定性、见含量检测指标等必须符合相关规范标准;(3)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进行试配调整,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工作性能;(4)混凝土浇筑前木模板浇水湿润;振捣到位,钢筋密集部位加强振捣;并在浇筑过程中采取相关措施保证钢筋间距、位置准确;并保持足够的混凝土养护时间;(5)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与支架,施工完成面不得过早加载,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施工材料、机具不得集中堆放;(6)施工缝、后浇带等处混凝土浇筑前松动的石子、软弱的混凝土层、垃圾等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并在浇筑前涂刷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7)大体积混凝土编制温控措施方案,在浇筑过程中采取合理措施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温度监测。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所以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控制,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另外还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环境,选择其他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史瑞青.试析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9,45(08):78-79.
[2]高成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中应用的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7):164-165.
[3]李中建.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9(01):15-16.
论文作者:康云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