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带电测试误差分析论文_段韶峰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广东省梅州市 514000)

摘要:阻性电流的大小,是判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老化和受潮情况的重要依据。目前在生产中,带电测试成为普遍采用的测试方式。本文建立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现场运行的仿真模型,模型还假设了两种避雷器的老化曲线。通过仿真研究了不同老化程度的避雷器电流曲线。对仿真结果应用现有带电测试方法发现,该方法误差较大。

关键词:避雷器;带电测试;仿真模型;误差

引言

目前,电网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避雷器均指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数量很大,估计广东电网运行中110kV及以上避雷器有2万多台。避雷器的阻性电流是判断其老化和受潮程度的重要依据。南网公司《电力设备检修试验规程》[1]指出,“每年定期进行运行电压下全电流及阻性电流带电测量的,对停电的预试项目可不做定期试验,但对50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3年进行一次停电试验。”因此,在110kV及220kV电网中,实际上都不开展停电预试,而是用带电测试取代。对于带电测试,规程还指出,避雷器泄漏电流“测量值与初始值比较,当阻性电流增加50%时应该分析原因,加强监测、适当缩短检测周期;当阻性电流增加1倍时应停电检查”。因此如何测量阻性电流,是高压试验工作的关键。

本文研究了常用仪器的测试原理,建立了避雷器运行中的仿真模型。对于不同老化程度的避雷器,应用以上测试原理,发现该原理并不能灵敏反映避雷器的老化状态。希望本文的研究对避雷器带电测试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1 避雷器带电测试原理

现有仪器的原理较简单直接。避雷器在工作电压下,本身对地的杂散电容不能忽略。事实上,电容电流往往比阻性电流大的多。根据文献估计,阻性电流只占全电流的25%左右,即阻抗角φ在80~85°之间[2]。因此,避雷器的等效电路可用图1(左)表示,为一个电阻并联电容组成。因此其向量图可由图1(右)所示。

图3 避雷器伏安特性曲线

从仿真波形即可采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到阻性电流和阻抗角φ,有

图3 正常避雷器电压、全电流、阻性电流、表面泄漏电流的仿真波形

C.A老化模型

假设避雷器老化以后,阻性电流增大2倍,即k=2。这相当于规程中需要停电测试的情况。则φ角为89.88°,阻性电流为1.22uA。

如果k=5,这相当于停电测试时75% U1mA下的泄漏电流超标的情况。则φ角为89.83°,阻性电流为1.71uA。当k=20,50时,结果如表2所示: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由于阻性电流的非线性,利用这种正交投影的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误差较大。这还是未考虑相间干扰等其他干扰的情况下,如果有相间干扰,因为φ角还原的方法不唯一,测量值误差会进一步增大。为了正确地带点测量避雷器阻性电流,亟需研究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5 结论

为了研究现有避雷器带电测试方法的误差,本文建立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现场运行的仿真模型,模型还假设了两种避雷器的老化曲线。通过仿真研究了不同老化程度的避雷器电流曲线。对仿真结果应用现有带电测试方法发现,该方法误差较大,亟需研究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本文讨论都是采用仿真计算进行,对于避雷器在小电流区间的伏安特性、老化避雷器的伏安特性,都采用了假设。还需进一步通过试验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Q/GD1 1130.12-2009.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测试作业指导书[S]. 广州:广东电网公司,2009.

[2]刘兵西,毛慧明.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检测方法综述[J]. 高电压技术,2000,26(3):15-15.

[3]盛亚军. MOA阻性电流的带电测试及其角度校正[J]. 高压电器,2003,39(2):61-62.

[4]杨殿成.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测试干扰分析[J]. 高压电器,2009,45(5):130-132.

作者简介:

段韶峰,1984年出生,工学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压试验领域工作和研究。

论文作者:段韶峰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3

标签:;  ;  ;  ;  ;  ;  ;  ;  

避雷器带电测试误差分析论文_段韶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