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问题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中国式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其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就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式经济改革开放的成就

1.国内外人士的评价

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将14年来的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评价为开辟了“历史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经济持有此种观点的不仅有江泽民主席为代表的政界人士,而且还包括钱颖一、许成钢等大部分中国一般经济学者(资料:《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年1月)。大体上中国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评价是肯定的。 不仅如此,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所准备的关于中国经济对国会所作的报告也从1986年所持的怀疑之立场至1991年评价为“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就”(资料:《China's Economy Looks Toward 2000》,1986,&《China's Economic Dilenmas in the 1990s 》 , 1991, JointEconomic Committee,Congress of the U.S.)。Inderjit Singh 等国外学者们亦将中国的改革开放评价为成功的(《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imcs》Vol16,No.2,June 1992)。 然而, 据The Economist (May 27th—June 2nd,p.29,1995)报导,在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时,1993年、199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不是13.8%和11.8%,而是9%和7.8%。农业部门的发展,他认为这并非改革开放的成果,而是由于中国政府提高收购价格而出现的暂时性现象(《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tural Change》,Vol.40,No.3,Apr.1992)。事实上,中国的农业继1984年以后以每年平均3~4%的速度呈现着不佳的增长趋势。不仅如此, 中国工业方面的增长亦无法排除外延增长(Extensive Growth)的可能性。现在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中诸如此类的外延增长的作用或许就是其中的一个要因。若是内延增长即由生产力的增长而引起的经济增长的话,通货膨胀就不会成为如此严重的问题。

2.与社会主义中国过去的经济实情相比较

表1 社会实际总生产量的每年平均增长率

期间增长率

1953~1957

11.3%

1958~1962

-0.4%

1963~1965

15.5%

1966~1970

9.3%

1970~1975

7.3%

1976~1980

8.3%

1981~1985

11.1%

1986~1990

10.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

表2 劳动生产增长率

期间 国民收入 劳动者人劳动生产

增长率数增长率性增长率

1953~19578.9 2.5

6.2

1958~1962-3.11.6

-4.8

1963~196514.72.0

11.0

1966~19708.3 3.9

4.3

1971~19755.5 2.1

3.3

1976~19806.1 1.6

4.4

1981~198510.02.9

6.8

1979~19889.2 2.7

6.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

表3 年平均资本积累效果计数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效益问题研究》, 汪海波,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P29、P30。

为评价当今中国经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成就,与中国过去的经济政策时期进行比较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参阅表1、2、3时, 很难说明改革开放经济政策时期与中国过去经济状况相比取得了其独特的成果。

换句话说,回顾社会主义中国40年的经济实情时,我们可以说中国一直在经历着周期性的经济循环,即在历经一段时期的经济萧条之后,通过采用新的经济复活政策必然出现高增长状况。抛开战时体制时期,历史上从无任何国家呈现过如此明显的经济周期(资料:Shigeru Ishikawa,"China's Economic Growth Since

1949 -AnAssessment”,《China Quarterly》,No94,June 1983.)

对于现今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状况的评价仅仅是此种经济周期的一部分,还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之独特性而取得的经济成就,还需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够下定论。为了认定抛开1949年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独特的经济周期的经济成果,或出现象其它国家一样的经济成长率,或保持持续稳定的成长,以及为成为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时期与其他经济政策相比有区别的中共党史上一转折点(参考:《BeiJing Review》,Vol、37,p、s,Feb、7—20,1994),应顺利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国营企业问题,财政赤字、农业萧条、潜在失业等众多经济问题。

3.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情况相比较

表4 每年GNP平均增长率

A)台湾

B)日本

196710.6% 1950~195110.9%

19689.1%

1955~19608.7%

19699.0%

1960~19659.7%

197011.3% 1965~197012.2%

197112.9% C)韩国

197213.3% 1981~19859.8%

197312.8% 1986~198910.3%

资料来源:台湾(1987)、韩国(1992)统计年鉴,日本的产业政策(P52);宫绛太郎,突野正宽,铃村兴太郎著。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可与有着类似的文化社会传统的东亚经济圈内的韩国、日本、台湾等地区相比较。正如G.Myrdal所说,或许经济越落后,政府干涉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越有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党或政府所主导的经济政策也许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此种政策所主导的经济政策以及有着国民收入中达30~40%的高储著—高投资率、重视教育、勤勉等相类似的文化背景的韩国、日本、台湾在经济发展初期也经历了与中国大陆相同的高增长时期(表4)。 即中国从社会主义体制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尝试中,由于引进市场经济又回归为东南亚经济圈的一员,融入此地区的高增长潮流中。

1978年以后,不仅中国人连一部分外国人也对中国的经济成果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这不仅是由于解决了12亿人口的衣食住行,而且由于在未引起苏联、东欧式经济混乱的情况下保持了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除了改革开放政策之外,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周期性有关。对于中国经济成就的评价即便不像只有一部分国外专家持有怀疑的观点,但是,通货膨胀、国营企业问题、所得悬殊、财政赤字、农业萧条、潜在的失业等这些众多中国经济问题也是中国国内专家们所忧虑的。若不好好解决这些经济问题,当今中国经济的成就亦可被评价为此种周期的一部分。同样也可将经济的高速增长看成为与中国大陆有着相类似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的东亚经济圈内的韩国、日本、台湾等地区的高速增长潮流相合流而出现的。

二、中国式经济改革开放的特征

1.过去与现在经济政策之差异

A)社会主义中国过去所实行的经济政策之差异

对于人口中70%以上的大部分劳动力至今(1993年)还居住在农村的农业国家(参照表5)——中国来说, 中国社会主义领导们早就认识到不能低估农民在革命势力中的作用与农民政策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民、农业政策仍受到极高的重视。在政治上体现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和大跃进时期的农民运动;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这40年间(除去1953~1957年间的初期若干年),主要还是强调了农业部门。这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力求尝试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是有所区别的。直到70年代以前,中国对农业部门的投资比率还高于前苏联的同时期,从这一事实我们也可以看得出中国大体上还是重视农业,即重视农民的(参照表6)。以此为基础, 农民在政治上为中国式社会主义体制建设作出了贡献,在经济上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世界的粮食问题也作出了贡献。若农民政策在中国未得到强调的话,当今中国的粮食供给或许会发生严重的问题。

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过去一直实行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政策,而中国却是以农业为主的趋向较强。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相对地把较多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到农业上。

表5全体人口中城市人口的比率 (%)

年份195919761978198119841986

中国18.417.417.420.223.024.6

USSR47.956.360.763.464.865.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USSR Facts&Figure Annual,1988。

表6基本建设投资中农业的构成率 (%)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1966~1970 1971~1975

中国14.3

15.7

16.2

16.1

15.0

1946~1950 1951~1955 1956~1960 1961~1965 1966~1970

USSR11.8

14.2

14.3

15.5

17.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苏联国民经济70年(P329)。

B)1978年以后改革政策相异:优先进行农业领域的改革

前苏联为决定优先发展产业于1924~1928年在Preobrazhenhensky,Shanin和Bukharin之间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结果斯大林所选择的是优先发展工业的政策。此后,始于1962年的E.Liberman 的经济改革方案和Gorbachev的Perestroika以及Yeltsin的500日改革方案等前苏联及前东欧国家的改革也同样是先实行优先发展工业的政策。但邓小平路线的改革却是优先发展农业。或许是因为中国是农业国而不得不作此种选择,但随着1978年人民公社的解体,引入家庭联产承包制而开始的优先发展农业的政策,的确是一项有助于解决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重要课题之一的国民温饱问题的政策。随着农业的顺利发展,这样的农业优先发展政策为始于1984年的工业领域的改革开放的实施提供了原料、资本以及必要的劳动力,从而为邓小平路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莫大的贡献。将来也将同过去一样,暂时中国只有停留在农业国的情况下,中国式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农民和农业领域的政治上、经济上的重要性是决不会改变的。假如,现今的改革开放体制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农民的要求的话,农民的一举一动将再一次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变数。

2.休克论、“渐进”论和地域的休克论

如J.Kornai和J.Sachs等西方大多数经济学者们所主张的,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改革的尝试时,价格机制、劳动市场、金融市场、国际贸易、所有制以及经济制度等诸如此类的全方位经济领域在短时间内同时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改革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果,此种论述为休克论。依此理论,以前苏联的500 日改革为首的大部分东欧国家的改革理论和改革方向均已施行且有的还在进行。

事实上,以中国的情况来看,1978年有700 种生产材料依国家计划而定,工业产品中有78%是由国有企业生产,但1991年只有20种生产资料依国家计划而定,工业产品中有53%是由国有企业生产的。1978年92%的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由国家规定,但到了1991年只有22%的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由国家规定(参照表7),对于工业生产材料或消费品零售价的决定,国家的干涉也是逐渐在减少(参照表7), 市场的作用在逐渐扩大。对中国经济所实行的改革开放从大体上来讲的确是渐进论。

表7 价格自由化

国家决定的价格

年份农产品收购价格工业生产材料出厂价消费品零售价

197892.0%

94.4% 97.0%

198935.3%

60.0% 31.0%

199025.2%

44.4% 29.0%

199122.2%

36.0% 20.0%

资料来源:《从计划价格走向市场价格》,马凯, 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年P.31,P141,P315。

尽管如此,(1)中国政府对经济特区、开放区、 开放城市的政策,(2)若考虑这些地区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的话, 决不可仅以“渐进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下一定论。

80年代初,中国政府通过特区在技术、管理、知识、对外政策等方面的窗口作用,期待着“外引内联”的成就,因此将特区设置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区。中国政府自1984年开始进行的对于经济开发区及开放城市的尝试,也是本着相类似的目的。由于试验性的经济特区、开放区、开放城市,中国政府允许仅该区域可采取休克论式的市场经济,就是区域性休克论。结果到1991年,深圳、汕头、大连开发区等地的社会总生产量中,国有企业生产量所占比重仅为25%、23%和12%,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率达到了69%、66%和79%。按照休克论政策从1992年起进行全方位改革的俄罗斯,1994年GDP中只有62 %为非国有企业生产,与此相比较就不难看出中国特区、开发区、开放城市所受冲击程度之大了。不仅如此,若将地方政府对特区、开发区、开放区所特有的投资引进权、价格决定权、税金政策、住宅政策以及劳动雇佣权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再考虑进去的话,可以看出对特定区域的经济体制实行了相当程度的“休克论”政策。

依据表8,1987年经济特区、开发区、 开放城市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4%,所占耕地面积为12.1%, 这表明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来说还是占据着比较优越的地理环境。全国人口中的19.5%居住此地区,表明人口密集度较高;劳动人口的比率(21.2%)高于全国人口比率(19.5%),意味着外来人口为本地区提供了较丰富的年轻劳动力。如1992年深圳240万名的全体人口中80%为外地人。 加上来自中央和内陆各地区政府的投资,此地区的投资占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2.8%(参照表8)。特区、开发区、 开放城市所散布的沿海地区占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5%。1983~1987年总进口额中76%为生产资料。即外国的先进设备和原料资本的投入亦集中在此地区(参照表8)。

表8 经济特区、开发区和开放城市在全国所占的比率(%)

资料来源:《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研究和统计资料:1988年》。

处于相对好的自然环境中,加上来自内陆地区的劳动力、资本投资的援助, 大量海外先进技术与资金的引进和原材料进口等有利条件,1987年经济特区、开发区、开放城市所占社会总生产额的比率为37.7%。1979~1990年全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4%, 其中沿海地区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五省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1.9%、11.5 %、10.5%、11.0%和10.0%。在经济特区、开发区、开放城市等特定的区域内,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尝试。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内陆地区对这些特区从劳动力、资本、原料等方面给予了集中的投资援助。同时,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又起到了带动中国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

三、改革开放带来的问题

相对来说以农业为主的中国的经济政策,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提供主要农产品、原料、劳动力及资本等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方面,由于报酬递减率的影响,中国农业政策已于1985年开始引发了农业领域的萧条,主要农产品和原料的价格始终居上升趋势,却未及公共产品价格的上升率。这引起了Scissors Crisis(剪刀差危机), 即降低农民的相对所得,从而引起了农民的不满,而且,一般城市居民早已熟悉了在社会主义体制下政府补助的低粮食价,他们也对上升的主要粮食价格产生了不满。

中国一直都在主张坚持社会主义,从而实行着一方面维持公有制即国有企业为主的经济体制,另外并行着渐进的改革开放之政策。但由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缺乏效率,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部分已经在进行改革的国有企业面临着妥善解决失业的问题,未实行改革的低效率的国营企业因国家对其补助的不断增加而成为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与渐进的改革开放相并行的地域性休克论政策导致了内陆地区投资的相对牺牲,而把投资集中于特区、开发区和开放城市等特定区域。不但如此,依照鼓励多种所有制和采取价格、金融、劳动政策等方面的自由化,即地域性休克论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所取得的成果远远高于未开放地区。虽然中国整体经济的平均水准已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也出现了地区间贫富差异悬殊的现象。1990年上海和贵州的国民人均收入分别为5570元和780元人民币。今后,中国欲继续追求经济的高增长率,并一如既往地尝试采取特定区域的扩展,即内陆地区的特定区域化之策略的话,必须要考虑如下问题,就是能否继续要求非特定区域化的内陆地区做出相对的牺牲,内陆地区能否对特定区域提供持续的劳动力、资金和原材料援助,同时还要考虑到海外资源的有限性,否则,经济将出现严重的需求过剩、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

对于有特色的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可作如下概述。由于实行了农业优先经济政策,中国经济以改革开放首先解决了一般民众的粮食问题,而且提供了工业领域中主要原料、劳动力和资本。作为“渐进式”改革开放的结果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至今仍得以维持,在地域性休克论的改革开放地区里非国有领域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莫大的贡献。随着这些复合式的经济政策,1978年以后,虽然中国经济达到了高成长,但是地区内、地区间,工农业领域间却面临着所得收入悬殊、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失业问题、腐败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通过(1)国家的紧缩政策:减少预算, 增加利税和调节货币供给等; (2 )金融制度的自由化:可以避免Kornai 的SoftBudget问题(软预算:垄断价格,补助金,税金制度,融资政策);(3)促进所有制形态的多样化;(4)社会制度的法制化等政策可以提高资本和劳动技术方面的生产力,以促使中国经济真正达成内延成长。关于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案可以成为下一个研究课题。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问题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