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手术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柳国文, 杨卫忠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 030800

作者简介:柳国文 男1973.10 汉族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 大学本科 副主任医师 从事胸心外科普胸方面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对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临床诊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自2010年09月~2015年09月以来,在胸外科进行手术诊治的6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对他们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临床分析,63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0.3±14.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3.6±13.2)ml,平均胸管引流时间为(2.9±0.5)d,平均住院时间为(5.9±2.1)d。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65%,且术后疼痛平均评分为(4.3±0.6)分,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6.35%。结论:采用胸腔镜手术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其创伤小、时间短、疼痛低、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因此,它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手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201-01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胸腔组织病症,它主要指的是患者因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胸部疾病导致脏层胸膜、肺组织或肺大泡等出现自行破裂,造成肺部以及支气管内的空气进入胸膜腔而导致的一系列胸腔病变[1-2]。自发性气胸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危害严重,容易造成患者休克、死亡或致残,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本文选择我院2010年09月~2015年09月以来,胸外科住院部收治的6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对他们进行临床治疗,并分析和统计患者的手术诊治情况。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自2010年09月~2015年09月期间,在我院胸外科进行治疗的6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患者的年龄基本在30岁~5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9.4±4.7)岁;女性患者29例,男性患者34例;病症部位中,5例患者为双侧,34例患者为左侧,24例患者为右侧。63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胸痛、心悸、呼吸困难以及刺激性咳嗽等,且不存在严重的肝、肾等其他器官疾病,无家族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并且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以及临床症状等基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性不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63例患者均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临床手术治疗。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全麻以及双腔插管。取其健侧卧体位,上臂悬吊后,选择腋中线第六或第七肋间为观察孔置入胸腔镜,腋前线第三获第四肋间为操作孔置入器械,切口长约1—1.5cm,胸腔镜指导性分离粘连,根据CT片提示将肺大疱彻底暴露,卵圆钳钳夹肺大疱,从肺大疱基底部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疱,胸腔倒入少量生理盐水,行患侧肺通气,证实肺能复张无明显漏气出血,另行胸膜固定,卵圆钳钳夹干纱布团,涂擦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观察孔留置胸管,缝合切口。

1.3 评价标准

1.3.1 VAS疼痛评分 VAS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的总分为10分,分数越低则表明疼痛度越低。具体标准为:①无疼痛,即为评分在0~1分之间;②轻度疼痛,即为评分在1~3分之间;③中度疼痛,即为评分在4~6分之间;④重度疼痛,即为评分在7~10分之间[3]。

1.3.2 疗效评价 ①显效,即为患者经过手术后,其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肺部检测结果基本正常;且无并发症的发生;②有效,即为患者经过手术后,其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均有显著减轻,肺部检测结果有明显恢复;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③无效,即为患者经过手术后,其临床症状减轻不明显或无减轻,肺部检测结果无明显改善;且存在明显并发症;④总有效率,即为显效患者+有效患者在总患者数中所占的百分比[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数据处理统计。X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差异值P<0.05时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手术情况分析

临床比较分析,63例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0.3±14.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3.6±13.2)ml,平均胸管引流时间为(2.9±0.5)d,平均住院时间为(5.9±2.1)d。详见表1。

3讨论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等,且容易诱发血气胸的出现,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53]。目前,临床上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穿刺引流。胸腔镜手术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较为先进的临床诊疗辅助技术,它通过运用高科技器械装备以及现代电视摄像技术,对患者体内病灶情况进行直观、具体、清晰的反映和探查[6-7]。同过去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低、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8],已被广泛的用于临床治疗当中。临床研究表明,在本次随机抽选的6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在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后,其平均手术时间为(50.3±14.7)min,术中出血量为(53.6±13.2)ml,胸管引流时间为(2.9±0.5)d,住院时间为(5.9±2.1)d,术后疼痛评分为(4.3±0.6)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65%,显效率达到了88.89%,且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35%。这就说明,应用胸腔镜手术进行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治,能够极大的缩短手术操作的时间,降低手术创伤和痛苦,加快患者术后机体各项功能的恢复,有效缓解和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降低术后疼痛感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进而帮忙患者能够尽早的恢复健康,因而应该在临床上予以广泛的支持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乔坤,王正,林少霖等.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06(02):102-104.

[2]杨军.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36例手术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0,05(01):40+30.

[3]王凯超,方秦模,夏宏伟.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30):30-31.

[4] 梁柱,陈捷,林立尧等.单孔与三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04(03):379-380.

[5]由兆磊,李德生,居来提·艾尼瓦尔等.单孔胸腔镜与传统三孔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08):945-950.

[6] 李存江,张淼,刘东等.传统三孔、单操作孔及单孔VATS在治疗年轻患者自发性气胸中的比较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06(01):27-29.

[7] 黄立志,曹庆东.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的对比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06(03):650-652.

[8] 杜恒,廖虎,宋志芳等.胸腔镜手术在中国地市级医院胸外科应用现状的问卷调查[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10(03):347-351.

论文作者:柳国文, 杨卫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胸腔镜手术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柳国文, 杨卫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