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狼疮散新用治疗带状疱疹53例观察论文_1丁中正,2张继荣,3黄玉琼

抗狼疮散新用治疗带状疱疹53例观察论文_1丁中正,2张继荣,3黄玉琼

1丁中正 2张继荣 新疆西域红斑狼疮研究所 830011

3黄玉琼 新疆奎屯中医院 833200

【摘要】目的:对抗狼疮散新用应用于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53例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并随机分为参照组(26例)和实验组(27例),对分别应用阿昔洛韦和抗狼疮散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以及脱痂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66.67%、92.59% vs. 38.46%、73.08%],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狼疮散新用应用于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抗狼疮散;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这种临床较为常见并且多发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该病有群集小水泡沿神经走向呈单侧分布,以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最为常见,大多数患者伴有明显的神经痛[1]。本院将抗狼疮散应用于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中,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3例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将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妊娠及哺乳妇女、全身衰竭、肿瘤患者等进行有效排除,其中女性、男性的患者人数分别是29例和24例;年龄跨度为:19-77岁,中位年龄:(48.59±4.32)岁;皮疹分布:沿前胸后背部、头部、腰部、四肢、会阴部分布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0例、10例、17例、4例及2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以上患者通过密封信封法随机分为参照组(26例)和实验组(27例),上述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间具有高度相似性,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阿昔洛韦治疗:给予患者剂量为0.2g/次的阿昔洛韦口服治疗,5次/d,对于局部皮损处应用阿昔洛韦软膏,3次/d;实验组患者应用抗狼疮散治疗:给予患者剂量为6g/次的抗狼疮散,1次/d于早饭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2]。对于久治不愈或延期而留有后遗症之患者可加量至6g/4次/d , 疗效更捷。本次研究将10d设置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标准 如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消失,皮损全部或基本消失,则判定为痊愈;如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显著改善,皮损消退程度在10%-50%之间,则判定为有效;如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未减轻,皮损消退程度在10%及以内,则判定为无效[3]。对患者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以及脱痂时间进行记录并对比,止疱为患者没有出现新水疱,原有水疱没有出现增大迹象;止痛为患者的疼痛症状消失或者偶有痛感;结痂表示患者的水疱全部干涸;脱痂表示患者的痂皮开始脱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3.0平行双录入本文所有的数据,应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s”(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组间比较应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来进行检验。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对比 就止疱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2.42±1.32)d vs. (4.78±1.84)d];就止痛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3.12±1.12)d vs. (7.68±1.87)d];就结痂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5.28±1.21)d vs. (8.42±1.77)d];就脱痂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10.57±2.18)d vs. (14.56±3.18)d];t=16.38,15.87,15.39,16.33,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疗效对比 参照组中临床疗效为痊愈、有效以及无效的患者人数分别为10例(占比38.46%)、9例(占比34.62%)及7例(占比26.92%),则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实验组中临床疗效为痊愈、有效以及无效的患者人数分别为18例(占比66.67%)、7例(占比25.93%)及2例(占比7.41%),则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带状疱疹这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以春季为主要的发病时间,如果儿童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没有免疫力,则在被感染后出现水痘,这种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会在患者的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进行长期潜伏,一旦患者出现感染、劳累、感冒、抵抗力低下等情况时,病毒会再次生长繁殖并沿肋间神经、三叉神经、颈神经、腰骶神经纤维移至皮肤形成带状疱疹,严重的神经痛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将阿昔洛韦和抗狼疮散分别应用于我院收治的53例带状疱疹患者中,结果显示:就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以及脱痂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66.67%、92.59% vs. 38.46%、73.08%],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践证明,抗狼疮散新用应用于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并且具有方便、高效、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等诸多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邓德权,倪杏艳,刘芳,等.红茴香喷雾剂联合半导体激光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和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33(10):1061-1062

[2]王娟,波丽西,贾雪松,等.氦氖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24(06):94-95

[3]陈丽华,谢继璜,李玉华,等.氦氖激光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0,19(01):36-37

论文作者:1丁中正,2张继荣,3黄玉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抗狼疮散新用治疗带状疱疹53例观察论文_1丁中正,2张继荣,3黄玉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