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模式研究

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模式研究

吴学霞[1]2002年在《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显着成效。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山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连续9年稳定在5‰左右,表明我省不仅平稳度过于第叁次生育高峰,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而且已经稳定在低生育水平状态。 与此同时,山东省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总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随着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率的上升,山东省的城镇人口控制将逐步从生育控制转向生育与迁移控制并重,最终转向以迁移控制为主。要对城镇进行迁移控制,首先要了解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然后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城镇人口迁移政策,进行城镇人口迁移的有效管理。因而,研究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本论文写作的出发点。 为认识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规律,并且为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城镇人口迁移政策和进行城镇人口迁移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本文总结城镇人口迁移的基本理论,分析城镇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建立城镇人口迁移的空间和等级模式,研究城镇人口迁移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最终提出城镇人口迁移的对策和建议。在研究中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力求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全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论述本论文写作的意义,并对论文的主要目的、城镇人口迁移的概念和资料的来源作了说明。 第二部分:城镇人口迁移的基础理论分析。城镇人口迁移是从城镇的角度去研究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基础理论也是它的基础理论。这一部分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介绍并评析了以往的人口迁移基础理论与经济模式,由此总结出城镇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为论文的写作提供基本的理论框架。 第叁部分:城镇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分析。通过对各时期人口普查迁移数据和有关调查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城镇人口迁移数量巨大;以省内迁移为主;主要流向城市;城镇净迁入人口主要来自省内农村地区,对城镇人 硕士学&衫文 山东苔W更人厂迁彦橙钉研夹 口数量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了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迁移地域差异显着, 城镇人口迁入数量由东往西呈现阶梯状递减。 第四部分:城镇人口迁移模式研究。首先,建立城镇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第一吗 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利用1990年、2000年资料,对山东省17地市进行社会经济类 型的分类,均划分为3个类型。结果表明,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连续性、层次性 和空间差异性特征,这是导致城镇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第二步,计算各类型的人口 迁移指标,建立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城镇人日迁移 特征及城镇人日迁移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其次,建立山东省城镇人口迁 移的等级模式。第一步,根据山东省的行政区划,将山东省的城镇等级划分为:地级 市、县级市、县级镇,根据1990年人日普查资料,测度了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迁 入比重的关系程度。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迁入比重具有显着密切的相关 关系。第二步,建立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迁入比重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所建模型 效果达到显着性水平,可以用来预测。第叁步,总结不同等级的城镇具有不同的人口自 迁移特征,从而形成不同的模式。这部分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五部分:城镇人口迁移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城镇人口迁移对城镇化进程的影 响主要体现在:净迁入人日成为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狰迁入人口中由农村迁入 的比重占主要地位。 第六部分:城镇人口迁移的对策与建议。针对城镇人口迁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 应对策和建议:尊重城镇人口迁移规律,实施短期适应与长期调整的政策;逐步培育 统一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村人口容量:转变城镇经济 增长方式,提高城镇劳动力吸纳能力,加速城镇化进程;根据比较优势,选取典型地 域发展小城镇:改革城镇人口迁移管理机制;。

董贝[2]2018年在《山东省县域人口迁移的时空格局与城镇化效应》文中认为自1978年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迁移人口。作为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方面,人口迁移一方面激发了社会活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改变了城乡人口数量,优化了城镇体系,推动了中国城镇化进程,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涉及到人口迁移的方方面面,如人口迁移的性质属性、影响因素、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等,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选用的研究单元较大,以宏观省域和市域尺度为主,微观县域和镇域尺度研究较少;关于人口迁移的作用效应方面,关注点集中在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就人口迁移对地区城镇化作用效应的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山东是我国第二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人口迁移大省,其人口的迁移流动也应得以重视。因此,论文以山东省的迁移人口为研究对象,选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山东迁移人口空间格局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定量方法探究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首先,论文利用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微观县域和镇域尺度对山东省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山东省跨县迁移人口与镇域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并与其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主要表现为迁入人口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部省会和东部沿海地区集聚,迁入人口较少的地区则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内陆和南部地区,迁入人口的分布呈现集中化态势,这是县域视角下的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基于镇域尺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县以及县级市的中心城区也是迁移人口的主要集聚地之一,其人口迁移类型主要以本地进城农民为主。其次,论文在探究山东省城镇化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通过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发现两次人口普查期间山东省的城镇化主要有以下特点:城镇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城镇化以就近城镇化模式为主;城镇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着。随后利用分形方法探究了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作用效应,主要从全国、全省和县域叁个层面探讨了人口迁移对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口迁移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人口迁移促进了全国、全省及其各县市和其他省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并且随着山东迁移人口总量的增加,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率的贡献度将进一步提升。第二,迁移人口对山东省的城镇体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规律。最后,针对山东省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引导人口迁移促进山东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逐步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增强自身特色;第二,加强城市建设,建立城乡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第叁,加强大城市建设,构建合理有序的城镇层级体系。

杨振生[3]2017年在《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文中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城镇化历程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任何国家(地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不能回避城镇化。目前,全世界73亿人口中已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人类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的时代。但是通过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地区)人口总数仅有10亿人左右。除了在"冷战"背景下亚洲"四小龙"成功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以外,还没有其他国家成功的例证。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停滞不前,有些国家甚至因过度城镇化陷入动乱而造成政权的更迭。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果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达到发达国家目前的平均水平,那么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2亿人左右,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将超过目前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城镇化规模之宏大,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之严峻,在世界城镇化历史上还没有先例。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顺利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重大而极具挑战性的历史课题。因此,对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进行梳理研究,总结其中的经验,汲取教训,探求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基本规律,丰富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并提出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历程背后的思想和政策根源,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城镇化思想如何决定国家的城镇化政策,进而如何影响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其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问题教训。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叁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城镇化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主体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包括第一至五章,从中共党史学的研究视角,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进为切入点,选取地级德州市作为研究案例,梳理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重点对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提出对策和建议。第叁部分为结语,主要归纳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指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思路。本文将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划分为政治型、经济型和新型城镇化叁个历史阶段。从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城镇化实践叁个方面,对各阶段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论证。本文认为,只有对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中国城镇化实践效果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刻分析,才能厘清中国城镇化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准确研判中国城镇化的未来趋势,从而提出中国城镇化的可行路径。因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世界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探索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不断总结经验,修正失误,才能创造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对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在政治型城镇阶段,德州地区城镇化在曲折徘徊中艰难前行。城市乡村在强大的政治控制力之下,基层政权得到巩固,社会高度稳定,呈现出低水平稳固的城乡关系。尽管这一时期德州地区工业化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农业生产低位徘徊,缺乏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支撑能力,导致政治型城镇化战略下的"贫困"城镇化。"生产性"功能优先的城市理念和计划经济体制是最直接的原因,"大跃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运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既要肯定这一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更要深刻反思其中的惨痛教训。在经济型城镇化阶段,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1992年开始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潮,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拉动德州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的禁锢和贫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GDP增长为首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繁荣和人民的富裕。但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经济型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粗放式城镇化.资源透支、环境污染、社会心理失衡等问题接踵而至,倒逼经济型城镇化模式向新型城镇转型发展。2004年以来,德州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结合本地实际,德州创造了一种"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新型城镇化两个视角对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以农村城镇化为重点,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路径,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并将新型社区纳入全市城镇体系来规划和管理,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社区城镇化协同发展。"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是在国家新型城镇战略指引下,基于"自下而上"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为如何引导李克强总理提出的"1亿农民"实现就近城镇化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成功范例。本文对"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将德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实践经验上升到城镇化理论高度。总结出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所遵循的党的领导、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等基本原则,归纳出这一基于地方实践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的主要经验,同时对"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面临的机遇、困难及存在的问题和教训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社区化、强化产业支撑、重视文化城镇化、侧重就近城镇化等对策和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六个基本结论:一是执政党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决定着一个国家城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政策与城镇化实践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发现中国共产党关于城镇化思想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中国城镇化的顺利或曲折发展。二是世界各国国情各不相同,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因此中国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既要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更要遵循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叁是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统筹解决城镇化和"叁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思想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城镇化提供了地方实践范例。四是城镇化是中国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所承载的意义远非经济领域本身,不能夸大城镇化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治理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因此要有风险和忧患意识,走稳健的城镇化的中国道路,避免"激进"城镇化。五是在符合国家城镇化战略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应当尊重地方城镇化的创新做法,实践中即使存在失误,也要持包容的态度。六是要构建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对城镇化的研究,要从城市规划学、区域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高度,上升到哲学高度,构建中国学术界自己的城镇化理论体系,然后提升到国家层面上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体系,增强中国城镇化的理论自信,用理论指导实践,创造城镇化的"中国式"模式,为世界城镇化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典范。

杨雪雅[4]2013年在《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实证分析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在长期水平上通过影响市民化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受目前发展模式的影响在短期水平上城镇化不仅没有缩小城乡差距,相反是在扩大城乡差距,这一结果打破了现有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固有认识。而市民化则与城乡收入差距呈长期稳定的负向关系,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积极转变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将市民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级城镇发展迅速,中心城市对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特大城市通过发挥“点”的带动作用,吸引人口、技术、资源等要素不断向市(城)区集中,城镇规模迅速扩张,加快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城市间的分工协作、集群发展成为城镇化的必然趋势。顺应新形势的要求,我省在各级城镇点状带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城镇集群发展,开展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编制实施山东半岛城市群、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山东省海岸带、济南都市圈等规划。2009年以来,黄河叁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省城市集群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融合发展推动力。2011年,省政府批准实施了《黄河叁角洲城镇发展规划》和《鲁南地区城镇发展规划》,为实施两大国家战略、优化城镇体系布局、促进区域竞合共赢提供了科学依据。编制完成了《青岛一潍坊—日照区域空间布局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建立了区域发展会商机制。蓝黄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实施,以及区域性、战略性规划的编制实施,推动了全省城镇体系的优化整合,形成了“一群一圈一区一带”(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黄河叁角洲城镇发展区、鲁南城镇带)集群发展、加速融合的良好局面。我省“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优势与劣势共存。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克服存在的不足,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项挑战,就能化劣势为优势,变挑战为机遇,推动我省新型城镇化科学健康发展。“十二五”时期,黄河叁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为我省城镇化向低碳生态转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新形势下,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城镇化多元推动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调整优化空间组织模式,迎接全省城镇化时空发展的新局面。

于伟, 赵林[5]2018年在《多元视角下城市规模层级演进与重构——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者以山东省为案例,将城市体系的演化规律、农民的城乡迁移决策与政府的政策调控相结合,从多维视角探究了城市规模结构的变动趋势。与沿海部分省份城市体系相比,山东省的两个核心城市——济南和青岛的规模相对较小,而中小城市发育较好,城市规模结构比较均衡。考虑到山东省城乡人口迁移规律及农民进城落户意愿,高位序的城市发展潜力较大,山东省政府也希望并鼓励核心城市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济南、青岛人口规模提升的空间很大。相比较而言,数量众多的小城镇虽然人口规模存在上升空间,但发展潜力不大。作者建议,通过有序撤县建市、探索有利于不同城市之间人口迁移的新制度、增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弹性等措施,促进山东省城市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

郑巧凤[6]2009年在《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对耕地保护的效应评价》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城镇扩张占用耕地的面积不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也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如何协调城镇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以及粮食安全的矛盾已经成为学术界与决策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立足山东省人地矛盾尖锐、城乡二元结构特点显着、城乡统筹发展要求迫切的基本省情,对山东省城乡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相关性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在评价山东省城镇发展对耕地保护的正负效应基础上,以期探索一些针对山东省城镇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促进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相协调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导言。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部分,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城镇化的内涵,推拉理论,耕地利用的影响因素,耕地递减的内在作用机制,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协调机理以及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变化分析。第叁部分,山东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状况。在分析山东省城镇化进程、特征及城镇化过程中耕地面积变化状况的基础上,进行了山东省城镇化进程及耕地变化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在城市化进程当中,由建设占用导致的耕地减少在耕地总减少数量中所占比重最大,也就是说城镇化发展对耕地变化或者耕地保护起着重要作用。第四部分,山东城镇化对耕地保护负效应评价。在城镇发展对耕地保护的负效应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法对负效应进行定量评价。根据计算,山东省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8885hm2,而山东省2006年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222hm2,2006年山东省人均生态足迹赤字是人均生态承载力的2.4倍,因此,山东省城镇扩展对耕地的占用情况比较严重或影响比较深。第五部分,山东城镇化对耕地保护正效应评价。在城镇发展对耕地保护的正效应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正效应进行定量评价。得出在山东省城镇化过程中,城镇扩展会对耕地有一定的占用,但是耕地减少并不一定主要由城镇化引起的,在影响耕地变化的因素中,经济增长(GDP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起决定作用,同时城镇化使耕地面积损失还会减少。并且,选取合适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将会减少耕地面积的损失。第六部分,促进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对立统一,从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山东省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叁个方面:(1)土地市场规范机制;(2)城镇化体制创新机制;(3)耕地保护科技创新机制。

陈继涛[7]2009年在《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区域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环境的合理、高效利用,推动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山东这一中国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为典型研究区域,研究城市化时空演变及现状特征,探讨其区域差异形成机制,希望对因地制宜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推动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导言、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区域静态比较与机理分析、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区域动态比较与机理分析、促进山东省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第一部分导言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了城市化基础理论和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现状,简要比较了国内外城市化发展进程,总结了规律特点和启示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进行区域静态比较,从城市化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等角度,并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对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测评比较,分析了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的进步、信息化的发展、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影响。第叁部分主要是对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进行区域动态比较与机理分析,研究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城市规模、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动力类型的变化特征,分析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外商投资、人口流动、制度变迁等影响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第四部分对促进山东省城市化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孔伟[8]2014年在《山东省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多中心化发展是区域发展高级阶段的特征,已成为发育成熟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多中心区别于均质发展、均匀发展,具有动态性,综合判断分析多中心发展状态、评估、形成机制,有益于多中心协调发展。本文以山东省区域空间结构多中心发展模式为研究主体,描述山东省区域空间发展状态、趋势。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代表城市群,拥有其独特的区位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传统的济南-青岛双中心空间结构理论己逐渐难以概括省内空间格局。淄博、烟台、东营等城市发展迅速,多中心发展趋势明显。研究山东省多中心发展规律、影响因素,将对省域空间体系组建提供较好的参考资料,并对多中心理论予以实例补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县域为单元,论证山东省域多中心空间结构存在性,对县域间的碎化程度、均匀程度予以定量分析;标准化不同类型的指标,对于县域单元自身综合发展水平、对外联系功能建立了评价体系;不仅单纯分析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同时考察空间布局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对分布特征予以总结。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对当前区域空间发展的背景进行详尽阐述,探究多中心空间结构理论、实践的研究意义,并提出自身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介绍文章研究的思路及预期达到的效果,对全文通篇结构进行概述。第二部分:通过搜集多中心空间结构论述的相关材料和文章,对国内外多中心先进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对山东省空间结构历史进行回顾,对于前人研究予以总结,指出文章中予以补充的研究视角。第叁部分:以县域单元指标数据为基础,分析山东省人口、经济总量指标、人均地均等指标、发展速度等,利用GIS、GEODA等软件将单纯的统计分析落实到空间分析。引入碎化指数、均匀度指数等相关研究模型对山东省整体的数据分布特征进行总结,结合ROXY指数模型的计算,体现山东省多中心演化趋势;并与相邻省份江苏省比较,得山东省空间发展更为均质化的结论。第四部分:从县域单元综合竞争力、外向功能的角度证实山东省存在多个中心,引入熵值法、城市流强度模型,将各类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综合评价各个县域单元。在此基础上,利用GIS、GEODA等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提炼高-高、低-低及高-低、低-高等各类集聚的分布特点,对其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第五部分:总结自然要素、历史发展基础、投资导向、空间相互作用、人口增长与迁移、交通因素、行政区经济等因素对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直接、间接影响。第六部分:基于上述分析与城市中心性分析结论,划分山东省不同等级的城市组团、中心城市,并对山东区域交通网络体系的构建、产业类型、投资取向的引导提出相关建议。最后对文章山东省多中心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为多中心空间结构发展理论体系完善提供一手资料;为促进山东省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赵春[9]2008年在《新时期山东省城市化道路选择》文中研究说明从全球的趋势看,城市化的推进总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现阶段山东省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仍然呈现出失调状态,城市化大大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正日益成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障碍。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以改革开放为界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城市化取得了持续、加速发展,但整体水平仍然不足。因此,探寻其失调的根源是构建山东省城市化道路模式的首要前提。本文作者在分析山东省城市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山东省城市问题的最终表现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失调。对于这一结论,首先进行了协调度评估,接着就其表现及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从体制根源、政策根源和经济根源叁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城市化失调的原因,并对户籍制度、不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片面发展重工业的产业政策和弱质工业化的状况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论文最后,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运用城市等级体系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及区域经济学理论提出,山东省必须走“极化大城市,提升小城镇,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推进城市化发展。全文共分五大部分:前言:论述了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并对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所应用理论部分:对城市化内涵进行了界定,简述了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及城市化的运行条件和机制。山东省城市化问题部分:在分析山东省城市化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山东省城市化问题最终都表现为城市化水平与山东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协调。山东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部分:首先运用斟选的叁个模型,对山东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评估,得出山东省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失调的结论。然后就山东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失调的表现、对经济的制约进行分析,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失调根源从体制、政策、经济叁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山东省城市化道路选择部分:在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战略原则的论述基础上,提出未来山东省城市化道路为“极化大城市,提升小城镇,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对这一道路选择,分别对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胡琳琳[10]2011年在《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其动力因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更是如此。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上升阶段。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5%。快速城镇化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山东这一中国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时空角度对山东省城镇化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其城镇化进程的动力因子,希望对因地制宜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推动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导言、论文的理论基础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基于时间变化的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分析、山东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分析,山东省城镇化进程的动力因子分析、结论与建议。第一部分导言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了本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所需数据来源。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理论基础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理论基础做了详细介绍。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心地理论、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城乡人口迁移理论等。其次,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再次,介绍了目前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研究动态,最后发现问题。第叁部分主要是基于时间变化的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分析。通过构建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1992-2009年山东省城镇化综合水平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1992-2009年山东省城镇化子系统的演变过程。第四部分主要是基于空间差异的山东省城市化分析。通过建立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2009年的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主要是山东省城镇化进程的动力因子分析。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别对不同阶段影响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并推出城镇化进程驱动因子的阶段演变特征,从而得到一些启示。最后是本论文的总结,并对促进山东省城市化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模式研究[D]. 吴学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02

[2]. 山东省县域人口迁移的时空格局与城镇化效应[D]. 董贝. 曲阜师范大学. 2018

[3]. 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D]. 杨振生. 天津师范大学. 2017

[4].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实证分析与策略研究[D]. 杨雪雅.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 多元视角下城市规模层级演进与重构——以山东省为例[J]. 于伟, 赵林.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8

[6].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对耕地保护的效应评价[D]. 郑巧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7].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区域比较研究[D]. 陈继涛. 山东师范大学. 2009

[8]. 山东省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 孔伟. 山东建筑大学. 2014

[9]. 新时期山东省城市化道路选择[D]. 赵春.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10].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其动力因子研究[D]. 胡琳琳. 山东建筑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  ;  

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