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纳比派——维亚尔和博纳尔论文_孙一鸣

浅谈纳比派——维亚尔和博纳尔论文_孙一鸣

纳比派(Les,Nabis)是法国的艺术社团,1891年出现于巴黎,其主要成员是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纳比"一词出自希伯来语,是先知的意思,取此名称的基本点旨在表明其信念、创作思想同宗教有着密切联系。纳比派的理论核心是主张艺术是一种表现手段,是精神的创作,认为自然界只是一种机遇,艺术家应该从主观上重新安排它们。其主要绘画形式主要是接受了高更的艺术影响而从事新的探索发展:即高更的综合理论导致了象征主义的庄严、简化和变形的装饰风格,也就是说,把自然移植到了智慧与想象的领域之中。所谓变形有两种类型:依据一种纯美学和装饰味的设想以及一些着色与构图技术原则进行的客观变形;使画家本人的感受进入绘画表现之中的主观变形。

纳比派的主要理论家德尼,将纳比派的特色归纳为两种变形的理论:"客观的变形,它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素;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挥"。作品以其坚实的文学和历史基础和对于色彩的侧重,与同时代的象征派形成了对照。其中广受启发和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爱德华?维亚尔和皮耶?勃纳尔。

维亚尔出生于法国,15岁丧父,让其以后的绘画作品深受其母亲的影响,母亲出身织绣设计家庭,所以维亚尔的作品里经常标徽在灯光下织绣彩色绢布的女工们工作的图景。他运用印象派技法来描绘亲戚朋友在室内、巴黎花园里和街道上的日常生活。着力于小型的重复图案,将人物融合在背景之中。他反对学院派艺术,发表造型单纯化与装饰性色面结合的作品,画面中对光线的游移描绘非常突出,技法出神入化,取材喜好身边妇女的家庭生活,描绘平静、平凡的爱情生活光景,被称为亲和主义的代表画家。代表作品有《床上》、《公园》、《窗边少女》、《扫地的女人》等。其中《Sacha Guitry in His Dressing Room》(萨夏在他的化妆间)一幅作品里维亚尔对空间的设计构图采用了极具意味的装饰感,竖条的背景、点状的香水瓶和射灯、长方形的镜面还有圆润的身体都突出了他的绘画特点,人物简单的变形,一胖一瘦的刻意对比让画面的趣味感十足。1910年—1930年,二十年间他在美术创作上的革命性尝试、艺术与装饰的结合,逐渐发生了影响力而兴起流行的风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至于那幅著名的《八角形的自画像》竟会令人怀疑是15年后的野兽派的杰作,可见他对以后的艺术创作的影响之深。维亚尔写过许多谈画的文章,他说:“艺术应该是精神的创造物,自然界只是一种机遇,艺术家应该从主观上重新安排它们。这种重新安排自然界,要从美的观念和装饰的观念出发。”到了20世纪初,维亚尔开始抛弃自己原来的观念和画法,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室内情景画。他善于用装饰性的色彩去代替写实的表现,运用大色域的平涂与点彩派的效果完美统一。他是纳比派中最具有严格而精确风格的画家,即使在装饰性的结构、蜿蜒的线条和物体的变形中也考虑到简洁而稳定的构图。他的画在精美中含有严谨,悦人中包含精确,对于这位严谨的画家来说,一切都是安静平和、朴实自然的,他被誉为现代的维米尔。

皮耶?博纳尔是法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纳比派的著名画家,年轻时在巴黎学习艺术期间,深受高更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又继承印象派丰富色彩与活泼的实践精神,进一步结合了印象主义的客观性和象征主义对文化记忆与情感的基本主张。其主要贡献在于综合性地探索和发展了前一辈大师的风格,其中有高更、雷东和塞尚,并特别倾注于高更的关于综合主义的理论及实践。他很爱画光影下的裸女,也是他的妻子。斑驳的光影让人体处于逆光之下,用轮廓来勾勒出女子婀娜多姿的身体曲线。代表作品有《逆光下的裸女》、《在浴室里》等。博纳尔的女人是现实世界里一个关于永恒的美的神话。他画处于各种生活场景的妻子,画各种状态、各种姿态的她,但不像雷诺阿那样让模特只在那摆个姿势,更不像他那样将模特从真实背景中剥离出来,而是抓住了妻子在实际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的美。在这方面,博纳尔较比德加更为自然,更为随意,更不受限制。博纳尔的风景油画以色彩的奇特魅力而闻名。他对题材不讲究,早期曾受一些风格化版画、招贴画和插图影响,有舞台美术和传统牧歌式的构图模式痕迹,例如《棕榈之枝》就是设计感极强的一幅作品。尔后他的风景中渐渐排除了这些人为的构成因素,开始以纯粹自对色彩的偏好为题,进行创作。他画中的大部分设色用琐碎的笔触,在画布上反复涂抹,使人看似杂乱无章,没有一块纯净之色,正由于这种绚烂多月票的色彩效果,把色彩的对比度、音乐感、神秘性、发挥到了极致,使后来的彩画家们惊叹之已,仅能望其项背。看博纳尔的画,常常让人联想到野兽派和印象派,虽然他并不属于其中任何一派。当他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时,印象派早已过去,而野兽派尚未开始。与印象派相比,博纳尔在“色”上要大胆自由得多;与野兽派相比,他更多保持了“形”的细腻与丰富,所以他的画特别的耐看。

虽然纳比派这个团体仅仅存在十年之久,但是它的理论精神始终影响着艺术史以后的进程发展。德尼的名言很好地表达了纳比派的观点: “一幅画—— —在它是一匹战马、一个裸女或者一件奇谈之前,基本上是照特殊规律安排色彩的一个平涂表面 。”一幅图画必须成为装修整体的一部分,不能是画架上简单孤立的东西 。

论文作者:孙一鸣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浅谈纳比派——维亚尔和博纳尔论文_孙一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