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产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_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论文

论文化产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_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论文

论文化产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位论文,作用论文,产业论文,论文论文,建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文化产业正异军突起,甚至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文化市场亦初步建立。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即为进一步正确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深入研究文化产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促进其健康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对我国的文化建设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依据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实现文化发展产业化,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这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一、关于文化产业的范围与概念

文化,是社会学、 人文学和人类学上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概念。 1952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卢伯在《文化,关于概念的定义和检讨》一书中,统计了从1871年西方文化学产生到1951年的80年间世界各国关于文化的定义,共计有64种,还有的学者统计关于文化的定义现在已超过200种,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化”作为一道难解之谜, 大概也可称为“哥德巴赫猜想”了。

在我国的文化学研究中,文化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文化包含了人类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在对“文化”概念的界定中,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所阐述的文化定义具有重要意义。“十二大”指出,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它表现为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水平,精神文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文化层面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二是在思想层面指世界观、理想、信念、道德、思想、观念、态度等等。由此看来,这非常明确地界定了“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毫无疑问,这对于我们界定“文化产业”的概念和范围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和前提。

关于文化产业的范围问题,我们必须依据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要求,下大力量拓展这个范围,但又不能把文化行业中所有门类不加区别地统统实行产业化。今天的文化行业绝不等同于文化产业,同样过去的文化行业也不宜统统归为事业单位。那么,文化产业应包括哪些范围呢?从世界发展文化产业较早的国家来看,文化产业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如加拿大是将出版、印刷、通信、广告、摄影、电影、录音、录相、戏剧、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娱乐及其场所、博物馆、图书馆、书店、展览、文化遗产和信息产业等统统包括在文化产业。在澳大利亚,文化产业包括10大项:①文学②图书(含出版、各类图书馆、档案馆)③音乐(含音乐门市)④表演艺术⑤美术(含设计、摄影)⑥电影⑦广播电视⑧艺术教育⑨群众文化⑩健身娱乐(含体育与旅游)。而泰国的文化产业亦大同小异地包括旅游文化(含风味饮食、民俗风情表演和展览)、健身文化、媒体信息文化(多媒体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图书广告)、艺术文化(举办各种专业、业余文化培训,如外语、书画、器乐)等。

参照世界一些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及社会全面进步的实际出发,我国文化行业的绝大多数领域均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事业单位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产业。如:信息、出版发行、艺术演出、电影电视、录音录相、博物馆、图书馆、广告设计、娱乐业、体育与群众文化旅游等。然而,教育部门则不宜完全实行产业化运作。因教育产品不是一般的物品,也不是一般的艺术品,而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劳动者。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是围绕着培育塑造、提高人的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因而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心灵,为提高其品格与修养服务。然而,教育亦必须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人才,否则教育和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相脱离,便丧失了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要完全按经济规律去运作。教育的运作,发展仍主要遵循自身的规律,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百年大计,应该具有前瞩性和长远性,教育不能只从目前的利益出发,不能只着眼于眼前需要,只看眼前经济效益,否则,一些重要的基础学科将会在建设上被大大消弱。由于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作用是全方位的,若只求经济效益或过分看重经济效益,像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会无人光顾,我们提倡文化产业是鼓励教育的产、学、研相结合,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去兴办高科技文化产业。并以高效的经济效益来支持与发展文化与科技。如“北大方正”,就是北京大学利用自己的人才资源优势,兴办的高科技文化产业,其激光照排已占国内市场80%,并已广泛打入国际市场,取得年产值几十亿人民币的经济效益,不但对国家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对学校自身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在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冉冉上升的“朝阳产业”,但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问题仍缺乏权威性的或获得公认的定义,基本上仍处于各国根据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认识阶段。美国有的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泛指与文化和艺术相关的所有商业公司、社会、私人组织机构、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或事业部门的集合,是文化艺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的经济体现。根据欧美主要经济学派提出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纳的定义,文化产业只包括可以由工业化生产并符合四个特征(即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的产品(如书籍报刊等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有声制品、视听制品等)及其相关服务,而不包括舞台演出和造型艺术的生产与服务。韩国政府制订的《文化艺术振兴法》规定,文化产业是指用产业手段制作、公演、展示和销售文化艺术作品及文化艺术用品,并以此为经营手段的事业。简言之,文化产业即类同文化商品生产、分配、消费相关的产业。墨西哥有学者认为,以经营为方式,以盈利为目的、以文化为表现的法人文化企业,这类文化企业的总体则为文化产业。从以上表述我们不难发现,各国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既有认识上的同一性又有差别性。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文化系统乃至整个社会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文化部及有关部委组织各方专家多次研讨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理论课题。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认为,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它的目标。并认为从这个概念来讲,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是相当广泛的。比如,旅游业、教育业、文物复制、展览、销售,文物拍卖、收藏,还有图书业、报刊、音像影视等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专家认为,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发展文化资本市场的企业群体或事业群体。

由此可见,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国内外理论界尚无统一认识。我认为,所谓文化产业,是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以充分发挥文化知识功能为主要内容,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文化服务而获取利润的文化法人实体的总称。文化产业概念的确立,在于阐明文化产业的本质而这种本质的规定性无疑将向我们阐明它与一般产业部门的根本区别。如此,文化产业与一般产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首先是在生产目的上相互区别。文化产业的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其它产业的生产主要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由于生产目的区别,带来两者之间第二方面的区别是,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文化含量(或知识含量)及文化功能大大高于其物质性的含量和功能。如一幅明清时代国画可能价值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人民币,但其物质的载体一张纸、墨的价值仅数十元。还有如深圳的世界之窗,北京的北海公园等,都属于民族文化景点。这类公园修建时,要使用土地、人工、建筑材料盖各种房屋及亭舍,但这不是使用其物质功能即供人居住的,而是发挥其文化方面功能满足人们娱悦、审美等精神方面的消费,所以可称为文化产业。而房地产开发商建筑的房屋,虽然在设计与建造中也含有知识、审美等因素,但其主要功能在于其物质功能即主要是供人们居住的,所以就不能将其称为文化产业。

二、文化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文化行业或部门均隶属于政府的行政性机构,其编制设置、级别划分、工资待遇等都是按照政府相应机构套设的,统称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如司局级、处级、科级)。其主要职能在于从事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宣传,一些共公性文化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等,基本职能是从事公益性的社会福利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把文化简单地与思想教育等同起来,文化活动便仅仅是消费性活动,完全靠国家拨钱生存。因此,人们只谈文化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从不考虑文化的商品性、经营性,仿佛在文化活动中谈赚钱就会贬低“灵魂工程师”高尚人格,如此,便谈不上树立产业意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文化交流的加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日益建立与发展起来。这种建立与发展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就不是要不要办文化产业的问题,而是如何将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已经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的文化产业建设推向前进的问题。显然,理论研究十分滞后,究其原委,正由于我们对文化产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作用的认知尚十分浮浅。

早在80年代初期,世界上一些有远见的学者已经看到了社会的轴心正由政治、经济转向文化,文化正在成为社会中心,成为社会各领域的主导,成为财富的源泉。人们预感到,一个科学文化大发展时代即将来临,未来时代竞争的将是一场智力竞争,胜负将取决于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也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已经面临一场新的知识价值革命,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知识价值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社会财富的价值高低,不再取决于原料成本,而将完全取决于在其中的知识价值的高低;社会发展的快慢,亦将取决于知识更新的快慢。因此,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新兴产业,作为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标而生产服务的新兴产业,既是振兴和宏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又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正不断引起人们物质文化消费观念的变化,“信息时代”、“文化经济”、“文化工业”、“文化即财富”等一系列现代文化经济的新观点成为文化产业蓬勃兴起的宣言书。日本一位著名企业家指出,现在的时代不仅仅是销售东西,还需要附属文化。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增加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或用先进的物质生产方式生产文化产品并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仅就文化产业本身而言,如美国不但是经济强国,更是文化产业大国,1996年文化产业营业总额高达1957亿美元,其中电影电视营业额为525亿美元, 音像制品295亿美元。其视听产品出口额名列其出口项目的前茅, 仅次于航空业和食品业。从事艺术及其相关工作的人数达1700万人。1995年日本仅娱乐业生产经营收入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产值。1990年加拿大文化产业的产值为113亿加元,1995 年文化产业创产值190亿加元,1997 年达240 亿加元。 芬兰1995 年共有文化产业部门14000多家,从业人数68100人,总营业额为490亿芬兰马克。近年,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增大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仅以多媒体为例,1996年比上年的营业额增长375%,1997年比1996年又增了100%,达5亿芬兰马克。在澳大利亚, 文化产业已成为其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出口行业。近年来,澳大利亚文化产业年均产值近200 亿澳元,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2.5%,产值大约与电力、通讯、住宅建设、 银行公路交通等行业相仿。并且澳大利亚文化产业就业容量大,从业人员比例占全国劳动市场的10%,约为220万人。在发展中国家,自80 年代以来文化产业也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大力发展,如阿根廷文化产业发展良好。据1992年统计,文化产业在阿的国民经济比重中占4%, 年运转资金80亿美元,当年的戏剧、音乐票房收入达1.2亿美元, 全年的文化产业总收入为83.31亿比索。 尼泊尔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它在繁荣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尼的手工艺品不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为国家带来大量的外汇。

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和实践深入,日益呈现综合性的优势。一是低投入高回报,消耗物质能源少,取得的效益大。如一套软件物质成本才几元人民币,但其价值可达几千至几十万元之高。这对由于人类无计划的疯狂掠夺地球能源,使地球面临枯竭的今天,是最有利于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二是有利于人民群众广泛就业。文化产业是一个多层次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业,它既具高科技的生产手段,又有粗放型的、传统的、大众式的生产经营及服务方式。因此,它的发展必然十分有利于扩大就业,如加拿大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数75.2万人,占总就业率的6%; 澳大利亚从事文化产业人员占总就业率的10%;新西兰文化企业共11835家,占企业总数的5.7%,从业人员8.7万人,占就业人员总数的5%。目前,在我国,由于国营企业的改革深化,我们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大。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第三产业若达到发展中国家水平,可解决9000万个就业岗位;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可解决3亿个就业岗位。三是许多文化产业具有思想教育和审美功能,它寓教于乐,陶冶人的情操和性情,同时为人们提供一个相互交往交流,沟通思想的场所,对保持社会稳定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虽然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文化产业起始有早有晚,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千差万别,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崛起,已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基本条件

文化产业的发生与发展,是由于社会的客观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之所以要大力兴办文化产业,首先正是取决于人们的巨大的文化精神的需求。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取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连续十多年高速增长,提前实现翻两番,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必然会空前增长。据有关方面资料统计,北京市的长安大戏院96年一年演戏800场,平均2天演三场,票房营业额600万元。 97年某文化公司在海淀区体委的足球训练场投资220 万元兴建了锡华俱乐部,开业一年接待40万人次,收入在税后达到2000余万元。每年给体委捐款100万元,为海淀区文化体育事业经费提供400多万元。北京音乐厅自走上产业化道路之后,不定期举办“中国爱乐交响音乐会”,观众场场爆满,往往不得不加售一两百张站票。另外,古典芭蕾舞也常常在北京掀起观赏的热潮,由我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的艺术团体演出的《睡美人》、《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胡桃夹子》等,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这种需要可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直接需求,这类文化产品基本是文化商品,人们通过市场购买,以价值交换方式实现个人的消费,属于个体的文化消费行为。二是公共性或集体性的文化消费。这类消费主要是通过公益性的服务来完成的。它的需求主要不是通过购买文化产品所支付的货币,而是由政府通过拨款为主以及社会资助,来加强公共文化发展事业的基础建设以及文化艺术队伍自身发展建设。这类需求主要属于社会的文化需求。我国具有占世界四分之一的12亿人口,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日益提高的对文化精神产品的需求,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根本条件和前提。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巨大潜力。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这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直接有关,80年代中期,也只是开展了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的活动。文化作为一种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是在党的十四大确定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在我国虽然刚刚开始,但我国是具有5000年文明文化史的伟大国家,她民族众多,地大物博,山川秀丽,中华民族文化不但底蕴深厚,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变万化,文化资源应居世界前列,这属于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国现已近13亿人口,这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个体文化产品消费市场,而且我国城乡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无论是全国应有的文化基础设施量的方面,还是大中城市现代化文化设施的质的方面,与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和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更形成了一个替在的社会文化消费的巨大市场。再者改革开放后的实践证明,中国作为东方文明而又神秘的古国,对世界各国人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都怀有同中国加强文化交流的强烈愿望,我国近几年接待海外游客回国进行观光旅游收入年均100多亿美元。 我国的文化艺术团体的演出、艺术品的展示、销售已遍布世界各地,说明我国文化产品已积极进军世界文化市场。

正因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目前已呈现出迅猛崛起的趋势。图书出版发行从80年代初的几十家发展到现在的560多家, 报刊杂志有上万种之多,大型图书发行交易会异常火爆,电视剧的生产现在每年都超过2000部,计算机的普及和相应的知识性、娱乐性和管理软件以年增长40%的速度发展。而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经营网点分布广、密度大。所谓经营网点是指图书销售网点(书店、书摊、报亭)各种文化娱乐网点(歌舞厅、卡拉OK厅、录相厅、健美中心、游乐中心,音乐茶座等),文物工艺品商店、电影电视放映点、信息咨询服务场等。其分布各地密度为上海2.49个/万人,黑龙江省2.56个/万人,福建2.57个/万人,辽宁3.31个/万人,浙江省4.33个/万人。像北京、广东省的文化产业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1997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全年总产值为9.55亿元,广东省文化产业全年总产值为8.36亿元,全国有近1/3的省市文化产业的年总产值在8亿元以上。另外在教育行业,像北京大学的方正,清华大学的同方等高科技高智力的文化产业,年总产达数十亿元,实际成为文化产业中的知名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的资产和资本价值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显示出来。在文化产业中,文化资产的价值体现在新闻、出版、集邮、影视、广告以及文化市场的所有领域。但在其他行业商品生产和经营领域,也需要文化资产和资本价值的相应驱动。如广告策划、商标创意、包装设计、营销谋略、企业形象等精神生产不仅已形成独立的文化产业,而且成为其他产业构筑无形资产的基础和精髓。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市场如战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不懂得文化积累的企业,不依靠文化发展商品经济的企业是愚昧的企业,而愚昧的企业是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目前,我国已有近50%的产品供大于求,如何才能占领市场,是生产经营者面临的头等重要问题。有的专家认为,赢得市场的资本核心是品牌、信誉、技术、企业形象,经营谋略等文化资本,所以文化资本已是不断开拓市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资本。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种文化,是文化的发明创造。马克思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科学技术是资本积累的前提”,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一项重要科学技术的发明,首先是人类的文化成果,然后才用其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文明。

标签:;  ;  ;  ;  ;  

论文化产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_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