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论文_刘辉

桃源县妇幼保健院(妇科) 湖南常德 415700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5月~2018年6月接收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结核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5例;参照组实施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和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参照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常规方法加用中药和保留灌肠治疗,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效果,加用中药和保留灌肠治疗比常规抗生素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中药和保留灌肠的方法可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加强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妇;妇产科;治疗效果

慢性盆腔炎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在妇产科中较为常见,该疾病作为一种炎性病变,主要是指生殖系统中缔结组织及盆腔腹膜受到损伤导致疾病乐行,具有易病情长、复发、难根治的特点[1]。如果慢性盆腔炎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慢性盆腔炎的病情相对较为顽固,具体表现为白带增多、腹部坠痛、腰部酸胀、经期不规则等临床症状。本文我院妇产科2017年5月~2018年6月接收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为调研对象,进一步探讨了其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5月~2018年6月接收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结核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5例;实验组中,年龄为22~56岁,平均年龄为(39.6±3.4)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4.8±1.3)年;参照组中,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为(40.3±3.7)岁,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5.2±1.4)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比较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在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的情况下,以自愿为主,与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存在严重性合并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抗生素治疗,包括静脉滴注青霉素钠(生产单位: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0094)800万U、静脉滴注甲硝唑(生产单位: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1012)110~190ml,一天一次,连续治疗8~11天;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和保留灌肠治疗,方剂为红藤、蒲公英30、紫花地丁各30g,延胡索、制香附各20克,若患者附件增厚或是存在盆腔包块,加入三棱20克,采取水减负方法,后加入庆大霉素(生产单位:漯河市方汇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5699)16万U,注射地塞米松(生产单位:四川泰华堂制药有限公司,)3mg作用,使用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0647浓度为2%的普鲁卡因2ml,应用14号导尿管,将其插入到直肠内,缓慢滴注,保留灌肠,对于存在包块的患者,灌肠时要注意卧位要朝向患处。

1.3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明确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依据《中药新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研究原则》,关于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为患者临床症状消除,经B超检查,盆腔包头及粘连消除;显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经B超检查,盆腔包括体积减小,粘连情况缓解;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经B超检查,包括粘连没有改观,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产生情况。其中,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的临床数据均行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表示,X2值检验,P<0.05时,两组间数据经比较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28%,参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28%,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产生情况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3(8.57%),出现恶心1例,腹部疼痛2例,呕吐1例;参照组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10(28.57%),出现恶心2例,腹部疼痛3例,呕吐5例。经比较,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值为4.6289,P值为0.0314)。

3、讨论

慢性盆腔炎为一种慢性疾病,如免疫因素、病情迁移、衣原体感染等因素会影响到慢性盆腔炎[2]。慢性盆腔炎形成的盆腔粘连范围比较广泛,还会对输卵管造成损伤害,降低输卵管的抵抗能力,极易导致二次感染。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表现具有多种,如慢性盆腔痛、不孕及异位妊娠、月经异常、子宫内膜炎、月经紊乱、卵巢功能损害、神经衰弱、失眠等。依据盆腔炎的病情,治疗方法具有多种,如物理疗法、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等,要结合患者的病情,明确具体的治疗方案。慢性盆腔炎的病原体具有多种,如淋病耐菌、厌氧菌及支原体等[3],由血吸虫子和丝虫引起的慢性盆腔炎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本次研究中,参照组实施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和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两组的数据结果表明,实验组通过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和中药及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高达94.28%,而进行常规治疗的参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4.28%。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远远好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结合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基本病情和实际需求,对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和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升了治疗有效率,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新会,李盛,陈欢欢等.奥硝唑联合盆腔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相关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8):539-542.

[2]江胜林,吴建荷,方浴娟等.克拉霉素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116-118.

[3]娄慧萍,艾玲玲,林迎童等.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研究[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6,23(4):312-314.

论文作者:刘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论文_刘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