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通过不用路径给药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价值论文_凌超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410008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采用氨溴索治疗不同给药途径预后对比情况。方法:选择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氨溴索静脉注滴注治疗(对照组,n=50)与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n=50)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等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给药总有效率经评估为98%,相较对照组78%,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及肺部啰音、咳嗽、气喘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次数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血气状况,加快症状消除时间,缩短病程,具非常重要的应用成效。

【关键词】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氨溴索;雾化吸入;静脉滴注

临床儿科呼吸系统多发性疾病领域,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占较高发病比例,与小儿呼吸系统特殊解剖生理结构,及机体为生长发育阶段,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对较弱,易被病毒、细菌侵袭相关。患儿以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加为特征,可影响痰液排出,致黏液阻碍气道,进而对氧气的吸入构成阻碍,促使患儿健康水平显著下降[1-2]。氨溴索作为一种黏液溶解剂,近年在儿科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给药途径不同,预后也存在一定差异[3-4]。本次研究针对所选相关疾病患儿,随机分组,分别应用氨溴索静滴和雾化吸入途径给药,旨在突出后者优势,指导临床应用,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0.6-6.3岁,平均(3.3±1.8)岁;病程0.2-1.8d,平均(1.2±0.2)d;其中支气管哮喘伴感染14例,毛细支气管炎21例,支气管肺炎15例。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0.7周-6岁,平均(3.4±1.7)岁;病程0.4-1.9d,平均(1.2±0.4)d;其中支气管哮喘伴感染12例,毛细支气管炎22例,支气管肺炎16例。两组患儿家长均对本次实验目的理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意识无障碍;排除对氨溴索存在过敏反应者及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者,组间自然信息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入组后,基础治疗方案相同,即依据病情、年龄对头孢噻肟钠或青霉素适量应用,以发挥抗感染作用。同时,积极吸氧,保证呼吸道通畅。依据需要,可行适度镇静,以保障患儿可对治疗全程配合。观察组:本组患儿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给药方案,即取盐酸氨溴注射液7.5cm经氧气驱动装置雾化吸入,每次15min,每日2次,共持续给药7d;对照组:本组患儿子应用氨溴索静脉滴注给药方案,即取氨溴索注射液7.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充分混匀静滴,每日2次,共持续用药7d。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总有效率;(2)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即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3)对比两组体温恢复及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对比两组吸痰次数及平均住院时间。

1.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结束治疗后,患儿气喘、咳嗽、发热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消失,指标恢复正常;有效:结束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痰量减少,指标好转;无效:上述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

1.5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采用SPSS13.0,组间计量资料症状消失时间、血气指标、吸痰次数和住院时间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务。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给药总有效率经评估为98%,相较对照组78%,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n(%)]

注:*P<0.05。

3 讨论

氨溴索为临床重要对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药物,可将积滞的多余痰液溶解,促使痰液黏稠度降低,进而加快排出进程,并可将病毒及细菌杀灭,发挥理想的控制病情作用。另外,此药还可对肺泡的正常生长发育加以促进,最终达到促患儿呼吸困难改善的成效[5-6]。但现阶段,就此药的给药途径而言,临床尚存有争论。氨溴索静滴是将药物直接于血液循环系统送入,易引发负性反应。而雾化吸入是将药物于呼吸系统中保留,再经毛细血管,于血液循环系统中流入,药效更易至肺泡和支气管终末端,故改善预后的作用更为明显[7]。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血气状况,加快症状消除时间,缩短病程,具非常重要的应用成效。

参考文献:

[1] 解农祥.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比较[J].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1):71-72.

[2] 黄昌洪,付宏.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89(12):560-561.

[3] 卢丽姬.注射用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2,2(14):167-168.

[4] 刘清华,田美莲.对比分析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应用于儿科呼吸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7):48,50.

[5] 寿桃军.氨溴索两种途径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3):362-363.

[6] 栾小英.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8):147-148.

[7] 钟志远,丁蓉芳.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195-196.

论文作者:凌超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氨溴索通过不用路径给药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价值论文_凌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