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论文_邱爽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154600

摘要: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70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3月-2018年22月接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则开展阿托伐他汀治疗,统计各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指标。结果 在LVEDD、LVESD、LVEF、血浆NT-proBNP及BNP水平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治疗期间,阿托伐他汀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心功能,同时有助于血浆指标改善。

关键词:预后;心肌梗死;无症状心力衰竭;阿托伐他汀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ilent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received by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February 2018.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and the indexes of cardiac function and plasma were counted.Results the level of LVEDd,LVESD,LVEF,NT proBNP and BNP in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asymptomatic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application of atorvastati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heart function,but also improve the plasma index.

[Key words]prognosis;myocardial infarction;silent heart failure;atorvastatin

目前,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是常见、多发慢性心力衰竭症状之一,临床病症包括心肌缺血、胸闷、呼吸困难及胸痛等,且上述病症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如果未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则会向心力衰竭发展[1-2]。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治疗的重点即及早开展科学、合理的治疗,避免心力衰竭进一步发展[3]。本次实验针对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具体报告。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8年22月本院接收的70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中,有18例男患,17例女患;年龄51岁-65岁,均值(55.12±2.54)岁;患病时间1年-7年,平均患病时间(4.21±1.35)年;研究组(35例)中,有19例男患,16例女患;年龄52岁-58岁,均值(55.23±2.49)岁;患病时间1年-6年,平均患病时间(4.19±1.29)年;在临床基线治疗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综合治疗方案: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钙通道阻滞剂等。

1.2.2 研究组

阿托伐他汀(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7;规格:10mg*7s;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每日1次,40mg每次。两组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准确记录各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指标。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指标包括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浆脑钠肽(BNP)。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结果的处理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采用(x±s)表示的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值;采用率(%)表示的计数资料检验值为x2,两组对比经P值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

研究组心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表1 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x±s)

 

2.2 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及BNP水平

在血浆NT-proBNP及BNP水平方面,对照组分别是(594.68±162.25)ng/L和(321.75±51.23)pg/mL;研究组分别是(403.25±133.26)ng/L和(151.26±12.49)pg/mL;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目前常见、多发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是因为急性缺氧缺血及冠状动脉持续造成的,此类疾病发展速度快,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4-5]。发病期间,患者很容易产生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临床病症,降低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有些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应加强对临床病症的关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是器质性心脏疾病发展到晚期的临床病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则极易向心力衰竭转变,具有较高的潜在风险,所以,必须进行有效治疗。

临床上,通常以患者病情变化为依据开展相应的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及钙通道阻滞剂等,由于上述药物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所以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阿托伐他汀属于HMG-CoA还原酶竞争性抑制剂,通过转化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使其以甲羟戊酸呈现出来,同时可对抗胆固醇合成进行抗,使脂蛋白水平降低,进而达到心血管疾病治疗目的。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在LVEDD、LVESD及LVEF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阿托伐他汀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研究组血浆NT-proBNP及BNP水平同对照组相比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有关资料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则说明心力衰竭病情越重,所以,血浆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判定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血浆指标。

总而言之,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疾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其有助于患者心功能及血浆指标改善,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采纳。

参考文献:

[1]刘洪翠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梗后无症状心衰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6):33-34

[2]左军,彭杏容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4):445-448

[3]郑箫玉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55-55

[4]李允均.观察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3):82-83.

[5]王心悦.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5):162-163.

论文作者:邱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  ;  ;  ;  ;  ;  ;  ;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论文_邱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