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负反馈控制在术后管道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陈晓霞,梁颂明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目的:探究闭环负反馈控制模式在术后管道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择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管道护理中开展闭环负反馈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管道滑脱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管道滑脱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3.04%,护理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术后管道护理质量控制中开展闭环负反馈控制能够有效规避管道滑脱风险,促进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闭环负反馈控制;手术患者;术后管道护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8-0181-02

外科术后留置管道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积极影响,但是管道滑脱作为护理不良事件在临床中也屡屡发生,不仅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增加,还会加剧患者的痛苦,增加其经济压力,甚是引发医疗纠纷事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管道滑脱事件进行管控对保证患者管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闭环负反馈控制以系统为切入点,通过紧抓关键环节,实施动态调控,重视信息发生和反馈,进而达到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2]。本次择取46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管道护理中开展闭环负反馈管理,旨在探究其对患者管道安全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现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中包括男25例,女21例,年龄21~69岁,平均(50.3±2.2)岁,留置尿管包括尿管10例,胃管8例,腹膜后引流管11例,肾造瘘管7例,盆腔引流管6例及胸腔引流管4例;观察组中包括男27例,女19例,年龄22~71岁,平均(51.6±2.3)岁,留置尿管包括尿管9例,胃管9例,腹膜后引流管12例,肾造瘘管5例,盆腔引流管8例及胸腔引流管3例,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可行(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管道护理,妥善固定患者留置管道,保证每条管道的通畅性,应保证预留牵拉管道有一定长度以避免滑脱情况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操作时首先将引流袋打开,保证牵拉长度充足以避免护理过程导致管道弯折,检查管道连接是否够紧密。同时对患者的引流量、引流液性质及颜色进行观察,注意患者置管口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瘙痒、疼痛等情况,放置渗液对患者皮肤造成浸湿引发感染。针对渗液或渗血量较多的患者需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并遵医嘱进行对应处理。为患者更换引流袋时需要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做好引流袋接口处消毒避免逆行感染。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管道护理中开展闭环负反馈控制:成立护理管理小组,成员包括2名管理护理专科护士,其他外科科室各1名责任护士,负责不同科室之间闭环反馈系统信息传递和联络工作,管理组以专科护士为主导,以护士长为核心开展管理干预。专科护士定期对各个科室责任护士进行管道护理专业培训,加强责任护士对管道维护、管道并发症的处理、预防措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定期进行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素养。建立术后管道滑脱风险事件上报系统,患者入院后进行管道滑脱风险评估,针对评估结果显示为高危风险患者进行相关信息记录,由联络护士将此事件对专科护士进行上报,专科护士对患者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在病房现场进行护理干预指导,将获取的反馈信息告知联络护士。而联络护士需要对不同科室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总结,针对科室护理干预落实情况监督和汇报。此外专科护士需要定期对不同科室管道护理方案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对各个科室的专业培训进度、考核结果、风险评估结果有效率以及护理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设置闭环负反馈控制监控指标,包括联络护士以及科室其他责任护士的考核成绩、患者管道滑脱风险评估结果、滑脱预防护理方案执行效果等,及时发现联络护士反馈信息中的问题,掌握专科护士定期巡查中发现的不足,进行信息整合后上报管理组,共同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管道滑脱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

护理满意度[3]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以获取数据,问卷共100分,分值超过90评定为非常满意,分值介于70~90评定为满意,分值介于60~70分评定为一般,分值不足60评定为不满意,总护理满意度应计算非常满意度及满意度之和。

护理质量评分[4]共100分,包括4部分评分项目,分别为基础护理、管道护理、护理文书写作及负反馈控制措施落实,每项25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的计量资料通过(x-±s)表达,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进行组间t值检验,收集的计数资料通过(%)表达,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进行组间χ2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管道滑脱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管道滑脱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3.04%,护理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管道滑脱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近年来,我国医学水平和技术在国家经济良好发展的前提下也取得了新的成果,外科患者通过手术方法的治愈率也有较大的提升,术后留置管道是大部分外科手术患者均需要开展的一个步骤,这是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有效依据,但是近年来很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管道滑脱率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不断上升,这对患者的疗效及预后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其作为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之一,管道滑脱事件发生率不断提升也对医院的社会形象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针对外科术后置管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管理极为重要[5]。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开展了闭环负反馈控制管理,通过建立管理小组成立管理系统,该管理模式对护理关键缓解极为重视,因此能够及时发现管道护理中存在的不足,然后进行信息反馈,对护理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可有效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在管道滑脱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有高水准操作能力的专科护士对外科责任护士进行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对管道护理的专业能力,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优越性,增强责任护士的操作能力和风险意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可降低管道滑脱发生率,并提升护理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管道护理安全性、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闭环负反馈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外科术后管道护理中开展闭环负反馈控制可降低管道滑脱风险,提升护理质量,可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熊晓菊,黄丽红,叶天惠,等.闭环管理结合关键指标监测预防管路滑脱[J].护理学杂志,2018,33(09):56-58.

[2]慕丽华,张茂申.探讨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患者术后的引流管管道护理与追踪[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5):81-82.

[3]贾云,李萍,常健,等.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全程闭环式服务管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7,32(20):68-71.

[4]张颖.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患者术后的引流管管道护理与追踪[J].广东医学,2017,38(02):329-331.

[5]张丽,徐芳,陈洁.闭环负反馈控制管理对外科防范管道滑脱护理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15):131-132.

论文作者:陈晓霞,梁颂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闭环负反馈控制在术后管道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陈晓霞,梁颂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