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微创手术专项知识培训对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论文_王红(通讯作者),郑磊,罗娟

(云南省消化疾病研究所,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云南 昆明 650032)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微创手术专项知识培训对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内镜下开展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专项培训,培训后考核护理人员对内镜微创手术理论知识及专科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比培训前一年及培训后一年内镜微创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达标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及护理技能得到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专项知识培训能有效提高消化内科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有效保证内镜微创手术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内镜微创手术;专项知识;培训;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252-01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微创手术专项知识培训对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内镜下开展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专项培训,培训后考核护理人员对内镜微创手术理论知识及专科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比培训前一年及培训后一年内镜微创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达标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及护理技能得到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专项知识培训能有效提高消化内科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有效保证内镜微创手术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内镜微创手术;专项知识;培训;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252-01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内镜下治疗为特征的微创技术已经逐步成为消化内科独特并且成熟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伴随着各种内镜新技术,新理论的发展,临床护理中的问题也凸显:如:(1)护理人员的知识更新速度与快速发展的内镜治疗技术脱节,(2)内科护理人员对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相对缺乏,(3)内镜手术医生护士与病房分管病人的医生、护士不是同一组人员,有可能会出现医护患的沟通不畅,(4)新开展的内镜微创手术护理常规不完善,护士执行术前、术后护理缺乏标准对照,加上对内镜微创手术护理专业知识欠缺,常出现术前准备不充分、术后观察及护理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改进这些问题,科室开展了内镜微创手术专项知识医护协同培训,使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内镜微创手术专业知识,促进护理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培训对象:消化内科共有护士54人(含护士长3人、内镜专业护士14人),年龄22~53岁,护龄2~34年,学历结构:本科46名,专科8名,14名内镜专科护士,40名临床护士。

病人资料:选取2015年1—12月开展培训前内镜高危微创手术治疗的995名病人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培训后内镜高危微创手术治疗的982名病人为实验组,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培训内容,选取消化道病变内镜切除术(ESD、EMR):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ERCP、EST);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POME)相关理论知识、护理常规、手术护理配合、术前与术后注意事项,并发症防范等形成系列专题讲座进行培训。

1.2.2培训方法:(1)内镜治疗理论知识培训,采取医护协同培训的方式,利用每周四医护交班会之前用30分钟进行讲解,共讲解30次。(2)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医护讨论后制定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规范,所有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科室一级质控组每月两次对规范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按照PDCA循环,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整改或再次进行培训。(3)临床轮岗实践,具体为:病房护士轮岗内镜室3个月,轮岗胃肠外科3个月,内镜室护士轮岗病房3个月。使其相互熟悉工作流程。(4)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对鼻胃管放置、胃肠减压、肠道准备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规范专科操作技能,提高肠道准备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1.2.3评价指标,培训及轮岗结束后,考核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达标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等指标。

2.结果

2.1 对比培训前及培训后护理人员专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情况

培训后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掌握情况均优于培训前,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培训前后各项护理指标

实验组护理质量达标率、文件书写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1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专科理论及操作考核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发现,bP<0.05 ,差异显著

3.讨论

近年来我国消化内镜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新技术、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信息层出不穷,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而目前内镜护理的专科知识多来自于平时工作的积累和临床老师根据自身经验的指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2-3],因此,只有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强化护理核心能力的培养[4],才能适应新时期内镜治疗发展的需要。专项知识医护协同培训能够在短时间内弥补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不足,能够达到以下目的:(1)医护协同培训能使培训知识更加全面和完整,医护信息交流更加顺畅,有利于医护人员之间的理解、信任和支持。(2)规范护理流程能使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时更方便、快捷、程序清楚,从而增强操作性和实用性,纠正不规范的行为,保证内镜微创手术的护理质量;(3)专项知识培训提高了消化内科护理人员专业胜任力,帮助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应用知识、技能和判断,使护理不良事件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兆申,辛磊.消化内镜学手术治疗方法的现状与展望[J].手术,2016,1(1):8-11.

[2]余晓帆,王秀,王月.消化内镜护士专科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2):1711-1712.

[3]魏志,董伟,孙志勤.消化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15,8(22):1261-1262.

[4]刘家文,刘光碧,张洪敬.医护配合培训在提高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41-42.

论文作者:王红(通讯作者),郑磊,罗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消化内镜微创手术专项知识培训对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论文_王红(通讯作者),郑磊,罗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