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学习理论对我国青少年德育的启示研究论文_梁 朗

观察学习理论对我国青少年德育的启示研究论文_梁 朗

摘 要: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和榜样示范对个体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当前我国青少年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立足于观察学习理论,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德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全方位树立优良道德榜样、打造长期有效的德育模式、强化动机提升德育实效性这三个层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班杜拉;观察学习;青少年德育

学习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能力是个人成长的关键,个体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习得知识、技能和经验,这对探究当前我国青少年德育新思路具有重要借鉴与启示意义。

一、观察学习理论概述

观察学习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对学习方法的一种全新诠释,认为通过观察榜样对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社会示范比直接学习更加快捷,突破了心理学中传统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强调了间接学习的重要性。

(一)观察学习的概念界定

从字面意思来看,“观察学习”常蕴含“模仿”“示范”之意。实际上,这一层含义在我国古代就已显现,比如“耳濡目染”、“见善思迁”等教育理念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教育原则。但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并转化为自身行为符号,生成与榜样行为相似的新行为,而且通过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可以促使观察者的行为动机发生改变,培养观察者新的价值系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学习者自身认知、情感以及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会造成其形成的行为符号优于或者劣于榜样行为本身的情形。

(二)观察学习的逻辑过程

观察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和榜样示范对个体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动作的模拟、语言的掌握、态度习得和人格的形成等诸多学习任务都能通过观察学习来完成。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确立过程。注意能够使观察者在复杂的外界刺激下,将其感觉通道、知觉活动等心理资源集中于特定的观察对象,并从这个对象上获得某些信息;观察者对示范对象产生注意并观察其行为后,需要将观察到的信息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并与自己本来已经具有的其他表象结合起来再保留在记忆中,以便用以指导今后的行为;动作再现过程则是将储存在记忆里的信息转化为行为,变成自身的道德行为习惯;动机过程是个体行为由外部控制到内部自我约束的重要环节,当外部强化与内部强化同时发生作用时,对学习效果会产生最大化影响。

二、观察学习理论视角下我国青少年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优秀的示范者

人们通过观察习得经验是人们形成自身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那么行为示范者的行为正确与否就非常重要。其中,反面的示范者往往会对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产生负面影响,诱发非道德行为。首先,在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时常有着不恰当的行为示范,如父母不孝、父母对子女错误的包庇袒护等错误行为示范。其次,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不恰当德行都会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教育者的不当言行和受教育者旷课、沉迷网络以及校园欺凌等非道德行为示范。第三,在社会教育方面也存在负面榜样示范的问题。比如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上流传的一些媚俗、炫富和暴力等各类非道德示范行为,将严重影响青少年正确道德品质的养成。

(二)德育的连续性不够

保持过程是个体内在认知发生变化的重要一步,注意过程筛选出的信息需要个体自觉地对注意过程的信息进行“记忆”和强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由于示范者不再出现、示范信息的瞬间性、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原因,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观察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影响德育效果。从青少年德育体系来看,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德育体系缺乏对个体的全程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元一体的教育实践还存在许些问题,比如德育往往仅停留在学校和课堂,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主体意识淡薄、重智轻德、宽严不当以及忽视家庭环境优化,更有甚者将德育责任完全归咎于学校责任,社会教育机制尚不健全等。这导致青少年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很容易在灯红酒绿之下迷失自我、迷失方向,在德育连续性受阻的情况下很难继续对其进行道德教育,进而影响德育效果。

(三)德育的实效性不足

观察学习要达到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发生改变,并产生了和示范者同样的行为习惯。同样,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是否按照优秀榜样示范行为来约束自己,是实现青少年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但当前我国青少年德育较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在道德行为实践上略显薄弱,对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青少年缺乏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道德教育,德育的实效性较难落实。此外,如果青少年自身没有主动接受道德教育的动机,单纯的灌输教育也不会达到持久的效果,不利于德育实效性的达成。

三、观察学习理论对我国青少年德育的启示

(一)全方位树立优良道德榜样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特别强调通过观察学习榜样示范来形成学习者自身的修养,这种方式与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人格陶冶和榜样引导非常接近,而且在中国悠久的教育发展史中已经得到了证明,为改进我国青少年德育实践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具体来看,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全方位树立优良道德榜样,家长需注重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做孩子优良品质的学习榜样;学校教育者需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注意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担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并注重发展正面的学生榜样原型,形成积极的朋辈示范氛围;社会也需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不良社会风气,在各行各业树立积极向上的道德榜样。

(二)打造长期有效的德育模式

广义的德育泛指在计划和目标的指引下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活动,例如家庭、社会、社区、学校等领域的德育;而狭义的德育仅指学校德育。青少年德育不能仅停留在课本、停留在学校,而是要建立从“校门”到“社会”长期有效的道德教育模式,利用多种施教机会,对其进行系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思想政治与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打造长期有效的德育模式。具体来看,家庭教育是心理与行为塑造的起点,家长应主动为孩子营造一个优良道德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有必要做好家校协同发展,发现、提出和研究青少年德育现实问题,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社会要做好家校协同教育的延伸,完善社会教育机制,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依托,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系统。

(三)强化动机提升德育实效性

在提升青少年德育实效性上,适宜的动机强化会促使青少年根据自身所掌握的是非、善恶道德标准,积极主动地肯定或否定自身行为。强化青少年道德行为动机,可通过改善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从认知角度推动德育认同和内化,进而促进青少年德育行为的产生,提升德育实效。其一,德育内容要符合时代性和满足学生需求。要紧跟时代步伐和当前德育要求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设置德育内容,回应德育对象的现实需求,通过鲜活的案例解答其个人发展的矛盾困惑,为德育内化提供驱动力。其二,要进一步改善德育方式。可采用角色互换、反转课堂、情景模拟等方式解答学生德育困惑,充分激发学生德育参与热情。此外,可通过勤工助学、社区服务、校外实践等形式拓展德育实践范围,注重体验式教育,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开阔视野。

参考文献

[1]A·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陈欣银,李伯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梁朗(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论文作者:梁 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5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  ;  ;  ;  ;  ;  ;  ;  

观察学习理论对我国青少年德育的启示研究论文_梁 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