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多年对晾衣机产品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分析部分常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依据GB4706.1-2005标准第10章、第13章、第27章和第28章的要求,对“输入功率”、“泄漏电流”、“接地措施”、“螺钉和连接”等几个关键检测项目进行详细的理解及测试方法分析。主要的目的是让生产企业也能重视并理解家用电器标准的相关要求。根据相关标准要求改进产品,并据企业具体情况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电气安全检测能力。
关键词:智能晾衣机;家用电器;输入功率;泄漏电流;接地措施
引言
在国家鼓励万众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马桶、晾衣架等传统家居类产品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正快速地朝着电气化、智能控制的发展方向跨步迈进。在产品创新进步的同时也形成新的问题。当马桶或者晾衣架接入电气线路及智能控制后,也就改变了产品类别,属于家用电器类产品。也就是说智能晾衣机必须满足家用电器标准的相关要求。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国内智能晾衣机厂家大多都还缺少对家用电器类产品标准的理解,甚至忽略了电气安全的标准要求。因此,当下市场上大多智能晾衣机还有很多对电气标准的符合性问题。比如智能坐便器:智能马桶因为日本马桶盖事件,因而成为市场火热的产品。但是,同年上海市消保委对智能坐便器产品的比较试验中,合格率仅为40.7%。智能晾衣架操作方便,功能齐全,外观美观,是非常契合当下人们需求的一款产品,未来必将成为趋势。据悉,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发达国家,智能晾衣机市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40%以上,国内智能晾衣机市场也正在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1.智能晾衣机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新问题
1.1智能晾衣机发展状况
在我国,晾晒产品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第一批晾衣架企业诞生,但产品还只是通过悬空管状金属物。第二个阶段是落地、外飘和手摇式晾衣架;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电力驱动智能控制的多功能电动晾衣机。我国城市化进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更加便捷的多功能智能晾衣机成为市场的最大增长性需求,对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利益驱动。
1.2智能晾衣机普遍存在问题
因为形成了产品属类的跨越,所以会有很多生产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因为缺少对家用电器类产品国家标准的深刻理解,导致设计生产的智能晾衣机不能很好地符合标准的要求。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1)很多企业转型生产智能晾衣机的定位更多还只是关注市场,以致对产品设计领域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关注还不够;(2)生产企业缺少电气类专业技术工程师或者专业技术人员对标准理解不够深入;(3)企业缺少相对规范的检测设备或者检测技术人员,更有相关的技术检测人员对电气类项目检测理解不到位。以致对生产的晾衣机产品未能做全部的电气类项目的检测。
1.3实验室检测中发现的主要电气类项目的检测不符合及原因分析
经过多年对智能晾衣机的电气类项目检测,通过汇总主要的不符合的项目。
(1)输入功率的理解不正确,铭牌未标出,标准输入功率对应的是器具;大部分只是在说明书中列出各个部件的功率;
(2)接地措施:没有接地或者接地措施不满足标准。
2智能晾衣机电安全检测关键技术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电气行业标准不断升级,传统的智能晾衣机安全检测管理制度、标准已不能满足居民需求。从人员、行准标准、市场监督等进行智能晾衣机电安全检测关键技术对策分析。
2.1人员素质提高
对标准学习是机电行业人员必修课,企业应将员工送到专业标准培训机构进行标准学习,对标准中的参数、术语进行认真学习。通过走出去方式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其次应加强居民对机电行业标准理解,企业可构建微信平台,在平台中将难懂的专业词汇以简单明了方式向公众表达。这样可提升智能晾衣机安全普及率[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标准现状及电气参数技术分析
2.2.1行业及标准现状
晾衣架可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类。手动晾衣杆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电动晾衣架占有率低。高端电动机晾衣杆由单片机加上无线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2-3]。当前晾衣机标准尚未成熟,截至目前为止晾衣架标准尚未制定。另外晾衣机标准中涉及电气安全的要求,只是简单引用了国家标准GB/T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该标准对电气部分(输入功率、泄漏电气、接地措施、爬电距离)等电气项目进行要求,为机电安全起到指导作用。
2.2.2主要电气检测项目技术分析
1、输入功率
试验目的:检验生产企业为器具标定的额定值是否符合要求,为避免由于使用者在按照额定值选择的供电电源与器具实际输入偏差过大而引发电气 危险。“输入功率”检测中对标准的理解要点:
(1)、按额定电压供电;
(2)、测试时需保证为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
(3)、器具所有能同时电路都工作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量器具输入功率;
(4)、如器具标额定电压范围,分别在额定电压范围的上、下限值测量输入功率,如果标称额定输入功率与额定电压平均值有关,在额定电压平均值下测量输入功率,如果测得的输入功率值超出表1的限定值,则判定该器具不符合标准要求。
2、泄漏电流
试验目的:泄漏电流是衡量电器绝缘性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产品安全性能的主要指标。将泄漏电流限制在一个很小值,这对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测量,获得器具电气绝缘的电气性能,包括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泄漏电流”检测中对标准的理解要点:
(1)样品通电;
(2)电热器具:1.15倍额定输入功率工作;
(3)电动器具和组合型器具:1.06倍额定电压供电;
(4)连接人体网络,标准中规定:通过用GB/T 12113 中图4所描述的电路装置进行测量,测量在电源的任一极与连接金属箔的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进行。
(5)注意点分析:①试验前断开保护阻抗;②金属箔连接在非金属外壳上面且要连接到易触及金属,同时连接,模拟人手触及;③器具绝缘材料表面积较大时,金属箔面积不得大于20cm×10cm;④金属箔边沿与电源的任一极留有足够的爬电距离。
2.3市场监督
晾衣杆机电是关键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火灾、漏电问题势必会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目前市场监督还不够健全,国家对家用机电相关法律法规未进行详细指导,相关执法部门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监管。建议相关部门对晾衣杆涉及机电建立相应的法律规则,并建立人员监督管理制度进行终身追责。
3结论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智能晾衣杆在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智能晾衣杆具有可远程操作,能够根据天气状况进行衣服管理大大方便了人们对衣服的晾晒问题。晾衣杆中关键部件为机电动力以及智能控制,目前机电控制标准尚未完善,为保障晾衣杆安全使用,从技术人员素质、国家标准以及市场监督三方面进行机电气安全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晾衣机中机电标准尚未做到量身制定,引用标准GB/T4706.1-2005,该标准中制定泄漏电流、输入功率等参数能否很好地满足晾衣机标准还需深入研究。为保障人员安全,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市场监管,确保智能晾衣机安全运行,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炳生,尚作萍,梁传扬,等.弯钩自锁机构的力学特性及新型晾衣装置设计[J].力学与实践,2016,38(4):382-385.
[2]石延梅.基于时基电路的晾衣杆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5,v.38;No.451(20):104-106.
[3]沈茜,贝佳豪,黄金晶,等.基于实时气象信息的智能衣架伸缩控制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7,45(24):142-148.
论文作者:胡红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标准论文; 智能论文; 机电论文; 电气论文; 功率论文; 器具论文; 电流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