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论文_徐正新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论文_徐正新

四川西昌 西昌市九龙小学 615041

【摘要】近些年,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人们也开始关心教育的目标。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开始实现三维化的教学目标。观察能力作为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延伸,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数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观察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呢?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对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观察能力;方法;学生发展

学会引导学生,教贵得法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相对匮乏,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对数学知识的解读有时候很难现学现用。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学情,学会引导学生,突出启发的作用,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的过程中就十分看重启发的作用。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的有限性,在日常的数学课堂,要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教师就要充当引导的角色,所以作为教师掌握正确、科学的引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分析观察法是一种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以分析事理为目的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要求对观察对象过程中,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如平行线为什么不会相交?三角形为什么只能有一个角是钝角?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很直观,学生也可能很了解,但很难上升到理论知识的层面上,更悟不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要用到对比法来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事物,比如说: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在日常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启发学生正确的利用比较观察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准确清晰的了解和理解相关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差异,避免知识的混淆。另外,如果能充分的挖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提高学生比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授三角形面积的结算公式时,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知识迁移的作用,先让学生回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每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接着又两个完全相同的任意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后,引导学生,给学生启迪,让他们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用底乘以高后为什么要除以2的缘故。

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观察的注意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是感兴趣的问题可能会比较人很,反之,他们就会做出各种怪现状,不会专心学习。我们知道,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乐于学习的人,一般都会主动探究,自觉学习,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势在必行。我们说的观察能力是一种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思维活动,具有一定的灵动性,其中知觉又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我们科学证实,知觉的产生事物的本身,而是我们人类的一种信念和兴趣,之后拥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出一定的举措,产生相应的知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生的兴趣也极易培养,但是一般都是散乱的,毫无目的的,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每次观察的目的,严格观察时候的要求,实现有效的观察,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达到既定的观察目的,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三、讲究策略,突出习惯的培养

观察能力不是先天性的遗传,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是在学生经历大量的观察活动,积累一定观察经验的基础上锻炼出来的。为此,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教授的内容及学情,设计相关的观察内容,让学生在充足的观察活动中获得成长,得到经验,猎取知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学生调动自身全部的感官来进行活动,并且根据已有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图片、标本、模型包括实物等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方法,教师还应进行积极引导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观察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是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一大途径。如在学习复杂的四则运算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一定的观察习惯,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运算符号和式中的数目特点,运用学习过的运算定律,思考是否可以采取简单结算的方法来结算,不可难道题目蒙头就做,一定要多观察,善于观察,然后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这样就会大大的提高结算效率。

四、突出观察的目的,提高抗干扰的观察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一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者事件就可能忽视了观察的任务。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强调观察活动的目的性,要有效的观察学生本身,让学生最大限度的集中精力开展观察活动。在数学课上,学生的观察活动受到的干扰因素也非常多,除了自身的因素之外,还有其它的外在因素,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强化观察的习惯,学生极容易走心走神。要想提高学生的观察效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课堂教学中的观察目的和观察任务,这样以硬性的规定提高学生的抗干扰能力,使其提高注意力,提高小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从中获取概念,发现规律。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这些教学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数学课本中的情境图,课本上的情境图用整个版面呈现了公园的风景,这就造成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极易被公园的风景所牵制,或者被公园其它的事物所干扰,而忽视右下角小小的公园定向运动图,不排除这样的干扰,观察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抗干扰观察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意的缩小观察的范围,然后强化提示,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与数学相关的信息,观察的目的会指引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观察了,观察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余龚秀.浅谈小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3)

[2]时咏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新华教育导刊,2016(04)

[3]张立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4(2)

论文作者:徐正新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

标签:;  ;  ;  ;  ;  ;  ;  ;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论文_徐正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