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企业柔性比较与借鉴_柔性管理论文

日美企业柔性之比较与借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美论文,柔性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1X(2002)01—0038—05

当今世界的所有组织都可能受到某些意外的冲击,那些缺乏必要适应力的组织将会束手无策,终被淘汰[1]。鉴于此, 世界各国企业都在争相构建这种“适应力”——柔性,以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然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柔性强度及其构建机制不尽相同,日美两国企业柔性的构建经验很值得我国企业学习借鉴。

一、企业柔性的本质

自从Hayes、Weelwright、Browne、Skinner(1984)等学者率先把“柔性”作为企业战略重要因素以来,学者们关于柔性本质等问题的讨论未达共识,我国学术界关于企业柔性的相关问题的研究也较少,因此有必要首先弄清楚企业柔性的内在本质。

1.企业柔性的含义

人们对企业柔性的内涵界定一般从战略适应能力的角度加以概述,大致可分为二类:企业柔性环境观、企业柔性资源观。持“企业柔性环境观”的学者,根据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 )的“五种力量模型”的分析方法[2], 认为所谓柔性是指企业有效地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Gerwin,1987;Gupta 1991);是企业偶然采用竞争战略的一种类型(Slack,1988)[3]。

“企业柔性环境观”从战略层面上指出“柔性”是企业拥有的“适应环境能力”,这是合理的。但在寻求这种能力时,循着从外到内的途径,没有从企业自身,尤其是没有从企业的“个性”出发,因而对寻求短期企业柔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在探索长期企业柔性时显得不足[4]。于是人们在普拉海拉德(Praha-lad 1990)和哈默(Hamel)的“战略管理资源观”引导下,开始循着“由内向外”的途径,根据企业内部特点来寻求不同产出的企业柔性,强调企业柔性来源于“适应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整合”。其中较具有代表的是Olhager, 他认为:企业柔性在短期内是指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设备适应变化的能力;在长期内,它反应企业使用新资源、新发明、新方法并进行整合融入到目前生产系统的能力[5]。

2.企业柔性的维度

企业柔性不是只有一个变量,而是多变量的集成,要深刻把握企业柔性的实质,必须对其系统整体进行解剖。学者们一般根据Browne等(1984)的“8维”柔性分析框架[6],有的从企业“购、产、销”整体系统进行划分,如Sethi(1990)、Gupta(1992)等“11维”分类法;有的立足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中的生产系统进行划分,如Gerwin(1993)等“7维”分类法[7]及Lori L·Kosta、Manoj K·Malhotra(1999)“5维”分类法[8],本文选用Lori L·Kosta、Manoj K·Malhotra(1999)“5维”分类理论比较日美两国的企业柔性高低, 各维名称及含义如表1。

3.柔性维度的构成要素

企业柔性不仅有许多维度,而且每个维度都有四个要素组成,它们分别是“维长”、“维宽”、“维的易变性”、“维的反弹性”[9 ]。

(1)维长(range-number)它是指在企业某一柔性维度上, 系统提供可能选择的数量。例如在“劳动力维”中,企业中工人能够胜任同一层级操作的数量就是该维的“维长”。一般地,维度越长,则企业柔性越大。(2)维宽(range-heterogeneity)它与“维长”不同,不是指系统提供可能选择的数量,而是指在某一维度上系统提供选择可以容忍的层级差异程度。仍以前面提到“劳动力维”为例,如果某个企业中工人能够胜任操作的层级跨度大,那么该企业“劳动力维”的“维宽”较宽。一般地,企业维宽大, 企业系统柔性高。 (3 )维的易变性(mobility以变应变能力),它是指企业系统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难易程度,主要反映企业系统中不同维度和不同要素之间“替代性”(tradeoffs)大小, 又可分成“替代时间”和“替代成本”两个子要素(Slcak,1993)。从“替代时间”子要素来看,它是指维与维、 要素与要素之间“替代”时间的长短。若替代时间长,则维的易变性差,企业柔性弱;从“替代成本”子要素来看,它是指维与维、要素与要素之间替代时资金投入的高低。 Upton 称它们为“转移罚金”(transition penalize)[10]。若系统中“转移罚金”高, 则维的易变性弱,企业往往柔性较弱,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值得注意的是“时间”和“成本”两个子要素之间也不是彼此分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4)维的匀称性(uniformity以不变应变能力), 它是反映企业系统发生维变时,具有保持企业规模和“个性”不发生多大改变(即匀细地变化)且能够持续获得一定利润的能力。如果企业维度发生变化时较大地改变企业的“个性”,则我们认为该企业的匀称性差,系统稳健性(stability)弱,企业貌似柔性高,但飘忽不定, 经不起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

二、日美企业柔性之比较分析

据麦肯锡公司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日本汽车制造业适应性较高,不仅价格低廉,而且质量可靠,零部件规格品种齐全,美国企业已受到日本企业严重威胁[11]。日本企业显现出如此发展态势的原因已引起学术界广泛讨论和深思,本文将基于表1中分类法进行比较阐述, 比较结果见表2所示。

★表示该国柔性相对较高 ☆表示两国柔性相当 根据文献[8 ]编制

(1)机械维(D[,1])。机械维柔性是反映企业机械设备的敏捷变化能力。以冲床为例,两国企业某台冲床一般只加工一类产品,即D[,1]中的e[,2]柔性相当,但日本企业倾向于每隔3个小时左右调换一下冲压模,用同一台冲床加工不同规格产品,而美国企业往往一台冲床加工同规格产品一连数月[14]。日本企业冲床这种使用方式,一方面使得冲床加工产品的规格数量多于美国企业,即日本企业D[,1]中的e[,1]的柔性高于美国;另一方面,日本工人经常调换加工模具的方式提高了工人变更机械生产加工能力的熟练程度,使得日本企业变更机械产品加工规格一般只要几分钟,而美国企业工人则花数小时[15],可见日本企业D[,1]中的e[,3]柔性较高;再一方面,日本企业注重提高机械设备变更性,使企业养成了多规格、小批量的生产习惯,这正符合消费需求的“多变性、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并在发生维度时,能够始终保持这个“个性”不变。而美国企业机械设备使用缺少变更性使得美国企业偏重“批量化”,降低了美国企业产品市场渗透力,容易引起大起大落,因此日本企业D[,1]中e[,4]也高于美国。

日本企业机械柔性较高与日本经济背景有关,是日本生产习惯长期积累的结果[16]。二战后的日本,国内资金十分短缺,他们不得不在已有生产能力上大作文章,竭力扩大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追求机械设备“异质性”以扩大生产产品的品种规格数量,缩短工人的机械操作的调试时间,久而久之使企业养成了注重提高单个机械柔性的习惯。在美国,二战后商品出口大幅度增加刺激了企业批量化生产,同时相对来说资金充足,又使得企业往往有能力用添置机械设备方法扩大生产产品规格数量,从而抑制美国企业提高单个机械柔性的积极性。

(2)劳动力维(D[,2])。日美两国不同的劳动用工制度使得两国企业劳动力柔性的差异较大。日本企业实行“轮岗制”,工人能够承担不同岗位的工作,而美国实行“定岗制”,工人往往只能胜任个别岗位,可见在D[,2]中,日本企业的e[,1]柔性高于美国[17];在e[,2] 方面,日本企业实行“模糊性作业级别分类”(大约分为11.9个级别),而美国企业实行“精确性作业级别分类”(大约分为67.1级别)[8 ],因此日本工人不仅承担不同岗位的工作,而能够承担级别跨度较大的工作,亦即日本e[,2]柔性高于美国。日本企业D[,2]中的e[,1]、e[,2]的柔性较高有利于降低劳动力的“转移罚金”,加上日本工人持续学习和经常培训以及“终身雇佣制”培养的工人对组织忠诚心,从而既保证了日本企业工人易变性强,以变应变能力高,又使得日本企业工人的责任感强,以不变应变能力高,即日本D[,2]的e[,3]、e[,4]较高。

美国企业工人频繁性跳槽表面上增加劳动力的柔性,其实人不像机器零部件,只要正确安装就能正常工作,新职员加盟必须要经过一段“组织磨合”时期才能正常工作,美国企业这种利用外部人力资源寻求企业的人力“异质性”的行为要比日本企业倾向于利用内部人力资源寻求企业的人力“异质性”的行为花费的代价要大得多,即“转移罚金”大得多,同时使得美国企业“劳动力维”变化大起大落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应变能力,这可能是美国企业劳动力柔性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3)新产品维(D[,3])。据文献[16]统计分析:尽管日本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差异程度不如美国(即e[,2]的柔性低于美国), 但日本企业大约每年能开发5件新产品,而美国只有1件,这说明日本企业开发研制产品数量高于美国,即在D[,3]中,日本企业的e[,1]柔性高于美国。日本企业开发一件新产品大约花46.2个月,美国大约要50.4个月,这说明日本企业产品开发的“转移罚金”较低,可见日本企业e[,3] 的柔性也高。日本企业产品开发频率高、周期短使得日本企业新产品开发连续性好,同时日本企业开发的新产品80%以上能被市场接受,而美国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只有50%能被市场接受,因此日本企业新产品开发稳定性好,即e[,4]的柔性也高。

以上事实似乎令人费解,因为美国是个科技创新最快的国家,新产品柔性本应高于日本,但事实却与此相反。我们可以用两国产品开发创新的模式不同来解释其中原因,美国产品开发走的是“独创领先”模式,追求产品全面创新和新颖,日本产品开发走的是“模仿跟随”模式,追求产品部分改进和完美[19]。因此虽然美国产品开发的新颖程度高于日本(日本e[,2]的柔性低于美国e[,2]的柔性),但美国产品开发的“独创领先”模式使得美国花费较大初始研发成本和时间,承担较大的失败风险,这一切使美国新产品的e[,1]、e[,3]、 e[,4]的柔性偏低。而日本新产品开发的“模仿跟随”模式,不仅使日本企业可以节约大量初始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期,减少失败风险,同时还能保证日本企业新产品质量要比美国“整体性创新”的新产品质量更加可靠,价格更加低廉,从而使得日本企业新产品开发中e[,1]、e[,3]、e[,4] 的柔性较强。

(4)混合维(D[,4])。混合维柔性是对企业系统中各维度柔性的综合反映,通过生产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多少来测度,取决于机械、劳动力、新产品等维度柔性的有机集成。由于日本企业前三维(D[,1]、D[,2]、D[,3])的柔性整体水平高于美国, 从而使得日本企业混合维柔性中四个要素柔性有四分之三高于美国(e[,1]、e[,2]、e[,3] 的柔性高于美国, e[,4]的柔性与美国相当)。事实证明确也如此,据文献[16]分析:两国汽车厂商都比较注重产品质量和操作可靠性,能够保证生产稳定和获得一定的利润,即D[,4]中e[,4]的柔性几乎相当,但北美的42个汽车厂商平均每年生产45种不同款式汽车,而日本20个汽车厂商平均每年生产85种不同款式汽车,这表明日本企业生产汽车的e[,1] 柔性较高。 文献[14]也统计证明日本企业生产汽车的e[,2]柔性同样较高。混合维的“易变性”反映企业生产在不同样式(或种类)之间转化能力,由于美国厂商一般每年只重新调整生产线3次, 日本厂商一般平均每年重新调整生产线12次[17],因而日本企业的D[,4]中e[,3]的柔性也较高。

(5)变更维(D[,5])。它通过评判企业供给产品档次或规模来衡量,反映企业提供产品可选择性能力高低[8]。在5个维度中,美国企业惟独在这个维度上比日本企业具有较高的柔性。以汽车为例,日本企业本着“产品设计与生产要减少不必要复杂性、豪华性”的方针[20],强调外观差异和局部改进提高产品规格样式,虽能生产出较多款式的汽车,但复杂性、豪华舒适性不及美国,产品的档次的数量或规模都比不上美国的产品。而美国企业凭借科技和资本优势,追求产品全面创新和实质性差异,从而使得美国企业能够提供各种档次的产品,即美国企业的e[,1]较高。两国汽车档次的层级跨度都较大, 且企业一般都能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生产原则,能够根据消费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产品供给,因而两国企业的e[,2]、e[,3]、e[,4]的柔性较好且相当。

三、启发与建议

我国企业柔性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影响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性购销”机制扼杀了我国企业追求“异质性”成长的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机制仍不健全的今天,一方面,企业机械设备普遍陈旧,柔性制造系统偏少,企业又缺乏资金进行更新;另一方面,科技和教育水平短期内难以提高又使得企业缺少科技支撑,尤其是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等。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借鉴日本企业构建柔性的成功经验,努力做到如下几点:(1 )学习日本企业凭借自有资源寻求“异质性”来构建企业柔性。日本企业虽然技术和资金不及美国,但是它们能凭借自己的特色,独树一帜。我国企业也应学会凭借自己的人力或地理优势等来构建自己的特色,并将这些特色进行不同地组合,以寻求“异质性”的成长。(2)学习日本企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潜力来创造企业柔性。 日本企业在技术落后和资金不足情况下,能够通过扩展“机械维”、“劳动力维”等维的要素组合来创造柔性,尤其是采用“模仿式”战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这些经验很值得借鉴。因此,切忌“盲目引进”,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一定要与企业现有资源匹配融合并进行消化和吸收,变落后为先进。(3)树立企业柔性的系统观。 企业柔性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微观层次上,它取决了企业经济水平、科技实力、战略导向和企业文化理念;从宏观层次上,它受到一个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水平、文化、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引用IT技术、安装几台电脑和智能机械设备就算万事大吉。(4 )把握企业柔性各维度、各要素之间相互替代、相互促进的基本规律,自觉地、适时合理地调节它们分配比例寻求企业柔性整体功能最优。(5 )循序渐近地推行柔性制造设备和技术。近年来,研制发明的CIMS、AM、JIT 等柔性化制造设备和技术,我国企业应逐步推广应用。

标签:;  ;  ;  ;  

日美企业柔性比较与借鉴_柔性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