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论文_高祖华

广播电视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论文_高祖华

肇庆市广宁县广播电视台 广东 广宁 526300

摘 要:广播电视记者现场报道的质量关系到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以及播出质量,对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现场观察以及语言组织、记者的现场评述以及语言描述还原现场三个方面,对广播电视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记者;现场报道;表达技巧

0 引言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迅速发展,电视新闻作为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重要方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电视新闻行业中,记者现场出镜报道的现象十分普遍。记者通过深入现场,利用其技巧进行采访、现场描述、即兴评论,以精准、有效的语言表达及时地给予报道,将现场展示在观众眼前,提高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介绍。

1 现场观察与组织语言

1.1 案头工作是现场出镜语言表述的保障

所谓案头工作是采访前的准备,这里包括新闻背景的了解、材料的准备等等,但是,突发新闻没有更多准备的时间,需要记者通过现场细致的观察和全面的采访拿到第一手材料,所谓全面就是现场所有元素齐备的采访。

1.2 术语与新闻的真实性

现场报道的真实性十分重要,新闻的真实性源于记者现场亲历、亲闻并跟随新闻的发生发展全过程,现场的还原,一段有紧张的救援镜头的出像就因为“术语”不明而被作为空镜使用了,这实在是太可惜了,没有了记者亲临现场的画面,这条新闻就减色了不少。

2 出镜记者的评述

现场评述:是指记者在采访现场面对镜头直接交代、播报、评论新闻事实报道方式。现场评述的意义在于,结合现场进行事实的评述,可以使采访现场的各种信息通过记者的口语、动作、亲为的活动直接呈现给观众。比事后加配解说和演播室播报更生动、直接、真实。

2.1 记者亲历、目击者使评述更直接

以中央电视台2009年播出的《早稻为何不成熟引发的思考》为例,在记者出镜环节,把评述语言直接呈现给了观众:“观众朋友,我现在就站在绍兴县鉴湖镇和平村的稻田里。大家看一下,在我的左边,是一片金灿灿的稻谷,一派丰收的景象,农民们已经在收割他的晚稻了。而在我右边的这快地呢,连早稻还没有成熟!你看,早稻的秧苗还是绿色的,稻子刚刚抽穗这两块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现场环境和细节的视觉信息与记者的话语融为一体,使记者的评述成为现场画面的组成部分,实现了评论的视觉化和电视化的最佳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用数据、事实说话

在央视播出的报道《雁过拔毛》节目中,记者站在村邮政所的门前出镜,“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农民工挣的血汗钱实在不容易,尽管这样,他们还是要把生活降到最低水准,一个馒头,一块咸菜,打发一顿晚餐,但是把攒下来的钱寄回家里。家里的老老小小都指望着他们勒紧腰带攒下的血汗钱过日子。然而,就是这样的血汗钱,邮电所还要扣千分之五,乡政府扣千分之十,这种收费究竟属于什么性质呢?”

2.3 所见所闻见证事实

出镜记者把见闻直接告诉观众,在《猎隼在呼叫》的新闻调查中出镜记者是这样开头的:“观众朋友,我们现在行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原市境内,从1993年开始,边境一些国家把猎隼作为神鸟,以高价收购,一只猎隼最高可卖到一万多元人民币。在利益的驱使下,边疆许多居民大量捕杀猎隼将其作为致富的门路,现在我们要去五宁乡姚坡村采访那里的捕猎隼情况,我们来到了这个村的村口,这个孩子说,他一家就是以捕猎隼为生的。”严格地说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不仅涉及新闻导语,还涉及新闻的正文。出镜记者接触到的新闻语言的语体包括报道语体和评论语体,出镜记者在报道时间的限制下,报道语体也随着新闻内容的变化而转变,新闻事实的直述到现场情景的描述,从现场人物的采访到新闻事件的点评,在两三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不同新闻报道语体内容的过渡。

出镜记者将自己在新闻现场采访到的相关人物、观察到的现场情况、事前的调查背景等内容,以有声语言为信息载体传达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出镜记者一般会采用新闻事实的概要式直述、细节详细复述这两种形式。但是,触及那个记者在做新闻事实的直述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首先要注重丰富信息,突出新闻时事的中心,新闻脉络清楚,适宜视听,其次,重要细节要结合新闻时事的主体进行评述,直述的语言要流畅,表达要连贯。

3 现场情景描述还原新闻现场

现场情景描述是记者在报道主题下,对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现场的周围环境、现场人物、现场事件的成因、现场氛围等所进行的实际描述,现场情景的描述使用的是观察描述法,对新闻现场实际存在的实物、人物、场景进行“复制”式描述方法,但是,很多记者在实际出镜时,会出现语塞现象,看着现场却张不开嘴,即使开口说话,也是语言不够流畅,说说停停,在围观者面前显得十分尴尬,这种情况的出现大都是由于观察不细,现场把控不够稳定,心理素质不强和行业术语的缺失导致的。

3.1 出镜记者的情态要符合现场情境

有的记者十分注重现场的镜前状态,因此,在出像时表情忸怩,语调甜腻、感情虚假,和身后的新闻背景极不搭配、不和谐。央视的白岩松、张泉灵等著名主持人,无论在香港回归的报道现场还是在汶川地震的现场报道时,都以真实的情感,关注新闻事态的发展变化。

3.2 出镜记者要讲求现场的语言节奏

除此之外,电视出像记者作为在现场的新闻事件的见证人,除了把握好现场出像的语言凝练、精准,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高低、强弱,语速的快慢等技巧外,还要特别注重新闻语言的口语化,尽量使句式短小、简单,表述要灵活,停顿自如,在报道提纲的统领下,新闻的叙事结构的逻辑顺序不必拘泥于已有的语句安排,几乎很少或没有必要交代换面中已知的信息,根据上下情景的转换也顺势转换报道内容,受众在信息接受上也不会产生歧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关系到现场报道的质量,并与电视新闻的播出质量及效果息息相关。因此,记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现场报道技巧,做好报道前的准备工作,利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现场进行描述,还原真实现场,同时注意自身的情态以及语速语调,以精准、有效的语言表达提高新闻报道效果,使得新闻播出质量大大提高,促进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凡林.电视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J].新闻传播.2014(03)

[2]谢锐琳.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的口语表达[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

论文作者:高祖华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  ;  ;  ;  ;  ;  ;  ;  

广播电视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论文_高祖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