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之我见论文_陈燕红

实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之我见论文_陈燕红

陈燕红

摘要:初中生物虽然内容生动,但是真正让学生学好却是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只有把握正确且有效的生物教学策略,才能真正让学生爱上初中生物课。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教法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正式接触生物这门新课程,但是学生往往会被其中五彩斑斓的动植物图画所吸引,忽略了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生物课也变得流于形式,不能把应知应会的内容掌握好。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初中生物课呢?这里,笔者就有必要来谈谈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因为有了“策略”才能让学生真正在美妙的生物课堂中乐于学习,才能让教师达到教学目的。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要谈谈自己在生物教学中的些许教法。

一、注重讲授的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利用备课中所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关注所学内容。也可以把教学达到的目标出示,告诉学生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达到的目标,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完成任务,这样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只注意形式的热闹和参与的开心,抓不住核心内容。应在课堂开始出示重点内容或在课结束时重申重难点内容。另外,要把握讲授的节奏,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又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达到有效记忆,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例如: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故意稍作停顿,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或使学生有时间思考,也可在黑板上按时间段出示所学重点,使学生在听讲前,已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听课时能对重难点知识更加关注,但教师要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停留时间过长或离题远或讲一些无关内容。再者,当教师在讲课时改变话题或活动时出现的教学过渡,在某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故教师应保证过渡有条理、简洁,且要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

二、注重新课导入的技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分析问题和学习问题的活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课堂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影响课堂成败的关键。

比如: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中,因前一节课学生学过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类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在导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然后问“那么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谁能例举出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实例呢?”这样一下就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学生就会互相讨论甚至有的学生会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他所知道的,如酿酒、制作面包、药用等等都需要利用细菌和真菌。显然,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思维活跃了,也就为整节课定下了基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又如,讲授“鱼的侧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我们已知鱼是高度近视的,可它们生活在随处是暗礁的水中却不易触礁,为什么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自然地在轻松愉悦的情态中进入探求新知的阶段——侧线的作用。另外,也可以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或见到过的生活原型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更加深刻。

但在设置生活情境时应注意两点: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现实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生活的经验积累。所以,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要与学生打成一片,进入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例如:在学习“免疫和计划免疫”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假如你身边的人感冒了,你怎么办?”“你的同学长水痘了,你一定也会生病吗?”“完整的皮肤一般不会发生炎症,而破损的皮肤为什么容易发炎?”等问题情境,还可以利用生物实验导入新课。生物实验的直观、生动、鲜明和意想不到的结果,往往会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并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生物学习兴趣。如在初中生物第一个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收集、观察鼠妇,了解鼠妇的生活环境。由于学生很少接触这类小动物,就急于想了解、知道鼠妇。在上课时,每一组学生都带来了几十只鼠妇,再通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方案,实施探究实验,最后展开交流等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鼠妇的生活环境,而且自从那节课开始,学生们对生物课的兴趣就明显提高了。

三、注重教学直观化和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到生物知识的实用性

生物知识学习的是大自然的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如果每节课都到室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也不太现实。可是如果只在教室中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感到抽象而无趣。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只要课外能找到的就都带入课堂,让学生亲自感知。如学习根系时带水稻与棉花的根;讲述软体动物时,展示河蚌,认识珍珠层和外套膜;观察井口边草的孢子囊群感知孢子生殖;展示猪腿骨和肾脏,学习骨和肾脏的结构等等。另外,我们要积极地去联系生活实际。因为生物学是自然科学,各种生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生物知识与生活紧密相关。如在学习“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时,引导学生将思维发散到古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解释,造成此种现象主要是何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或通过有趣的成语诠释生物现象,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食物链)、“蜂拥而至”(蜜蜂的社群生活);抑或通过比喻让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如基因喻为图纸,蛋白质喻为建筑材料;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大分子透不过,小分子可以)喻为防盗网(阻止人进入,却不能阻止蚊虫进入)等等。这样可以使各种知识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拉近学生与生物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我们生物教师只有不断地钻研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才能让生物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活化;才能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欢声笑语地获得生物知识、爱上生物课!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文华中学030000)

论文作者:陈燕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中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8

标签:;  ;  ;  ;  ;  ;  ;  ;  

实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之我见论文_陈燕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