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_凉山论文

凉山彝族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_凉山论文

制约凉山彝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发展论文,因素论文,文化论文,凉山彝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C912.5 F0

凉山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受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探讨文化因素与不发达(落后)彝区的发展关系,对促进凉山彝族地区现代化进程和观念更新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我们多年从事民族文化和经济研究经验得知,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该民族文化变迁有着密切关系。“文化”的广义性概念指的是人们行为的总和,包括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民族性、传统性是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深层次文化因素,作用于民族的发展,涉及到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展民族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文化变迁,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不发达彝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时必须高度关注其文化因素。

一、价值取向因素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各自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模式,都在各自的社会活动中形成了一套符合本民族的价值取向标准和行为规范要求。各个民族对于同样的事物就有大不相同的认识、理解和判断、表达出不同的好恶、取舍。一个民族从生产、生活到思想观念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都取决于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社会价值取向。关于这一点凉山彝族地区也不例外。

在凉山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包括过去的社会形态)等方面的原因,彝区的发展仍不发达,最大的差别呈现在经济发展的缓慢和落后,这种缓慢和落伍的经济发展速度在短时期内要想马上改变还有相当大的难度。凉山彝族地区过去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改革开放对凉山彝族地区冲击很大,但传统的观念,思维和行为模式,都远远适应不了正在加速变革的社会。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善,凉山彝族地区引进的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方法、资金、先进设备等,在一些情况下很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主要原因就是彝族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没有发生相应的转变,即社会价值取向制约的结果。

彝族地区发展经济要求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改变贫困落后状况就不等于具备了与经济现代化相适应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仅凭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经济运行的改善是不够的。彝族地区人们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需要,而需要是形成行为动机的重要因素,行为动机对彝族地区人们的行为过程、行为方式、行为目标实现程度具有极为重要的制约作用。在凉山地区出现的破坏生态环境、乱砍滥伐森林资源、乱开采矿产资源、不合理的消费、决策非科学化、高投入低产出、违背经济规律(如布拖县甜菜糖厂)、急功近利等行为都与低层次的行为动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见这种落后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得不到根本转变,将还要阻碍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彝族地区这种群体心理的单一社会结构现象很普遍,一个民族要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具备符合社会变革时代要求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建立群体心理的多元社会结构。

我们认为,要改变群体心理的单一社会结构的唯一方法是提高彝族人的素质,即发展教育。这是推动彝族地区发展、进步的根本要素。所谓“发展教育”不单单是文化知识教育,还应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和营销教育、现代生活方式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等,使凉山彝族地区群体中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价值取向形成群体的多元结构。人类学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社会化过程。而学校只是一个具体的、有意识的人为过程,文化传播传递往往是由两种态势构成,即群体内的文化传播,文化从这一代传到下一代;跨群体的文化传播,文化从这个群体传入另一个群体。社会化过程,强调的是个人逐步学习、掌握本领,在群体中起角色作用。因而,多元化社会结构的形成,有两种形式和结果,一种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冲击波、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将不同区域民族间的关系紧密起来,随着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民族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如凉山彝区的人们自愿接受发达内地、沿海地区的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来推动本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当然这中间也有不少人,因受错误的价值取向观的影响学到了一些很不健康和错误的东西)。一种是来自彝族内部的冲击波,民族自我发展意识在不断增强,大多数地区自卑心理正在转变为自尊、自重、自信、自强的心理,迫切要求发展和繁荣彝区的经济、文化,缩小与内地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因此,改变发展缓慢、落伍的彝族地区单一社会结构的社会价值取向,才能避免经济的畸型发展和文化失衡现象。

二、人口素质因素

人是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要素,是体现社会关系的生命实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也就不存在人类社会,正是由于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和主体,因而,人的素质对社会发展、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就人口本身而言,它并不等于人才资源,它只是人力资源形成的基础。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验。人口规模及增长只有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才会形成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而才能生产出巨大的社会财富。而数量过大、增长过快以及质量低下的人口群,不仅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而且会对人力资源的数量及质量的提高产生副作用。由于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长期影响,凉山彝族地区的人口形成了两个较为突出的地域性特征。一是地势稍平缓、气候温和、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人口密度就偏高;反之气候寒冷、交通不便、海拔较高的高山地区,人口密度就低一些。二是人口出生率高,数量增长快,无知的超生多生直接降低了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使孩子无条件上学,当身体还未发育成熟就过早地担负起了体力劳动,这就是说将有一批“新生文盲”带入下世纪。在凉山目前小学入学率和各类学校的升学率均很低,文化水平一降低,技术、管理水平也就会降低,随之而来的是科技人员也要减少和流失,这就是凉山彝族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加起来就严重影响了凉山彝族地区经济的向前发展。人口素质在现代社会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并作用于社会实现人的现代化,它不仅体现人的素质的社会内涵,而且显示出人的素质的整体结构和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认为提高凉山彝族的人口素质,就成了实现凉山彝族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发展的根本所在。

三、民俗因素

民俗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一个民族的群体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自发积累起来,并为整个民族遵循的行为方式,是一个民族文化不同程度的反映。民俗,它包括一个民族的饮食、服饰、手工艺品、艺术、民间文学、音乐、歌舞、娱乐、体育、业余活动、亲缘关系、建筑风格、城乡社会组织、禁忌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民俗影响着民族的发展。民俗的研究对一个国家民族政策的实施起着辅助作用,由“俗”到“礼”,由“礼”到“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措施要符合民心、民情,必须要结合国情和该地区具体情况,而民俗对每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讲正是重要的民心、民情、国情的标志的所在。

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文化形态,不同的文化形态决定了人类本身所不同的习俗。一个民族自身的习俗成为自身文明的至高无上性,虽然带有“唯我为尊”的意义,但不能否认,一个民族对自身文明的崇拜,是这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无意识地自发形成的行为准则,一旦固定下来,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对于民俗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开发、利用有益于经济发展、民族进步的习俗。凉山彝族民俗文化是凉山的精神财富。它包含着好的和可利用的一面;同时也有问题和废弃的一面需要指出。

1.好的习俗

好的习俗,凉山彝族自治州前十年就在加以开发、利用。大家知道的“火把节”,一年一度,就是一个典型的“民俗搭台、经济唱戏”的好例证。整个“火把节”的内容都很丰富:赛马、斗牛、斗羊、斗鸡、摔跤、选美、歌舞比赛和表演、服饰艺术展示、文学、书画展示、跳达体舞、篝火晚会、各种土特产品交易、百货交易等,场面十分热闹、充满节日的气分;以上这些民俗文化都可以更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可促进凉山彝族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凉山州在世界的知名度。

2.旧习俗

这部分旧的习俗,在凉山彝族地区随处可见,它对彝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起作消极的影响。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视察凉山时指出:凉山农村的面貌要有较快的发展,“要努力提高民族地区的卫生水平。”陈俊生同志在凉山农村考察工作时也很感慨,省委书记谢世杰同志曾在凉山检察扶贫工作时,对彝族农村的旧习俗提出过整改措施。正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怀的支持下,一场改变凉山千百年遗留下来的旧形象、孬习俗的“形象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特殊工程,于1995年11月起在凉山贫困地区轰轰烈烈地展开着,凉山州各级政府和领导把这项工作当作特殊的系统工程来抓,2年多过去了,在“形象扶贫”改变旧形象、孬习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关“形象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我们在此就不作一一介绍,而就凉山彝族还应该废弃和进一步整改旧习俗谈谈我们的看法。具体说来,有以下旧习俗需要凉山彝族群众努力改变:传统消费习俗、婚姻习俗、饮酒习俗。

(1)传统消费习俗

凉山彝族的传统消费习俗急需要改变。在传统的消费习俗方面,凉山彝族有一首尔比这样说道:“客人来的一天不要想着留,杀敌之日不要想着活。”这首尔比的第一句主要是说:客人来后要热情招待,待客牲畜(牛、羊、猪、鸡等);只要有,就应根据客人的身份,选不同的牲畜杀来招待客人,不能想着“留”下,要大方。彝族人待客的食物少了,或客人刚好够吃,对主人家来说均脸上无光彩;食物好而多,有余才显示出主人家的体面。如:解放前,彝族有个姓李的大知识分子到土司家去办事,土司家杀了一头牛来招待他(一人),吃不完的牛肉叫人背到李氏家里去,由于路程太远,牛肉数日后背到李氏家已有异味了。第二次,李氏应邀又去土司家,去之前已约法三章:不准杀牛、羊、猪,只能用鸡,招待从简,土司也同意。可去后,土司叫家人杀了100只鸡招待李氏,按彝族的习俗,杀鸡待客,鸡头是客人吃的,吃之前按规矩还得看鸡舌根——“舌根骨卜”是否吉利,100只鸡头看完,李氏已十分劳累,以后李氏再也不敢去土司家作客。

凉山彝族还有一首尔比:“客人不来,主人也无食(肉)”。意思是:客人不来,主人一般不会杀牛、羊、仔猪自己食用;客人一来,主人就要招待客人,一招待客人就要杀牲畜,客人肯定吃不完,主人不就有吃的了吗?凉山彝族经商的少,经营餐馆、食品的就更少。一般不敢在自己居住的村子或乡镇上开餐馆和经营食品,因为,亲戚、朋友太多,别人来了按习俗要招待,吃了又不能收费,也不好意思收费,天长日久再好的“买卖”也要亏本,最后关门。所以,这些旧习俗害得彝族人商品意识也不强。

从过去到现在这些旧习俗千年来一直为凉山彝族沿袭。1991年有关部门对凉山州的100户贫困户作了调查,当年百户人家购买生产、生活资料总支出93006元,生活资料占总支出24%,其中仅购白酒一项就支出7076元,占生活资料总支出的31.6%。百户人家出售大牲畜1120头,占总数的25%,自食1474头,占总数的33%。从以上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自食的牲畜和白酒占了较大的比例,属畸型消费,长期这样下去,如果消费观念不改,就算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脱了贫,如此消费仍然会复贫。在凉山州贫困乡村“观念扶贫”很重要,基层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头做到;同时,彝族同胞绝对不能再拖着旧消费习俗、孬习惯不丢,否则就摆脱不了落后和贫困。

(2)旧婚姻习俗

在凉山彝族地区,旧的婚姻习俗仍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包办婚姻、买卖婚姻仍然盛行。记得在毛泽东时代,“包办、买卖婚姻”虽然没有被彻底“批斗”掉,但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都基本不明显,即是付身价线也只是象征性的“意思……意思”。可是,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买卖婚姻就越演越烈,完全是公开的交易,为此“凉山彝族姑娘”无婚姻自由,却是“身价倍增”,从几百元上升至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有相当部分的家庭本来需要扶贫,他们节衣省食,存下的钱就是为了给儿子取妻子。在凉山彝区有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和习俗,作为父亲,有义务和责任为儿子“买妻”,否则,父亲无能,脸上无光彩。这样的旧习俗,十分普遍,它有害无益,严重制约着凉山彝族地区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议凉山州和州人大制定较强硬的措施和相应的政策,纠正这种旧的婚姻习俗,并列入“观念扶贫”的任务来完成。只有彻底废弃和改变了旧的婚姻习俗,才有可能提高凉山彝族的人口素质。

(3)饮酒习俗

酒在凉山彝族生活中起作较为重要的交际作用。具体说来,酒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交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一是走亲访友,不论多少要带上酒;二是朋友相聚要饮酒;三是客人亲戚临门首先以酒相待(贵客、长辈要敬酒),饭菜次之;四是从媒人说亲到迎亲娶媳嫁女,每一个环节都以酒先行;五是办丧事离不开酒;六是宗教活动和迷信活动离不开酒;七是修造房屋离不开酒;八是过彝年、火把节等盛大节日活动和大的交流活动均离不开酒;九是民间解决家支间的纠纷、扯皮、打官司等民事纠纷也离不开酒。

从以上9个大的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酒”是凉山彝族生活中根本不能缺少的“商品”,它带来欢乐,同时也带来更多的烦恼、问题、事故、悲剧。本来好友相聚才饮酒,喝到醉酗之时,又因喝醉酒而发生争吵、打驾,打伤后,第二天酒醒后,某一方又买“酒”去探望对方。若是事情闹得太大的,错的一方还要买很多酒,请亲朋好友来调解,这时双方又要喝酒,醉了又出事,酒的危害太大,这一旧习俗严重地影响了凉山彝族人的身心健康和脱贫致富,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把问题说得太严重,酒影响身体是事实,但还不至于影响“脱贫致富”吧?我们认为以上说的都是事实,毫不夸大。如有件真实的事情可以佐证:一年冬季,省委领导在凉山检查扶贫工作时,来到一户贫困户家,一进门,屋很黑,没有灯、没有火,锅里没有可煮的食物,省委领导见此情景心情十分沉重,当场补助这户人家几百元钱,这家男主人接过钱后马上就要用刚从省委领导手中接过的扶贫款去买酒给领导们喝,领导们阻挡着他说:“我们给你家的这点钱是叫你们用于生产或购畜禽种的,不是叫你买酒喝的”。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更需要从精神、文化上加以扶贫。否则,就算给他们再多的补助款,他们也不会用在刀刃上,同样会走向“复贫”。

有关部门曾调查了100户贫困户,他们用于购生产、生活资料的总支出为93006元,生活资料占总支出的24%,其中仅白酒一项就支出7076元,占生活资料总支出的31.6%。大家想想,这是贫困户对酒的迷恋,非贫困户绝对大于31.6%,那么,经济条件稍好又怎样呢?据凉山州扶贫开发办公室的资料介绍,甘洛县有一户农民办丧事宰杀牛40头、消费白酒以千计,打了数百发子弹,这是旧习俗的恶形膨胀,是对生产力的一种破坏。我们在此呼吁,凉山彝族同胞,少饮酒,苦干实干、早早脱贫才是出路。首先,各级干部就应该做到:“少唱敬酒歌,多指致富路”才对。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认为他不是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约束政策和措施,促进彝族人逐步摆脱醉酒的旧习俗。

四、宗教因素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实体,受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具有相对独立发展的历史,既与政治、经济利益紧密相关,又是一个人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和心理体验。宗教产生的原因和历史无需我们再作研究,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将会长期存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实质就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宗教也有制约经济发展、制约民族进步的一面,关于这一点对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一样。凉山彝族也不例外,他们所信仰的原始宗教渗透到他们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当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和灾害、病痛时,乡村中许多人仍然求助于神,具体的作法是请毕摩、苏尼做法事:请神、送鬼、驱邪。在各种各样的宗教仪式活动中,还未富起来的彝族老百姓在宗教活动中所花费的财力、物力相当多,主要表现在宰杀牲畜上,这对凉山地区经济发展起了消极的作用。

凉山彝族信仰的宗教为多神教,即原始宗教。他们对自然、灵魂、祖先等都十分崇拜。宗教执行者是毕摩,巫术活动由苏尼主持。前几年冒出一些文化人(学派)研究毕摩,并称“毕摩文化”,在凉山刮起了“毕摩研究风”。我们认为这些年来,在研究毕摩时,其作用和贡献早已被肯定了又肯定,赞之又赞,已被吹过了头。我对现代的毕摩十分了解,除工作曾有过合作外,私下与某些大毕摩关系甚好。我祖母的兄、弟都是毕摩,舅爷也是毕摩。从个人感情上来讲,我应在吹捧毕摩之列,但是,我对他们的评价是:“过多于功”。

关于毕摩的功,这几年已有许多文章称颂,在此我不愿重复。关于“过”,涉及诸方面,在此我就其制约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一点看法。目前,凉山彝区的群众仍处在贫困线上,经济上需要扶贫,观念上也需要扶贫。但是,一进入冬季,凉山彝区的“撮比”等宗教仪式随处可见;无数牛、羊、猪、鸡死在大小毕摩们的手下,有的家庭本身很贫穷,孩子无法上学,说到底吃穿问题都未解决,但还是要听毕摩们的那一套,有的家庭甚至把仅有的耕牛用于搞宗教活动或是迷信活动。有关部门对凉山的贫困户作过调查,百户人家年出售大牲畜1120头,占总数的25%,自食1474头,占总数的33%。这33%中多数是宗教、迷信和红白喜事开支的;各项活动的开支都与毕摩的作用分不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认为,毕摩的宗教仪式活动有关部门应作限制,不然扶贫工作做得再好,当彝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灾害、病痛时,许多人又去求助于神,求神只有通过毕摩,而现在请毕摩做法事,要付给毕摩一笔可观的费用,凡是求助于毕摩的人一是要付钱给毕摩,二是付出做法事用的牲畜皮。总之,群众是两头支出,毕摩则是两面收入。如:用牛做完法事后,牛头和皮都是毕摩的。凉山某村有个万元户,牲畜成群,后来家人生病,听了毕摩的话,前后用了十余支羊和三条牛,结果延误了治疗期,最后落得人去财空。在凉山彝族老百姓无论是穷是富多数人都多少受毕摩的影响。

我们认为,毕摩在历史上对文化的保护、继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今天的现代经济建设中,毕摩没有发挥积极作用,不但如此,还使群众“复贫”,因此,毕摩的活动有害于本地区生产、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建议对群众应大力加强观念扶贫和观念转变、更新;在彝区农村用科普知识去教育群众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上述四个大的方面是目前制约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文化因素。由此看来,只是靠单一的“扶贫”,而不从旧的文化因素中去彻底解决,改革那些阻碍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习俗,仍继续放任下去,那么,凉山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将拖全省、甚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后腿。只有当凉山州的各级领导们自觉的认识到以上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后,自己起来制定一套相应的法规,并坚决贯彻执行下去,才能改变那些落后的、制约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

标签:;  ;  ;  ;  

凉山彝族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_凉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