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论文_莫伟

论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论文_莫伟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从而有效地改变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解放学生的童真个性,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措施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这些语文学习经验之谈,强调的是一本书学生自己多读几遍,自然可以理解书中内容含义;强调的是学生读书多了,会有丰厚积淀,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无心插柳柳成荫”“得来全不费工夫”。基于这些道理,古人才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主张。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强调“读万卷书”,正是主张学生读尽可能多的书。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离不开阅读学习活动,尤其是能够震撼心灵的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在人生画卷将要展开的青年初期,正是高效吸纳优秀文明成果塑造自己思想性格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学生终身持续发展需要来看,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实在是青少年所有学习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学习活动。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可以与大师对话,以大师为师;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解放思想,穿越时空,超越自我,享受人生快乐;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可以在积淀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自然会有效提高语文成绩。对经典阅读作用意义的这一认识和把握,激励我们大胆探索新路径。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阅读习惯差。知识经济时代阅读内容可以以海量计,然而学生阅读习惯差,不能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阅读的兴趣也会消磨殆尽。曾有调查机构调查70%的学生有阅读的兴趣,但很少学生有好的阅读习惯,多数学生没有固定的习惯,没有时间的限制。

2.阅读方法无。“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我们先人的宝贵经验,而我们的学生走马观花,习惯于速读略读,习惯于读不懂得地方就放过,习惯于消磨时间的无目的读,读与不读一个样,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3.阅读品位低。我们的文化市场建设不够完善,充满暴力、色情、神怪等不健康的书籍到处都是。我们很多学生深陷其中,于学习、于身心健康都无益,“开卷有益”成了“开卷有害”,让我们心痛。

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措施

1.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这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讲阅读个性。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语文锤炼基本功。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教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即由着学生“性子”选择阅读对象。这种个性兴趣探究性阅读,目师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2004年高考河北省文科状元杨令霞同学曾说,优异的语文成绩主要得益于自觉广泛的阅读。

当然,说是由着学生“性子”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进度,专题选定,材料收集等等都要由教师精心策划,最终要求学生形成阅读专题论文或总结(字数大约为2500字)。否则,阅读会成为“放羊式”阅读,高兴而起,无果而终。

2.指导学生养成读书好习惯

(1)有目的阅读的习惯。有目的阅读主要包括选择读物和阅读文本的目的性强。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阅读书籍,可以开启人们的心灵之窗,可以逆造人的灵魂,改变人的性格,引导人积极向上,但无奈书的种类实在太多,而且我们的时间也非常有限,所以阅读一定要有目的性。如果漫无目的在书海闲逛,甚至是苦读,恐怕也没有多大意义。有些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有些书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或刺激,有些书却可以使人获得思维品质上的飞跃。书本的价值各不相同,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更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选择不同的读物。当然,具体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更应该目标明确,如果在阅读时一片茫然,将收效甚微。

(2)有严谨阅读态度的阅读习惯。阅读的目的不同,我们采取的读书态度就大不相同。有些文章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我们就读得认真、仔细;有些文章可以使我们得到乐趣或刺激,我们就读得轻松自由,但真正的阅读是要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精细的研究和探索,从漆黑茫然到茅塞顿开,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此得到阅读思维和阅读品质上的提高,这才是应该采取的态度。除此之外,理解力好的或知识储备丰厚的人比较容易实现阅读的目标,但龟兔赛跑最先到达终点的不一定就是兔子。由此可见,毅力和恒心也是阅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3.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

(1)整体概读法。整体概读法就是从文章的整体上进行阅读,这一方法的关键就是要尽量多提出些问题。提问对阅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它能使你的阅读具有更多的目标和更多的收获。在实际调查中有42%的学生感到“头脑中有问题冒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提问还应该从文章整体出发,做到系统:①由标题入手:标题往往能反映文章的实质,表达作者的思想,所以要首先关注。②关注文章的结构:文章由哪些部分组成?重点和次重点各是什么?③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中心内容。④体会它对于你有什么实用价值,或你对它有什么心得体会。通过这些问题就能知道研究文章的步骤,那么看似杂乱无章的解读一篇文章的过程就逐渐变成了具有统一程序的有序思考过程。现代的大多科技读物都有75%至80%的水分。因此,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可以按照既定的程序,将注意力集中在有用的词句或片断上,从中取得真正有意义的观点。长此阅读的话,你阅读完一篇文章的时刻,就是你获得丰收的时刻。

(2)局部细读法。局部细读法是和整体概读法相互补充的一种彻底而仔细地检索信息的阅读方法,遇到某一具体问题时,可以用这一方法找到答案。例如概括某段文字的段落大意。它通常在某一个句子中表现出来。这个重要的句子可以在段落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它还可能渗透在段落的每一个角落里,需要你去细细搜寻。

(3)摘录批注法。一篇文章从思想到语言上的成就光凭动嘴去读是永远也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它永远是作者不用申清的“专利”。但我们可以通过动手,使它尽可能地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摘录和做批注是最常用的方法。阅读文章时,把可能会有的问题,或对作者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你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压缩后记下来;或是记下全文思路的发展线索;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把你对文章任何一点的看法随手写出,其实这就是你和作者进行交流的最好机会。说到这里,你如果还不知道怎么动笔,那就可以先看脂砚斋、金圣叹对《红楼梦》和《水浒传》的评点。当你完成了这些工作之后,就标志着你在智力上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真正拥有。

4.运用教材,启发想象力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阅读的思路和作者的文章创作思路统一起来,并根据文章内容认真地感知文章所再现出来的具体情境,形成“感知——理解——思考——领悟”这一思维过程,从而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借助媒体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而且使用多媒体本身,就是教师教学过程的创新体现,对学生有一种言传身教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运用视听、音像、电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各种知识积累、释放、组合、撞击的舞台。通过阅读,开启学生的想象。

现阶段,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自我发展的机会,在实施新课标所倡导的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应端正我们的观念,走出误区,以学生为主体,找到更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的指导,解答他们的困惑,适应新的教学评价,让他们扬起兴趣的翅膀,翱翔在语文浩瀚的海洋里,到达成功的彼岸。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第二中学 536100)

论文作者:莫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论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论文_莫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