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溧阳两级统战部门帮扶小石桥村脱贫致富论文

常州、溧阳两级统战部门帮扶小石桥村脱贫致富论文

常州、溧阳两级统战部门帮扶小石桥村脱贫致富

□ 彭留双 谢留洪 陈志明 莫永成

溧阳是革命老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就位于溧阳市竹箦镇水西村。2015 年开始,常州市委市政府在助推老区脱贫致富的基础上,决定对金坛、溧阳的茅山老区8 镇150 多个村开展新一轮“百千万”(百村创业、千项帮扶、万户致富)帮扶工程。其中,常州77 个部门帮扶溧阳60个村,每年各部门出资不少于10万元,尤其是常州市委统战部和工商联帮扶的别桥镇小石桥村,堪称“百千万”帮扶工程中成功的典范,值得宣传和推广。

小石桥村是典型的移民村,全村80%的人口是解放前由苏北和河南等地迁移过来的。该村位于别桥镇西北方向,半丘陵地貌,东与常州市金坛区接壤,是新四军十六旅塘马战斗发生地,交通便利;区域面积4.5 平方公里,4300 多亩耕地(其中水田2000多亩),下辖16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693户,总人口2003人。有丹金溧漕河的康口渡口,易旱易涝,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市20%,是溧阳市茅山老区五镇百村中有名的集体经济薄弱村、贫困村。

为了小石桥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常州市和溧阳市委统战部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召开镇村干部座谈会和村民代表座谈会。针对原来每年10万元的输血式帮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作出了一项重要决定:“改输血帮扶为造血帮扶”“在治本上下功夫”。具体体现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村党组织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核心价值;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旱涝保丰收是农民脱贫致富、全面奔小康的前提条件;建立长效机制,成立村级扶贫基金,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效途径。

动员爱心企业,为小石桥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献计献策作出了贡献

溧阳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双挂双促”和“领导挂钩、企业联村、部门帮户”的相应配套机制,明确对年收入低于50 万元的村进行帮扶。为了让小石桥村从工业空壳村、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别桥镇党委、政府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提供场地为该村建造标准厂房,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30万元。常州市委统战部领导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充分考察论证后,根据该村实际情况,提出了“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帮扶项目。为支持该项目,常州和溧阳两级统战部门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共投入500万元资金,其中常州“中天钢铁”和“天合光能”两家爱心企业各投资200 万元,溧阳有关单位投资100万元,2017 年启动了该项目,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另外,小石桥村“两委”领导班子利用本地资源开发为集体增加年收入20万元以上,市“双挂双促”部门和村委共同出资建造大棚并出租,每年收入12万元。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手段:给予降血脂、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治疗时间为12个星期;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口服脑心通胶囊,每次服用四粒,一天服用三次,治疗时间为12个星期。

今日小石桥村村庄整洁,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村上有老年活动室、健身房、医务室、篮球场,有爱心人士组织的志愿者服务队、新时代文明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小石桥村真正形成了老有所乐、小有所教、病有所医、贫有所扶、助学帮困、尊师重教的生动局面。

根治水患,旱涝保丰收,为小石桥村全面奔小康创造了前提条件

常州市、溧阳市两级统战部为进一步巩固“帮扶”成果,关爱老区事业,千方百计协调各界贤达和爱心人士,捐资300万元成立了小石桥村扶贫基金会,盘活基金存量,利用每年的20 万元利息为村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村民和弱势群体,进行献爱心、助学帮困和孝德服务,为该村正村风、淳民风、优家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小石桥村从经济薄弱村一举成为溧阳茅山老区农村的先进典型,党员联系户、乡贤献爱心成效显著,党组织有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据了解,2018年村集体收入137.15 万元,2019年集体资产已突破2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 年的8000 多元跃升至2019年(预计)2.6万元以上,全村农民净收入总量将超过5200多万元,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目前,该村正在积极营造氛围,在新农村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打造美丽乡村,使环境更优美,村庄更宜居。对此,该村党总支书记自豪地说,我们不仅要成为老区振兴的排头兵,并且要打造成为美丽乡村的典范。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现有实际工作情况,深化医院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完善国有资产制度显得十分重要。湖北省中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一分子,积极响应改革要求,于2017年下半年成立了以院领导为组长的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启动了一次全院范围内的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成立茅山老区首家村级扶贫基金会,为小石桥村的持续发展建立了长效机制

小石桥村易旱易涝,“康口”就是洪涝灾害的代名词。原来500 亩水面对外承包无人问津,该村2016年遭洪涝灾害,有1000多亩水稻颗粒无收。2000 多亩水稻在水灾年份要重复播种两次,粮食产量一直低于全镇水平。市、县、镇三级领导共同商量治本之策,共投资1000 万元,为小石桥村建起了康口、大石桥两个排涝站,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水患问题,每年可为农民增收500万元以上。从2018 年开始,该村有了现代化示范基地,扬溧高速道口离该村仅600 米,加上溧阳“一号公路”的贯通,更增添了乡村旅游的氛围,弘扬了红色文化,助推了乡村振兴。

在古代,除了夏天有九九歌,冬天也有九九歌:“一九二九,缩脚缩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摇脚摆手:九九八十一,老农田中犁。”从冬至开始算起,第一个九天叫“一九”,以此类推,直到第九个九天,冬天才算过去。古人为了熬过寒冬,对应着发明了“九九消寒图”。这其中最常见的是梅花图:画上有九朵梅花,每朵梅花有九片花瓣,每过一天就染红一瓣。当梅花被全部染红,则迎来了春暖花开。当然,如果不喜欢画花,写字也成——“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九个字的繁体都是九画,每天描一画,当九个字都描完后,就是春回大地的时候。

小石桥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在市委统战部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成立了村爱心组织,建立了长效机制,制定了帮扶规定。每年召开村贤座谈会,党员干部带头捐赠献爱心,进一步扩大基金会规模,开展讲好老区革命故事,为老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活动。在2018年常州市委召开的新一轮“百千万”帮扶工程大会上,小石桥村介绍了帮扶经验,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常州市委统战部用实际行动证明:统一战线在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特别是在老区扶贫攻坚、农村全面振兴、奔小康的征程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标签:;  ;  ;  

常州、溧阳两级统战部门帮扶小石桥村脱贫致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