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思考_文化论文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思考_文化论文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遗产论文,物质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214(2004)04-0051-04

最近一个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扩大一点说,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成为举国上下全民关注的热门话题。这股热情的高涨,我想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 了公布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样一项活动可以解释得了的。相反的倒是,因 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广大民众有了高涨的热情和强烈的要求,才促成了这样一项 举措的诞生。

这种热情有它的时空背景和它的历史必然性。这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热是一脉 相承的,也可以看成是它的继续、扩展和深入。在我们今天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 时候,特别是对它进行学理分析的时候,就不能不连带地或者说是扩大地涉及到整个精 神文化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一个技术性的、枝节性的、方法和手段性的举措 ,而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在这个背景下,谈论文化问题就不能不涉及 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同样地,在谈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也不能脱离开文化建 设系统工程的大背景。

——长期以来,对于传统的漠视,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传统,使我们吃了不少苦头。 想凭空地从虚无中创造一个新的文化天地的企图,没有结出理想的果实。今天的这种全 民的反思和觉醒是用相当的代价换来的。痛定思痛,人们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理性 ,重新审视和辨析我们的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地明确了全面、科学和可持续发 展的建设方向。对于文化问题的关注成为了题中应有之义。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逐渐认识到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意义。甚至在党和国家的许多重要文件中,也一再强 调这项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大潮中,我们的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 化的强势撞击。强势的外来文化会被一些人视为时尚,而时尚久而久之会改变越来越多 的人的价值观。面对这种趋向单一的文化模式,人们感到极有必要挖掘和发扬中华民族 文化的优秀传统。

——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特别是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珍爱,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时代潮流。这在相当程度上,从外 部影响到我们对于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态度。

如果从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两者关系的视角,来看我们对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 ,就会发现,我们正在经历着一次具有本质意义的立场转变。中国经历了几次中外文化 交融的繁盛时期。但应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体保持着大一统的文化格局。明清 以来,先有耶稣会士的传教,和某些西方科学技术的输入,后有帝国主义列强坚船利炮 的攻击,改变了原有的文化格局。这期间,针对外来文化提出了种种主张,什么全盘西 化,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什么全面复古,不论哪一种态度,总括起来说,都 是从民族的立场出发,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对立。

在长期的大一统体制的理念约束下,我们并不强烈地感到中国以外的世界的存在,我 们所面对的世界仅仅是中国,这种“天下观”不可能使我们的民族立场充分地显现出来 。只有当国门被情愿不情愿地打开之后,只有在沦为殖民地的危机面前,为了解决民族 的存亡问题,才苏醒了我们的民族自觉意识。

当我们今天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的时候,我们正对自己的既往的立场进行 着深刻的反思。当我们意识到地球是整个人类家园的时候,我们就不再狭隘地认为保护 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仅仅是单纯地涉及到我们民族命运的重要问题,同时把这一问题已 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建设全人类的文化,使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的发展基础和前 景。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民族的立场和全人类的立场,或者说民族主义立场和世界 主义立场,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应该说,民族主义的立场针对曾经喧嚣一时的“欧洲文 化中心论”以及“欧洲文化惟一论”等论调,肯定是具有现实和进步意义的。它在今天 的现实世界里,在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长期过程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和积极的意 义。以前,当人们喋喋不休地争论是全盘西化,还是全面复古,或者是中体西用的时候 ,实际上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自觉不自觉地隐含着一种狭隘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的立场 ,总是把西方文化作为与“我们”相对立的、非此即彼、不能相融相济共同繁荣的“他 们”来看待。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面对人类文化多样 性发展的新课题,这种立场的转变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它会使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认识、方针和措施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观念更新和态度转换。

据统计,世界现存的生物物种约为3000万种,但是,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仅存几千种 ,而每一种民族文化,每一种生活方式当中的许多因素正趋消失。如果说生物界这些和 那些物种的消失引起了我们深深的忧虑,那么,民族文化传统当中的这些和那些因子消 失的速度比生物界还要快,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候都有很强烈的危机感。

或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类文化为什么一定要走多样性发展的道路呢?这里还隐 含着另外一个连带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一定要保护宝贵的、但正在濒危的民族文化遗产 呢?实际上我们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不能不涉及文化的,或者具体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功能问题。

——文化是为了满足人类各个时代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而创造出来的。这里包 括生存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情感的需要、相互交往的需要等等。

——文化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的自身的认知的结晶,它同时还是进一步认知的基 础和出发点。

——非物质文化也是一种规范。人都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存,它协调人们之间的关 系。人是在这样的规范中成长,被这种规范所塑造。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把处于相同文化环境、在同一文化体系下生活的人看成是“ 我们”,把相异文化的人看成是“他们”。于是,文化便显示出它的强大的凝聚力。

——人借助文化来调整自己的精神世界,协调家庭关系、族群关系、社会群体关系、 人同自然的关系等等。

人们是否对于文化的享用可以不加分辨,只采取某种简单的功利主义的态度,不加区 别地对待呢?事实证明,我们在对待各种不同的文化事象时从来都不是混淆在一起、以 同等价值对待的。在我们文化的享用中,可能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消费文化:许多 文化事象不论它的来历如何、性质如何,都可以被我们利用和运用,因为有了这种利用 和运用,所以,我们才吸纳一切与我们有利的文化事象。另外一种就是认同文化:有许 多文化事象不仅具有利用的价值,还可以联系“我们”彼此的情感,密切“我们”之间 的关系。也可以说,它们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具有丰富的情感的附加值。举例来说, 从1912年开始,由孙中山先生首倡,我们改用了公历,把我们的“年”降一格改称“春 节”,把所谓旧历年的大年初一的“元旦”,移来称谓公历的一月一日。这项规定实施 至今已近百年,然而,成效并不显著。我们说起“过年”,仍然指的是过春节,春节在 人们心目里的地位要高得多,而且它的含义也深刻得多,浓重得多。它不仅仅是像新年 一样的节日,同时还有一个感情的附加值,即认同的内涵。它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所有子 民彼此认同的一种标志。区分享用的文化或称消费的文化和认同的文化,对于我们保护 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传统的这种认同价值,对于生活于这种文化中的人来说,就像水对于鱼儿、空气 对于鸟儿一样,是自然而然、习焉不察的,只有当一个民族面临异文化的冲击,或者当 一个人置身于另外的文化系统中,才会挖掘和体验这种潜在的价值,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列宁曾经在纪念《国际歌》作者的文章中说过,一个共产党人无论走到哪里,即使在 异国他乡,只要听到了《国际歌》,就找到了自己的同志。在我看来,这就是《国际歌 》的认同功能。同样的,中华民族的子民,无论身处何方,即令是天涯海角,“每逢佳 节倍思亲”,到了中秋节,到了春节,一定会在心灵深处升腾起爱国之心、恋乡之情, 体验作为中华子民的一种情结和民族的认同感。

人的属性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民族的属性应该被看作是人的根本属性之一,民族的 认同感不仅产生民族的凝聚力,而且也是萌发民族情感的重要基础。然而同时我们也看 到,在我们发扬和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程度上,也有吸 纳外来文化的能力和需求。比如说,从明代以后我们对西方的天文学和西方的历法就有 很好的学习和引进。在西方,由于地圆说和日心说的提出、望远镜的使用,导致天文观 测的精度和历法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在中国,建立一种精确的历法一直是“奉天承运” 的最高统治者的追求,因此,西方传教士介绍进来的西方天文学立刻受到朝野的欢迎, 一时间引发了一个学习西方几何学和天文学的热潮。

吸纳外来文化和继承原有传统并不是矛盾的,二者所形成的张力对于创造新的文化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们看到,许多文化系统都有着鲜明的多元特点,在我们的民 族大家庭里,这种多元特点,不仅有吸纳外来文化的这一侧面,更有多民族文化相互交 融尤为重要的侧面。例如在美国,印第安族群贡献了自己的印第安文化,波兰、墨西哥 、玻多黎各等民族的后裔也做出了自己的文化贡献,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呈现出杂色的特 点;而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则更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它的融汇能力表现得特别强 烈。一位古印度净饭王的王子所创立的佛教传入我国,走了一条中国化的道路,演化成 为中国化的佛教。这种已经彻底中国化了的、成为自身传统的宗教信仰自隋唐始,对中 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那就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共享性特点,可以被不同的 社会群体甚至是不同的民族或国家所享用。正因为有了这种共享性特点,它才使我们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了重大意义,具有了世界意义。只有世界各国的优秀民族文化 得到了充分的健康的发展;只有世界各国的政府和广大民众都对自己的优秀的文化传统 加以认真的保护,才有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当我们谈到“文化遗产”的时候,仿佛是把它看成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凝固不变 的某种对象。而且,说到“保护”,我们在内心中,往往希望它保持这种状态。从学理 的角度看,这里有一个本真性追求的问题。应该说,一个事物的本真性既不可能脱离开 特定的时空而抽象地存在;同时,也不能脱离开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来认识。非物质 文化遗产在多数情况下既是昨天的实录、今天的现实,也是明天的预示。我们往往看到 有些文化事象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和前进在不断变异,有的由于不再与新的社会生活环 境相适应而被淘汰,被送进历史,但同样也还有相当多的事象在继续展示着自己的强大 的生命力,或者在变异中获得新的发展。

人类作为智慧的动物有着一种强烈的认知的需求,这种需求并非是完全功利的。也许 可以说,人类在认知中更增长了自己的智慧,对于那些走进历史的文化遗产的认知,在 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保护,也会给我们创造未来提供有益的启迪。我们尤其要关注 那些被人忽视的、宝贵的、濒危的但却隐含着无限发展潜能的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 说,保护不是要把它封闭在一个既往的历史时空点上,保护并非是一种书斋里的历史研 究,也不是向博物馆提供某种展品。它是我们文化建设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当然,也仅仅是有机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不适当地摆放它的位置,也会带来事与愿 违的结果。

我们看到,在全国许多地方,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和市镇,特别是民族地区,发展民俗 旅游,所谓“开发民俗资源”,成为许多人热衷从事的一项产业。依我个人的看法,作 为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活的手段,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另一方面,从享用者——旅游 者的角度来看,它可以满足人们认知世界、认知历史、认知特色文化的需求,也是合乎 情理的事情。认知和猎奇、求知欲和好奇心,虽然有联系,但并非是一回事。人们要求 认知已知文化、已知生活方式,也是发展自身文化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才有所谓“打 开窗户看世界”、“开阔视野”等等的提法。但是,从根本上讲,民俗文化同民众生活 以及民众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规范着他们的生活,慰藉着他们 的心灵,它是民众赖以安身立命的生存依据。而在我所看到的一些地方,并没有认真地 思考这样一个具有本质意义的问题,而是采取一种简单的功利主义的并非具有远见的做 法。在一些所谓“民俗旅游点”,迁走了世代生于兹长于兹的原住居民,留下了民居, 留下了道路,开设了旅馆、饭店和商业网点,卖一些说不准是否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 纪念品。这里没有了民俗,只剩下了商品。也有的地方,虽然也一日数场地搞一些民俗 展示、民间歌舞表演,以招徕观光客,但实际上这些表演往往是“作秀”,离真正的民 间生活渐行渐远。这种做法是将民俗文化传统从现实生活中剥离开来,改变其原有的功 能,使之商品化、对象化、舞台化、碎片化,导致原有的传统价值空洞化。我们很难再 把它看作是民俗。我并不反对通过展演传统文化的方式来满足人们认知的需求和改善民 俗主体的生活水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展演。在展演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文化遗 产的增强民族情感、热爱民族文化的认同功能。如果一年四季、日复一日地为顾客表演 婚礼仪式、送荷包、喝交杯酒、过泼水节,这些活动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其原有的意义, 就会失去其作为生活方式的意义。很多家庭都有家族像册,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拿 给他观赏,会增进彼此的情感,会重温美好的历史记忆。但是,如果有人把它拿到街上 ,收费供人观看,那么,这本像册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还可以进一步说,如果不仅 把家庭像册当成商品,而是携自己的妻子儿女、祖孙老小,列队橱窗,供人观赏和照相 ,那样的话,我们的生活还继续存在吗?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原则,以文化战略的眼光来审视问题,从全局的、宏观的、历 史的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问题,我们所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收稿日期:2004-07-06

标签:;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思考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