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两面论:关于“人之现象”的新形而上学———个回应“人之现象”的形而上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而上学论文,现象论文,两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方法和科学世界观在说明一般物理(包括化学和生理)现象时,似乎一直是成功的。然而,面对“人之现象”时,“常胜的”科学却似乎陷入了无法逾越的困境。这一困境在当代“意识研究”(Consciousness Studies)中则以“难问题”(Hard Problem)①或“解释的鸿沟”(Explanatory Gap)②这类更刺目的措辞凸显出来。事实上,意识的“难问题”或“解释的鸿沟”并非源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它的根源在于整个近代科学所依据的“科学物质论”(Scientific Materialism)这一特定形而上学的某些不足。
一、“人之现象”的二元论困境
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③在《人之现象》一书中指出:“从一个纯粹实证的观点来看,人是科学所探讨中最神秘的也是最棘手的对象。事实上我们可以承认说,科学在其宇宙论中还不曾为人找到适当的地位。”④
“人之现象”为何难以在科学的宇宙论中得到完全且一致的说明?原因在于当描述“人之现象”时,单纯的物理范畴——物质的、身体的、生理的——是不充分的。人们似乎不可避免地要用一些具有笛卡尔“思维”属性的范畴(知觉、记忆、想象、感受、思维、意识、意志等等)来描述“人之现象”。
我们在这里使用“人之现象”一词,指的是宇宙中出现考虑和思维能力这件实验性大事。在浩瀚久远的长时期中,地球上肯定不存在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后来的漫漫岁月中,能发现的也仅仅是地球固体或水质地壳中出现的有机物层里的一些自发冲动和无思想意识的迹象(动物感知外界,但却不知自己能感知)。最终,从一个距今相对较近的时代起,自发冲动和意识在地球上变成人类在生命区域中获得自己独立的、个性化的属性。人知道自己知道。他浮出了自己的行动。他控制自己的行动,无论其程度有多弱。于是他就能够抽象、策划和预测。他思考,他有了思维。这一事件可作为大量哲学、道德及宗教研究的出发点。在此,至少在刚开始时,我们只想单纯从科学和历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一事件。很长时间中地球上都不存在思维,如今有了思维,而且是如此大量的思维,使事物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我们面对的,的确是一个纯科学的问题,是一种现象。对此现象应作何感想呢?⑤
在笛卡尔二元论中,“人之现象”被两个异质的、不相容的范畴——“广延的”身与“思维的”心——分割在两个存在论领域。当代神经科学、脑科学尽管对心智现象(知觉、记忆、思维、直觉、情绪、感受、意识、意志等)的神经关联(neural correlates)有了长足认识和精深知识,但“人,就其对我们的经验而言最特别、最能显示其特点的方面,即他的所谓‘精神’特性,仍被排斥在我们对世界的总体构想之外……目前的物理学(这里取此词的希腊语广义,意为‘对整个大自然的系统理解’)中思维还毫无立足之地。这就是说,物理学仍旧完全建立在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最为引人瞩目的现象之外”。⑥
笛卡尔二元论在解释“人之现象”上尽管存在根本困难,并且被大多数当代哲学家和科学家所抛弃,但二元论却是近代思想理解“人之现象”的基本也是直观的分析框架。
二、对“人之现象”的解释
在认知科学或心智科学(mind science)兴盛的今天,许多哲学、科学方案竞相登场,试图对“人之现象”特别是现象意识(phenomenal consciousness)做出一个合理解释和说明。在这个“竞技场”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复兴的经典方案,也可以看到一些新生方案。
所有的二元论都认为,世界分属于由两类不同的本体(substance)构成的领域:物理的和心智的(mental)。物理本体构成了物质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的对象,如物质、能量、力、力场、电场、磁场、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神经系统等等。心智本体就是那些具有“思维”品质的“事物”,如感知、心智意象(mental image)、情绪、言语思想、愿望、信念、意志等等。相比之下,所有的一元论都认为世界由唯一一类本体构成,其类型包括物质主义(materialism)或物理主义(physicalism)、唯心论和中立一元论。在二元论中,根据交互作用论,脑的神经活动与有意识的思想活动参与了双向的因果交互作用;根据副现象论,只存在从脑的神经活动到有意识的思维活动的单向的因果作用,而有意识的思维活动本身是没有因果效力的;根据平行论,意识事件和脑的神经事件没有因果联系,但它们却在完美的和谐中前进,从而产生了因果性的“幻觉”。在一元论中,取消的物质主义(eliminative materialism)认为存在有意识的体验的想法是一个幻觉,有意识的体验根本不存在,用于描述有意识体验的语词和概念不过是神经科学未充分发展前的一个权宜之举,神经科学的充分发展最终会取消表述这些本质上是虚幻体验的权宜概念;根据还原论的物质主义(reductionism materialism),有意识的体验不过是特定的神经元集群的活动,所有关于意识体验描述都可以还原为脑活动的神经描述;根据涌现的物质主义(emergent materialism),意识是脑神经系统层级的全局属性,但对意识体验的描述不可还原为神经活动的描述;根据属性二元论(property dualism),世界尽管仅由一种实体构成——物理实体,但却存在两种属性,物理属性和心智属性,非物理的心智属性是脑物理过程的涌现,物质属性和心智属性之间彼此不可还原。除了上述二元论或一元论外,当代还有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心智和意识解释观念,即功能主义(functionism)。功能主义不关心意识的存在论地位,即它并不关心意识是物理的或是心的,它把心智和意识看作是可由不同的材料实现的具有某种输入—输出关系的功能。⑦
从上可见,哲学史上已经发展出上述解决心—物关系的尝试、假设和方案,但当我们仍用二元论的“身”和“心”两类范畴来理解“人之现象”或意识问题时,我们就难以避免如下问题:(1)两个异质的、不相容的范畴所描述的“事物”(身与心)如何存在和发生相互作用?(2)一个客观的、第三人称可描述的物质系统为什么会引发或产生一个主观的、第一人称的体验?面临这类问题时,那些传统的或新生的存在论理论并没有完全纾解“人之现象”所带来的困扰。而且,同样的“难问题”也出现在其他领域,如道德哲学中的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的对立、生物哲学中的机械论与目的论的对立等等。在“人之现象”层面上,上述问题可能是同质的: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问题被解决,其他问题也将相应地被解决。
如果物质和心智这两个范畴在存在论上是不相容的,那么任何囿于这两个范畴中的分析,无论是本体二元论和物理主义即怀特海所说的科学物质论,就永远不可能消除它们的互斥,“人之现象”也就不可能在其中得到完全且一致的说明。因此,走出这个困境,需要重构形而上学,即不是在二元论范畴已规定的互斥关系中不断尝试修补以便统一它们,而是在一开始就重新厘清它们的某种统一性,它是“人之现象”中身—心统一性的最初“种子”。
三、全子与内在性
以牛顿力学为范式的近代自然观只关心事物的外在性(exteriority),即从观察者角度被看到的方面,并且认为唯有外在性的方面才是合法存在的。怀特海(A.N.Whitehead)对这种机械论自然观评价道:
然而,这个固定的科学宇宙论持续地存在于这整个历史时期中,它假定了一种不可还原的、粗鲁的(brute)物质的终极事实,这些物质遍及一个流变构形(a flux of configuration)的空间中。这样一种物质本身是无感觉的(senseless)、无价值的和无目的的。它仅仅根据外部关系所施加的固定的惯例(routine)做它所做的一切,而这些外部关系并不是出自其存在的本性。这就是我称之为“科学物质论”的假定。同样这也是一个我要对之提出诘难的假定,因为它完全不适合于我们现在所达到的科学状况。如果我们恰当地来解析它,那么它没有错。如果我们将自己限制在与其环境分离的某些种类的事实上,那么这个物质论的假定确实完美地表达了这些事实。但是当我们通过更精微地使用我们的感官或通过要求意义和要求思想的一致时,这个[科学物质论的]图式就立刻瓦解了。⑧
“我们现在所达到的科学状况”是,科学不仅要面对物理现象,它也要面对“人之现象”。我们认为,当代意识“难问题”和近代以来全部身—心关系问题所呈现出的巨大困惑就深深地根源于近代科学的这种自然观:一种只有外在性而无内在性的自然观,一种只有外部视角而其内部视角没有自身存在地位的自然观,一种如取消的物质主义所声称的、内部视角完全可以取消的自然观。
由此,我们需要探讨一种关心自然内在性的自然观,一种外在性和内在性统一的自然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形而上学意义上为全部自然现象建立一个统一基础,“人之现象”才能在这一新形而上学基础上得到全面一致的解释和说明。
简而言之,这种外在性和内在性统一的自然观认为,任何事物,无论它处在自然演化的哪个层次上,无论它是夸克、原子、分子、有机大分子、细胞、低等生物、人还是社会系统,除了可被一个第三人称的观察者观察到的外部特征和活动外,它都有一个“成为它所像的某种东西”(something like to be it),即它作为第一人称者的内在性的方面。我们可以将这一自然观称为“两面一元论”或“一体两面论”(Dual Aspect Monism)⑨,即存在论上是一元的,但这个一元本体有两个面向。与属性的二元论不同,在一体两面论中,这个一元本体并没有确定为物理性本体,而且,内在性也并不是外在性的涌现属性。确切地说,这两个面向在演化的展开中始终是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什么样的外在性就有什么样的内在性,反之亦然。
如威尔伯(K.Wilber)所指出,这种自然观被许多理论家持有和发展,包括斯宾诺莎、莱布尼茨、谢林、叔本华、怀特海、德日进、奥罗宾多(Aurobindo)、罗达吉须南(Radhakrishnan)等。而对这种自然观加以整合的则是威尔伯本人,他对一体两面论进行了系统整合和发展,我们可以将威尔伯所发展的自然观称为“全子四象限理论”(Holon-Four-Quadrants Theory)。威尔伯的理论认为,事物的基本存在单位是全子,而每个全子都有外在性和内在性,因此每个全子都包含四个象限。
(一)全子
1967年,凯斯特勒(Arthur Koestler)在《机器中的幽灵》(The Ghost in the Machine)⑩一书中构造了“全子”(holon)这个术语。“holon”一词是希腊词语“holos”(意指整体)与后缀“on”(正如在词语“proton”或“neutron”一样,“on”意指粒子或部分)的组合。因此,“holon”意指整体一部分(whole-part)。凯斯特勒用这一术语概括了人们对“事物”存在方式的范畴化:事物总是以“整体一部分”的方式存在,它既是整体又是部分,即一个事物既是一个由部分构成的完整整体同时又是一个更大整体的部分。
全子的观念并不深奥,但这个简洁的观念却深刻捕捉和刻画了“事物”存在方式的一个根本方面。威尔伯在凯斯特勒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在《性、生态、灵性》(Sex,Ecology,Spirituality)一书中系统提出了“二十条全子原则”(Twenty Holonic Tenets)。这里我们对这些原则做一个概述:(11)
1.实在不是由整体组成的,也不存在单纯的部分,实在的存在方式是全子,即“整体—部分”,或“整体兼部分”。全子是人们理解事物存在方式所必须的分析单元。他说:“实在并不是由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它不是由原子或夸克组成的;它不是由整体组成的,它确实也没有任何部分;确切地说,它由整体—部分(whole-parts)或全子组成。这适用于原子、细胞、符号、观念。它们既不能被理解为事物,也不能被理解为过程,它们既不能被理解为整体,也不能被理解为部分,而只能理解为同时共在的整体—部分,以至于标准的‘原子论’或‘整体论’的企图都不相关。一切都是全子(无休止地向上和向下)。(12)
2.全子表现出四种基本能力,即自存(self-preservation)、自适应(self-adaptation)、自超越(self-transcendence)和自分解(self-dissolution)。它们的含义是:(1)自存,所有的全子都试图保持它的个性、整体性和自主性。(2)自适应,全子不仅作为一个自我保存的“整体”,而且它是一个更大整体的部分,作为“部分”它必须联系和适应其他全子。(3)自超越(或自转变),简单地说就是涌现,例如,当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聚合在一起时,在某种意义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全子出现了,即水分子;自超越是某一层级事物向更高层级事物转变的内在能力。(4)自分解,是指合成的全子也会分解,它与自超越恰好处在相反的“方向”上。
3.涌现。全子在自超越能力的活动中,会涌现出新层级的全子。
4.层级性(holarchy)。全子是以层级的方式涌现的。正是通过涌现这一还不完全为人所知的机制,演化出一系列层级的全子,比如亚原子粒子、原子、分子、分子聚合物、细胞、组织、器官、人、社会等等。
5.超越但包含。每一个新涌现的全子都超越但包含它前身的全子,但呈现出它自身新的、明确的模式和整体性。
6.双向作用。较低全子确定了较高全子的潜力(possibility),较高全子确定了较低全子的概率(probability)。这表明全子中整体—部分之间的互惠(reciprocal)作用和约束关系。
7.全子的深度。某一个层级全子包含的层级数量表现为它的“深度”(depth);而任一给定全子层级的全子数量则成为该全子层级的“广度”(span)。
8.深度/广度的反比关系。一个较高层级的全子,其深度会较深,而广度会较小。
9.不管哪一层级的全子瓦解或崩溃,其上层级的全子也会瓦解,而其下层级的全子保持完整。简单地说,没有原子,则分子也不可能存在;但没有分子,原子却可以继续存在。
10.共演化。全子层级是共同演化的。演化的单元不是孤立的部分(如个体的动物),而且包含与之不可分离的环境,因此演化的单元是整体一部分。整体—部分是共演化的。
11.微观在其深度的各个层面上都与宏观进行着相互交换。
12.演化的方向性。演化是有方向性的,这就是“时间之矢”的含义。演化方向性的内容包括:(1)全子层级复杂性的增长;(2)分化/整合的增长;(3)“组织化/结构化”的增加;(4)相对自主性的增加;(5)目的性的增加。
(二)内在性
显然,作为“整体—部分”的全子观念不但像传统的整体论观念和系统论一样强调集体、系统和整体,更重要的在于,它将个体/集体、组分/系统、部分/整体统一起来。威尔伯的“二十条全子原则”为我们理解演化的自然提供了一个更为现实、一致和宽广的观念框架。然而,这个观念框架存在一个严重的不足:它对自然的内在性或内部(within,inside)着墨太少。
我们看到,“二十条全子原则”所描述的都是“宇宙从外部(outside)看起来是怎样的。它们都是演化的外向形式,它们没有一个表示演化从内部(inside)看是怎样的,没有一个表示个体全子在不同的阶段是如何感受、知觉和认知世界的”。(13)如果我们以兴奋性(irritability)、感觉(sensation)、知觉(perception)、冲动(impulse)、意象(image)、象征(symbol)、概念(concept)等连续进程为例,人们通常会相信:细胞表现出原生质的(protoplasmic)兴奋性,植物表现出初始感觉,爬行动物表现出知觉,原始哺乳动物表现出意象,灵长类表现出象征,而人类表现出概念。但问题在于,“二十条全子原则”没有一条表征这个连续进程中出自事物本身第一人称视角的品质。因此,威尔伯说,“二十条全子原则”本身并没有错误,但它非常片面,它忽略和遗漏了自然的内部。(14)
那么,什么是自然的内部或内在性呢?也许要理解自然内在性的一个最佳实例就是人类有意识的体验。人作为有机体有其外在的和生理的方面,这是任何第三人称的视角都能被观察到的,但人还有作为心智的内在的、体验的方面,对这个面向的描述不可还原为对有机体的第三人称的、客观的神经生理学的描述,因为它有非常强健的不可还原性和不可消去性。体验的不可还原性在当代意识研究中已通过多种方式加以证实。简单地说,体验具有这样的品质:它是第一人称的、亲熟的、当下的、自显现的。我们来比较一下一个人类有机体的外在性和内在性。
图1 三位一体的脑解剖示意图
对于心智和大脑而言,元论我们对它们做出什么判断,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成年人的大脑被解剖后看起来大致示意如图1,但每个人的心智体验绝不像图1的空间特性,而更像由感觉、知觉、感受、意象、思想等概念所描述的“川流不息的洪流”。我们必须承认,体验的品质是怎样的,即通常所说的感受质(qualia),只有通过第一人称的亲熟(first-person acquaintance)来自己显示,它无法通过对脑认识的第三人称描述来获得。因此,威尔伯说:“那就是为什么我总能在某种程度上知晓我自己的心智,但如果不剖开我的颅骨,并给我一面镜子,我就永远看不见我自己的大脑。我只要切开颅骨,看一下它,我就能知道一个死人的大脑,但到那时,我不会同时知道或分享那个人的心智,或他过去是如何感受、知觉和思考这个世界的,不是吗?”(15)
德日进将内在性看做与外在性一样同是自然的一个面向。他提出,如果我们不承认自然的内在性,那么就不可能对“人之现象”并因此对宇宙的整个现象界做出一致的解释。在德日进看来,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都有充足的理由声称自己的先在性和首要性,但它们都只强调了自然的一半。他说:
在科学的层面上,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之间的争论,或是目的论者与定命论者之间的争论目前仍存在着。一世纪来的吵嚷已过,而双方的立场迄无改变,双方都有充足的理由来坚持自己的立场。据我所知,这个我自己也缠在里面的争辩,其所以绵亘不休并非说人类觉得自然界中许多的矛盾现象——如机械论与自由、死与不朽——无法得到统一,恐怕是在于两派思想难以寻觅到相同的立场。一方面,唯物论坚持东西只含有过渡关系的外表行动。另一方面,唯心者则执拗地不愿走出那种孤独的内省,把存在物看作是一种在自身封闭的事物,只存在于“内部”活动中。像这样,两相分歧,永不碰面,各据一方,各只见了问题的一半。(16)
德日进认为,事物都有它们的内部(within),不仅在人类这样高度发展的有机体上存在外部(身体)和内部(心智)的统一,而且在自然的所有层次上都有它们的内在性,以及它们的内在性和外在性的统一。“我相信内外两个观点需要统一起来,而且它们不久会统一在一种现象学或一般化的物理学中,这些学问会把事物的内在方面与世界的外在方面一起加以考虑。否则,我会觉得科学必须试图建构的一致解释就不能涵盖宇宙的整体。”(17)在德日进看来,“我选了人作为中心,并试着在他的周遭建立一个前因后果间的一致系统”。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认为需要两个互补的基本假设:(1)心智和意识在宇宙中是首要的;(2)人类心智和社会现象都具有生物基础。他指出:“自然界中人的首要地位,人类的有机性质;这两个假定,你一开始或可扬弃,但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看不出对人之现象怎杨能做出完整而一致的解释。”(18)
与全子的外在性依层级演化和发展一样,全子的内在性也相应地(correspondingly)显示出定性的成长。德日进认为,要更好地认识自然的内在性,必须把以下三个观察联系在一起加以思考。
第一观察。事物的内部(within)即使在物质最原始的状态时也存在。与原始状态事物的外部的简单复杂性相应的是它内部的简单“意识”。这里的复杂性用于刻画全子的外部,而“意识”用于刻画全子的内部。
第二观察。事物的内在性在自然的演化中会表现出不同品质。德日进指出,全子的“意识”品质在一开始实际上是同质的,但随着全子层级的演变而渐渐产生和分化出不同的品质。“意识”的品质在人类心智层面上是平常的,也是显然的,但如果“顺着演化的相反方向折返来看,意识在品质上显示为一个明暗逐渐变化的谱,其最低下的部分终而消失在黑暗”。(19)
第三观察。每个确定结构的全子都对应着一种内在性,并且全子结构的复杂性与全子“意识”的丰富性是相应的。德日进认为,任何时刻只要有更丰富更完善的结构,就相应地有更为发展的“意识”;最简单的原生质的复杂情形已足令人惊异了,而这种复杂性又是依等比级数层层累增,这情形在原生动物进到多细胞动物的过程中就可看出,而各处的生物也一直都是如此;全子“意识”的丰富性恰与其物质结构的复杂性成正比,或者说全子物质结构越丰富、越完善,其“意识”亦越趋完善,两者不过是同一个全子的两个维度或面向而已。德日进将全子两个维度成正比的对应性称为“复杂性和意识律”(Law of complexity and consciousness)。
与德日进一样,威尔伯认为全子的内部就是“意识”,外部就是“形式”,他也把内部称为全子的“深度”,而把外部称为“表面”。这样看来,所有的“表面”都是有“深度”的“表面”,而所有的“形式”都是有“意识”的形式。(20)怀特海也是一位试图重建自然观的哲学家。为理解自然内在性,怀特海在其机体哲学中引入了一个重要概念:摄受(prehension)。怀特海用摄受描述任一主体(无论它多么原始,包括原子)联系或接触某一客体而由此产生的对该客体的“感受”(feeling)。怀特海将最低“意识”形式的摄受视为存在不可还原的维度或面向,它在最“简单的”全子中也有表现。
在最低“意识”形式的摄受与人类的意识体验之间,我们可以辨别出一些较为明确的内在性模式,而这些内在性模式都有与之相应的外在性模式(见表1)。
表1中刻画内在性的那些术语的含义基本上是明晰的,不过威尔伯认为需要强调的是,“意象是通过相似(resemblance)代表一个事物的心智构念(construct),一条狗的意象‘看起来’像这条实际的狗;象征通过对应(correspondence)而不是相似代表一个事物,词语‘Fido’代表我的狗,但这个词语本身看起来根本不像我的狗,这是一个更困难的认知任务;而一个概念代表相似的整个类,词语‘狗’代表所有狗的类,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认知任务”。(21)
(三)全子的四象限
全子以部分—整体(或个体—集体)和外在性—内在性统一的方式存在。正因为全子的这种存在论特性,威尔伯将全子的存在展示为四象限(图2)。图的上半部分展示了全子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整体性,下半部分展示了全子作为一个系统成分的部分性;图的左半部分展示了全子的内在性,即从内部看起来所是的品质,图的右半部分展示了全子的外在性,即从外部看起来所是的品质。这样每个全子就都可以得到四个象限。
图2 全子的四象限(箭头表示演化)(22)
左上象限(UL):全子的内在性/主体性方面(体验;第一人称单数)。
右上象限(UR):全子的外在性/客体性方面(行为;第三人称单数)。
左下象限(LL):全子的内在性的交互主体性方面(文化;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复数)。
右下象限(LR):全子的外在性的交互客体性方面(社会系统;第三人称复数)。
四、结论
从外在性和内在性统一的全子角度,我们可以重构“一体两面论”的形而上学,走出当代意识研究中二元论和物理主义的困境。这一新形而上学的核心在于:(1)身—心现象的本体是一元的;(2)从演化角度看,这个一元本体即使在最原始的全子层次上也显示出两个面向,即外在性和内在性;(3)全子的内在性与外在性始终是相应的,有什么样的外在性的复杂物质系统,就有相应的内在性的“意识”深度;(4)这两个面向在某一演化到能展示出意识能力的全子层次上表现出两种视角,即第三人称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5)内在性与外在性之间不存在因果效应,内在性也不是外在性的涌现属性。
注释:
①Chalmers,D.J.1996.The Conscious Mind: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②Levine,J.1983.Materialism and Qualia:The Explanatory Gap.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64,354-61.
③德日进,系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皮埃尔·泰亚尔·德·夏尔丹)的中文名字,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1899年加入耶稣会并在耶稣会学院就读,31岁时受神职,当过战地救护员、大学教授,并长时间在中国进行古人类学、地质学考察。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从事教学和科研,是“北京猿人”的发现者之一。
④德日进:《人的现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⑤⑥德日进:《德日进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第62、63页。
⑦参见Revonsuo,A.,2010.Consciousness:The Science of Subjectivity.Hove and New York:Psychology Press.
⑧Whitehead,A.N.1948.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The Macmillan Company.p.18.
⑨“Dual Aspect Monism”首先被斯宾诺莎采用。
⑩Koestler,A.1967.The Ghost in the Machine.London:Hutchinson.
(11)Wilber,K.1995.Sex,Ecology,Spirituality:The Spirit of Evolution.Shambhala Publications,Inc.pp.35-78.
(12)Ibid,p.33.
(13)Wilber,K.1995.Sex,Ecology,Spirituality:The Spirit of Evolution.Shambhala Publications,Inc.p.107.
(14)Ibid.
(15)Ibid,p.108.
(16)德日进:《人的现象》,第105页。
(17)Teilhard de Chardin,P.1961.The Phenomenon of Man.New York:Harper Torchbooks.p.14.
(18)德日进:《人的现象》,原序。
(19)德日进:《人的现象》,第19页。译文依英文版有改动。
(20)Wilber,K.1995.Sex,Ecology,Spirituality:The Spirit of Evolution.Shambhala Publications,Inc.p.111.
(21)Wilber,K.1995.Sex,Ecology,Spirituality:The Spirit of Evolution.Shambhala,pp.113-114.
(22)Wilber,K.1996.A Brief History of Everything,Boston:Shambhala,1995.p.71.
标签:自然观论文; 二元论论文; 系统思维论文; 思维品质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 物质与意识论文; 科学思维论文; 部分与整体论文; 问题意识论文; 科学论文; 本体论论文; 思维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