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组织在土龙山的活动及与土龙山农民暴动论文

中共党组织在土龙山的活动及与土龙山农民暴动论文

中共党组织在土龙山的活动及与土龙山农民暴动

富宏博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推行大陆政策,扶植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为强化在东北的殖民统治,策划“百万移民计划”,妄图在东北境内建立“第四军种”,长期侵略东北。在分期分批进行百万移民过程中,把三江平原的依兰县、桦川县、勃利县三县相交地带作为武装移民首区。由于日本武装移民开拓团对农民土地的抢掠,1934年3月终于爆发了土龙山农民大暴动,成为震惊中外的抗日壮举。

——日本推行的武装移民政策是引起土龙山农民暴动的直接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为实现其扩张领土的野心,在中国东北实行永久的殖民统治,妄图把东北地区变成其领土的一部分。从1932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向东北武装移民的高潮,形成了世界史上罕见的圈地运动,其战略目的就是通过移民入侵,使中国东北版图“日本化”。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实行移民政策,分为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从九一八事变后到七七事变前,为日本向东北移民政策的第二个阶段,即武装移民阶段。1932年1月,移民侵略政策的积极倡导推行者日本农林省次长石黑忠笃、日本国民高等学校校长加藤完治及“满铁”公主岭农业实习所所长宗光彦等人经共同策划,向日本拓务省当局提出《满蒙移殖民事业计划书》。接着,1932年 4月,时任伪满吉林省依兰地区警备顾问的陆军大尉东宫铁男从军事方面着眼,积极策划用退伍军人编成屯垦部队——“日本第四军种”的武装移民开拓团计划意见书。先进行武装移民配合关东军镇压抗日武装,以弥补关东军兵力上的不足。从而,东宫铁男被日本称为“武装开拓之父”。

东宫铁男首先将武装移民锁定在三江平原的佳木斯一带。认为“这些地区不仅有大量可耕的未垦地和容易获得土地,而且在移民政策上军事意义占主要地位”。一是佳木斯地区是战略上的重要地区;二是三江平原腹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总面积的一半为可耕地;三是水陆交通便利;四是可配合关东军镇压中国人民顽强的反满抗日武装斗争。(1)

1932年8月30日,日本第六十三届临时议会通过了第一次向满洲武装移民500名的决定。1932年10月4日,由日本福岛、青森、山形等11个县“在乡军人”组成的吉林屯垦第一大队492名武装开拓团由市川益平(预备役中佐)担任团长,从日本出发,经大连、沈阳、哈尔滨,于10月14日到达佳木斯。1933年2月11日到达依兰县永丰镇(现桦南县孟家岗镇),组成第一个定居点——弥荣村。1933年春,日本第六十四届临时议会又通过第二次武装移民的决定。日本拓务省从千叶、山梨、富山等18个县组建吉林屯垦第二大队,武装移民开拓团493人,由前公主岭农事实习所所长宗光彦担任团长,于1933年7月17日到达依兰县的湖南营(现桦南县桦南镇)。

一是做祁致中矿工队的工作。祁致中当时名字叫祁明山,发动骆腰子金矿起义后,成立了“明山队”。他带队参加支援了土龙山农民暴动,但未编入谢文东民众救国军序列,以游击独立团名义和民众救国军共同抗日。因两人受中共佳木斯地下党支部委派,出发前地下党支部书记董仙桥曾指示:“到谢队后首先争取祁明山,要以矿工成分的队伍为基础”。杨德金同志遵照党组织的指示,到后第三天就和祁明山接触,以后经常单独谈话,讲解抗日救国道理,使祁明山思想进步很快,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不久,祁明山就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杨德金同志派白云龙去佳木斯向党支部请示。白云龙来到佳木斯西门外董仙桥家中连夜汇报。董仙桥同志指示:“你们在谢队要严格保密,不能暴露党员身份,多做可靠的士兵工作。祁明山的抗日态度坚决,条件成熟可以发展他入党,但要把他的队伍拉出来,真正成为党的骨干队伍。”按照中共佳木斯地下党支部的指示,白云龙和杨德金共同做祁明山工作,不久祁明山离开了谢文东民众救国军,以方(正)依(兰)游击团名义转战汤原、方正、依兰、富锦等地,发展为东北抗联独立师和十一军,祁明山改名祁致中,先后任师长、军长,成为抗日名将。

——勃利县连珠岗农民的反日斗争拉开了土龙山农民大暴动的序幕

土龙山是依兰县的三区(即太平镇),是个人口仅次于依兰镇的大区。全区约七八万人,共分 6个保,每保有百余名武装,先叫“自卫团”,后改称“壮丁团”。1933年下半年,日本侵略者开始在依兰县三区太平镇一带缴照、缴枪,使广大农民人心惶惶。当时中共党员季青(化名李山,1932年秋在北平朝阳大学入党,后来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委)因北平党组织遭受破坏,返乡回到土龙山,按照党组织要求独立进行工作。他看到农民群众反日情绪日益高涨,决定发展党员,成立组织,来领导群众进行反日斗争。他觉得在当时背景下,提出建立党组织还不成熟,因他在北平朝阳大学读书未入党前就参加了“反帝大同盟”(党的外围组织),在土龙山先建立“反帝大同盟”容易为人接受。于是,他先后找到北平的同学傅学纯(比季青早半年回到土龙山)及参加过李杜吉林反日自卫军宣传工作的孟昭堂商量此事,得到二人支持。于是在土龙山组成了“反帝大同盟土龙山支部”,推举季青为支部书记。(3)不久,又发展了在民众中深孚众望,思想进步,正直开明的井振卿为“反帝大同盟”支部成员。

——中共党员季青及秘密地下党支部点燃了土龙山农民大暴动的烽火

1933年10月,中共满洲省委吉东局所属的中共密山县委在依兰县的邻县勃利县设立了中共勃利区委。针对日本推行武装移民政策,中共满洲省委提出了“抓紧扩大群众反日反满的高涨情绪(反对缴地照、缴枪械、杀人放火、服苦役、抽税、强奸妇女等),组织广大群众反日反满的武装暴动,扩大反日游击战争”的基本任务。(2)中共勃利区委决定组织发动农民开展反对日伪当局缴枪、缴地照的斗争。先后派出党员、团员分别到连珠岗一带向民众和抗日山林队、义勇军、自卫团宣传反对民族压迫、抗日救国、武装保卫家园的道理,使邻近依兰县土龙山地区的勃利县西北部的双河、吉兴、连珠岗、大四站一带的人民群众和抗日武装的反日情绪进一步高涨。中共勃利区委及时争取了山林队30余人和大四站自卫团20余人,联合有枪农民 100余人,组成200多人的武装队伍,把分散的抗日武装斗争统一在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队伍中来。同时,又发动1000余人农民参加斗争。1934年2月26日,中共勃利区委在李成林、富振声等人领导下,组织农民反日队伍埋伏在连珠河大桥西侧。当日伪收缴地照的人员乘坐3辆军车行驶到大桥时,武装民众发动突然袭击,当场击毁3辆汽车,击毙日军3人,取得了连珠岗农民武装斗争的胜利。这次斗争极大的鼓舞了周边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热情,10天后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土龙山农民大暴动。

这起案件从公诉到开庭再到结案,时间跨度大约有四个多月,在这四个多月里,李凌除去完成其他的日常工作,节省下来的所有时间,基本上全部花在了这起案件的调解工作上。在常人的印象中,法官往往只需要高坐在审判席上,宣布审判结果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这么劳心劳力。但是李凌却没有这么做,因为她觉得,法院的判决一方面是为了彰显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要让犯法的人得到应有的处罚。但另一方面,法律不外乎人情,在法律之外,我们还要为当事双方谋求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井振卿,长春人,曾目睹日寇践踏中国领土,杀害中国人民,而中国政府却无能为力。为此,他愤然离开了长春,来到土龙山的清茶馆(村名)务农。他接触季青、孟昭堂后,季青、孟昭堂明确告诉他:“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他便参加了“反帝大同盟”组织。从此以后,他就坚定不移地接受党的领导,按照党的指示活动,组织群众发动武装暴动,他是这次暴动最有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4)

在1934年春节前后,季青领导的“反帝大同盟”支部深入到群众基础较好的二保、五保,在群众中做宣传教育,思想发动工作。特别是宣传临近的勃利县连珠岗农民反日斗争的胜利,鼓舞了土龙山一带农民,使农民反日情绪更加高涨,于春节前后达到了最高潮。

杨德金、白云龙到土龙山暴动队伍后,相继秘密地做了三方面工作:

当时,“反帝大同盟”由于人员少,力量还比较单薄,只秘密做地下工作,未公开打出旗号。在土龙山暴动组织者中,井振卿是唯一党的意志体现者。包括井振卿本人,知道自己没有队伍,讲社会地位和影响,谢文东曾参加过李杜吉林反日自卫军,在骑兵旅中担任过团长,又是保长,在群众影响中占上风,所以大家推举谢文东为总头领,其次是井振卿、曹子恒。“就在这个期间,土龙山以反帝大同盟名义活动的地下党组织深入到各保和农民一起,提出武装暴动,扩大民族革命战争这个口号,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5)

在课时量限制的情况下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以理论讲授为主,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与科研分离现象较为突出,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结合基础前沿理论与具有时代性的现实经济问题。目前案例教学仅用简单的经济学例子解释计量经济学模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多数计量经济学教材上每章提供的案例综合性较差、陈旧,未能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进行设置,且对如何选题、如何建立和分析模型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等讨论少之甚少,导致学生在综合实证分析中,从模型设定、查阅资料、收集整理数据、模型估计和诊断等各个建模环节,仍存在大量的技术问题[2]。

在依兰县主持移民工作的日本关东军第十师团六十三联队长饭冢朝吉,知道土龙山农民暴动的消息后,当晚即召开伪县政府、军警各方紧急会议,研究对策,决定亲自出马,去土龙山平息这次暴动。3月10日早晨,饭冢朝吉率日伪军分乘两辆小汽车、五辆大汽车直奔太平镇(土龙山)。上午十点,日伪军行进到白家沟(现桦南县土龙山镇民主村)时,土龙山农民暴动队伍在田家大院设伏出击,疾风暴雨的射杀,击毙日军饭冢朝吉大佐、铃木少尉等日军17人,及依兰伪警察大队长盖文义,俘虏伪军警21人。缴获机枪5挺,步枪10余只,子弹数千发。此乃震动中外的土龙山农民大暴动。饭冢死后,被日本大本营追认和晋级为少将。日伪《泰东日报》3月13日报道:“饭冢大佐在土龙山中弹身亡”“自事变以来此为第三名”。《大公报》和美国《纽约时报》都刊登了土龙山农民暴动事件。

春节过后,五保农民在井振卿领导下,召开了甲长会议,计划首先占据依兰,再进攻哈尔滨。敌人也嗅到了土龙山农民的这种气息,3月8日派依兰伪警备司令部的张营长带一个骑兵连到太平镇,探听虚实,要求各保齐集太平镇,听候县长关锦涛训话。这件事成为暴动的直接导火索。3月9日,伪依兰县长关锦涛刚进入同成兴烧锅大院,二保保长曹子恒就带领近千人一马当先,攻进太平镇,首先缴了20余名伪警察的武装,击毙10余人。

——中共佳木斯地下党为土龙山暴动队伍改编成东北抗日联军作出了积极贡献

土龙山农民暴动队伍取得了白家沟伏击战胜利后,于3月12日自动撤出了太平镇,来到半截河子,在王乃华家召开了暴动农民整编会议。大家一致同意组建民众救国军,推举谢文东为总司令,井振卿为前线总指挥。每个保编为一个大队,共六个大队。一时间,依兰各区和邻近的几个县,也都纷纷拉起抗日队伍,有的前来投奔支援民众救国军,云集在依兰县境的人马达万余。(6)

刚成立不久的中共佳木斯西门外党支部,第一时间得知了依兰县三区土龙山农民暴动的消息。党支部书记董仙桥了解到土龙山暴动队伍的副参谋长阎喜伦是支部委员杨德金的同学后,派杨德金和白云龙两名党员到土龙山暴动队伍中做抗日群众工作。二人来到湖南营(现桦南县桦南镇)东八里的温家大院,见到阎喜伦。杨德金被推荐为民众救国军司令部书记官,白云龙为助理书记官,主要开展宣传联络工作。

1.3.1 测试 针对使用病例讨论教学法的章节,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试卷满分100分,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和病例分析题。

这两批日本武装移民开拓团先后到达入殖地后,首先强征土地。日伪当局强迫伪依兰县公署在永丰镇签订了所谓《第一次移民团用地议定书》,规定不论荒地、熟地,每垧作价1元。依兰县先后被日本武装移民开拓团强占土地达10万余公顷。日伪当局强行从农民手中掠夺土地,剥夺了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并且变本加厉,不仅在依兰、勃利、桦川等地强行收缴地照,还收缴农民看家护院的枪支,强迫农民种“牛痘”,终于爆发了三江地区农民反抗侵略的武装斗争。日本武装移民政策成为这一地区农民武装暴动的导火索。

二是积极做抗日队伍的联合工作。民众救国军为避开日军的“围剿”,保存实力,确定东征,去饶河县和饶河反日游击队联合作战。杨德金同志再次派白云龙同志向中共佳木斯西门外党支部汇报并找饶河抗日队伍联系人。白云龙同志回到佳木斯向党组织汇报时,恰巧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向之同志在董仙桥家。于是,李向之以化名李再兴名义给饶河县反日游击队队长张文偕,军需长李学福写信,商洽联合抗日事宜。李向之再三指示:多做领导和士兵工作,积极把谢文东抗日队伍改造成我党的队伍。白云龙同志受命带密信去饶河县西风沟找到饶河抗日游击队。东征的民众救国军谢文东、周雅山与饶河抗日游击队经过三天会谈,议定两只抗日队伍统编为“东北民众反日救国军”。谢文东为总司令,张文偕、周雅山、滕松柏为副总司令,李学福为军需部长,杨德金为总司令部团级书记官,白云龙为营级宣传联络组长。统编后,这支队伍与伪军和伪警察大队进行了两次战斗,均获胜利。后来,因谢文东经受不起艰苦生活考验,回到依兰、勃利地区。白云龙同志随饶河抗日游击大队工作。(7)

三是秘密建立佳南联络站。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1935年4月,饶河反日游击大队队长李学福(后任东北抗联第七军军长)提出建立下江抗日队伍和中共佳木斯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站。并安排由白云龙执行这项任务。1935年5月,经中共佳木斯地下党特别支部董仙桥与太平镇小学校校长沈作山联系,决定设立佳木斯南太平川联络站(简称佳南联络站)。任务是负责哈东、佳木斯及松花江下游各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联各军的前身)与中共党组织间的通信联络,搜集敌情及给各抗日队伍筹集物资等。联络站共3人,白云龙、白芳(白云龙父亲)、李树和(饶河抗日游击大队成员)。佳南联络站秘密成立后,通过关系为被富锦县兴安镇警察署拘捕的饶河抗日游击大队中队长许资善保释返队。白芳与李树和多次为东北抗联独立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土龙山民众救国军等筹集粮食、食盐、胶鞋、袜子、火柴等军需物资和给养。当驻佳木斯日军出动“讨伐”时,为抗联各部队及时传送情报,使抗日队伍及时转移。还及时除掉了驻佳木斯日军宪兵队特务刘向武,避免了党组织遭受破坏。

为兼顾大型工业立体仓库的存储效率及其结构稳定性,需根据存储效率优先原则、结构稳定性原则建立适用于两端式同轨双车运行模式的货位分配模型。

引发新的理论也是范式转换的前提,当新的理论被引发,此时反常不能被消解,最终变成了危机。现存的范式被新的范式所取代,这也正是科学革命的完成。新范式的确立,标志着这种新范式所确立的统治时期的到来,在这统治时期之内,显示出范式的决定性,此时范式的绝对性是难以打破的,这正是范式静态性的体现。

当时,活动在依兰、勃利、佳木斯等地中共党组织,虽然力量有限,但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为驼腰子金矿起义、土龙山暴动及东北抗联各部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积极贡献,永载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史册上!

WANG Jiu-sheng, SHI Jin-hao, XU Bo, WU Bi-bo, GU Chun-ying, MEI Chang-lin

参考资料:

[1]高乐才《日本对华“武装移民”政策及其战略目的》

[2]勃利建县百年系列丛书《勃利革命斗争史》26页。

[3]刘文新、彭南《季青传》14页。1993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4]季青《土龙山烽火》中共桦南县委党史研究室《土龙山农民暴动》60页1993年12月。

[5]季青《土龙山烽火》中共桦南县委党史研究室《土龙山农民暴动》36页1993年12月。

[6]东北抗日联军史料丛书《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十一军》12-13页。

[7]中共佳木斯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抗日战争时期的佳木斯地下党》(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88)黑出管字第68号备案)书中63页白云龙:《我的回忆》。

(作者系佳木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佳木斯市志》主编)

标签:;  ;  ;  ;  ;  ;  ;  ;  ;  ;  ;  

中共党组织在土龙山的活动及与土龙山农民暴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