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辩证思考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辩证思考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辩证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今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但对其涵义要作全面理解。这里实际上是要以粗放型为主变为以集约型为主,并不是完全不要粗放型——

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刻不容缓的。其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但生产要素消耗和浪费十分严重,投入产出率低下。如果不转变增长方式,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基础,削弱经济增长的后劲。其二,我国经济运行日益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格局,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商品的技术含量、品种、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不转变增长方式,将难以立足于国际市场。其三,经济效益低下是我国经济存在的痼疾。虽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粗放型生产和经营是重要原因。在传统计划体制下,片面追求产值、产量,不重视成本和效益,因而高产低效的情况相当普遍,有的企业甚至“产而无效”、“产而负效”。如果不转变增长方式,高投入低效益的情况就难以根本改变。

粗放型与集约型都是经济增长的方式。粗放型方式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方式依靠生产要素的合理构成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两者有着重要区别。但是,两者也有联系。粗放型与集约型是相对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虽然以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为特征,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也会出现要素构成逐渐合理,使用效率逐渐提高;集约型增长方式虽然以生产要素构成合理和效率提高为特征,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也需要有一定的数量扩张。从这个意义上说,粗放型与集约型又是很难截然区分的。

一般说来,粗放型与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同时存在的。这就是说,任何时候,经济增长既要依靠要素的数量扩张,也要依靠要素的合理构成和效率提高。从历史事实看,任何时期既不可能完全采取粗放型,也不可能完全采取集约型。只是有时以粗放型为主,有时以集约型为主。例如旧中国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许多重要工业部门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建国以来,我们主要采取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大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经过几十年发展,我们已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因而已经具备转向以集约型为主的条件。

这里要强调的是,我国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不是说今后就完全不要粗放型增长方式了。其实,这只是主要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说,从粗放型为主转变为集约型为主。在扩大再生产方式上,以外延型为主转为以内涵型为主。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完全不要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方式,从而不可能完全不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是因为,第一,当前我国有些部门或行业,基础薄弱,需要投入大量生产要素,通过数量扩张发展起来。第二,当前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较大,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需要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发展新的生产部门,通过增投资、增场地、增设备等数量扩张实现经济增长。第三,当前国际科技迅猛发展,新的产业部门、新的产品不断出现,我们需要迎头赶上,为此必须投入更多的生产要素。这几年大量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区,从增加社会产品的技术含量来说,是集约型的,而从占用更多的土地,投入更多的资金和劳力来说,又是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是外延型扩大再生产。

这里还要看到,在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过程中,还有节约出来的劳动力如何安排,社会新增的劳动力又如何安排的问题。我国现在还存在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劳动密集型与粗放型不能划等号,但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主要靠增加劳动力以及相应的生产设备来实现经济增长,本质上是粗放型的。如果要把粗放型都转为集约型,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如何处理?因此,我认为,对转变增长方式的涵义要作全面理解。这里实际上是要以粗放型为主转变为以集约型为主,并不是完全不要粗放型。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应当明确,从粗放型为主转为集约型为主,是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历史过程。一方面,要具有战略眼光,高瞻远瞩,提出转变的方向和目标,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转变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推进。

标签:;  ;  ;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辩证思考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