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市场开放对策研究_农民论文

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市场开放对策研究_农民论文

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与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结构调整论文,农村市场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 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257—2826(2000)10—0005—0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乡镇企业不仅迅速地由弱小产业成长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旺盛的生长点。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于开拓农村市场,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起到了举世瞩目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乡镇企业普遍面临竞争能力减弱、增长速度回落、经济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出口增长受阻、融资渠道不畅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乡镇企业在以往发展中所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的反映,是乡镇企业结构与城乡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不相适应的表现。因此,加快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对于实现乡镇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振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对国内市场的依赖性很强。近年来,随着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迅速转变,如何刺激国内有效需求的增长,扩大城乡市场,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从国内市场情况看,目前的城市市场正处于向高层次消费结构升级的过渡时期,市场需求开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对消费群体的购买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市场的实际扩张还需要一定的积累和准备时期。“巩固数量、提高质量、积蓄力量”成为现阶段城市市场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农村市场迅速扩张的潜力比较大,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4,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现阶段农村市场的消费层次很低,正处于由百元级消费向千元级消费的转变阶段,许多产品的消费量不足,如果生产的产品对路,市场扩张相对容易。开拓农村市场可以有效地缓解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延长国内相关产业的生命周期,提高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80年代中期以来,从消费和投资方面看,农村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上呈递减趋势。1984—1997年,农村消费和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42.3%下降到22.3%;1985—1999年, 在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50.69%下降到38.70%。目前,占全国人口3/4 的农村人口所提供的市场空间远不及占全国人口1/4的城市人口。近年来,农村市场出现了扩张速度下降,市场有效需求不旺的现象,城乡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消费断层。1995年,全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24.83%,此后,这一增长速度指标便连续下降。1996—1999年,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9.16%、8.40%、6.37%和 6.30%。这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农村市场的开拓问题。

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农村市场的开拓,是彼此相关的两个问题,二者的有机结合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对开拓农村市场的影响

(一)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简要回顾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一直经历着连续不断的结构调整。1978—1998年的20年间,乡镇企业的年均结构变化值(年均结构变化值的计算方法,参见韩俊等著:《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354页,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按三次产业、五大部门划分,分别达1.29%和1.34%。1987—1998年,乡镇轻重工业结构和乡镇轻工业结构、乡镇重工业结构的年均变化值,分别达到0.36%、1.89%和0.79%。从下表可见,20年来在乡镇企业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在经历了80年代初期的明显下降后,呈小幅波动;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比重在波动中趋于下降;建筑业的比重在80年代中期以前迅速上升,其后也呈小幅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总体上趋于上升,其中商业和饮食服务业的比重在经历了80年代的大起大落后,在波动中趋于提高;交通运输业的比重80年代大落大起,其后也出现波动。但是,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始终是乡镇企业的增长主体。1978—1998年间,在全国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量中,工业的增量分别占71.5%和69.9%。乡镇工业的行业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我国乡镇企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表明,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类型地区之间,随着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也在增大。

(二)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对开拓农村市场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对农村市场的开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增加了供给,刺激了需求和市场主体的成长,而且降低了市场体系的运转成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拓展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渠道,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农村的购买力水平,从而刺激了农村市场需求的增加。

开拓农村市场的实质是,农民作为一个总体实现了有购买能力的需求扩张。因此,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收入是关键。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验表明,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市场扩张之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市场迅速扩张,农村市场在国内市场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一时期农民收入的迅速增长,引起农民的消费需求猛增。1978—1985年,全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1.5%,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41.0%迅速提升到53.0%;这一时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9%,相当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由42.3%迅速提高到53.8%。而近年来,农村市场扩张乏力,很大程度上也与农民收入增长不快有关。从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代表)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回归分析结果看,1980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对于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相关系数达0.9821;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 就会使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4.60亿元。

1978—1998年全国乡镇企业按产值划分的产业部门结构* 单位:%

产业部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小计

1978

7.3

78.1

7.185.2

1984

3.1

72.8

12.7

85.5

1985

2.2

67.2

11.4

78.6

总1988

1.8

69.7

12.7

82.4

产1991

1.5

74.9

9.884.7

值1995

1.4

74.4

9.283.6

结1995* 1.9

74.0

8.882.8

构1996

2.0

71.5

8.179.6

1997

2.1

76.7

7.984.6

1998

1.6

70.0

8.078.0

产业部门

第三产业

乡镇企

交通 商饮 小计 业合计

运输业服务业

1978

3.8

3.7

7.5 100.0

1984

2.8

8.6

11.4100.0

1985

1.5

17.7 19.2100.0

总1988

7.3

8.5

15.8100.0

产1991

6.6

7.2

13.8100.0

值1995

6.0

9.0

15.0100.0

结1995* 5.5

9.8

15.3100.0

构1996

6.5

11.9 18.4100.0

1997

3.7

9.6

13.3100.0

1998

6.1

14.3 20.4100.0

*在本表中,1995*指该年乡镇企业的增加值结构,1996—1998年均为乡镇企业的增加值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农业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课题报告资料推算,课题主持人马晓河。

通过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实现乡镇企业的加快发展,实际上拓展了农民的就业空间,增加了农民的创收渠道,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1978—1998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由2827万人增加到12537 万人,年均增加7.7%;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9.2%提高到27.0%;农民人均乡镇企业工资性收入由10.74元增加到686.78元,增加了63.9倍;农民人均乡镇企业工资占其纯收入的比重也相应地由8.0%提高到31.8%。实际上,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工资性收入方面。乡镇企业发展之后,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方式,一方面促进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的效益提高,农民手中来自农业的收入也相应增多;另一方面直接支持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其他农村公共事业,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购买力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我们利用1980年以来的资料,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乡镇企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乡镇企业增加值的变化对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相关系数达0.9806;乡镇企业增加值每提高1元, 就会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0.0878元。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会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扩大农村的市场需求。

2.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加农村的市场供给。

开拓农村市场,固然要以农民有效需求的扩张为基础,但是还必须有市场供给的相应增长作保证。实践表明,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在增加农村的市场供给方面,也是大有作为的。

首先,通过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加速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了农产品的供给和市场供给的多样化。库兹涅茨曾经将农业部门对经济发展的市场贡献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农民用于工业品,包括消费用品和生产用品的支出;第二是出售给非农部门的农产品。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从长期趋势来看,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相对地位的下降,农业部门的市场贡献也会下降,但其绝对规模仍可持续增长。农业部门市场贡献的绝对增长,往往是随着农业部门绝对规模的扩张而实现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既促进了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又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部门的市场贡献水平。

其次,通过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提高了乡镇企业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参与度,促进了农村市场上非农产品供给的增加。80年代初期,农民的消费需求之所以能够迅速扩张,很大程度上与同期乡镇轻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迅速扩张紧密相关。乡镇企业最初是我国农民在国家工业化之外,自主进行工业化的尝试,是农民进行简单模仿和市场创新后的成果。随着乡镇企业的相对快速发展,它们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参与度也不断加深。1978—1998年,全国乡镇工业增加值增长了97.1倍,而包括乡镇工业在内的全国工业增加值仅增长20.9倍。目前,乡镇企业生产的许多产品特别是日用消费品,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参见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编:《辉煌的中国乡镇企业》,53页,北京,新星出版社,1999。)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增加市场供给的一支生力军。不仅如此,乡镇企业生产的许多产品,其销售半径主要是面向农村市场。且不说在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对市场空间的利用往往以本乡本土为主,即使到1996年,在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北京市,乡镇工业的产品仍然有60%以上是在本地销售的。可见,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对增加农村市场的非农产品供给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部门多样化和产品多元化,从供给方面推动了农村市场的扩张。

二、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开拓农村市场的思路与措施

(一)基本思路

乡镇企业是坚持市场取向发展农村经济的产物,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比较注意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但是,乡镇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市场需求结构加快变化的过程。随着需求结构的日益多样化和优质化,随着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深入,乡镇企业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难度也迅速增大。乡镇企业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要素市场发育方面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地制约了其优化结构和开拓市场的潜力。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全国乡镇企业发展普遍不景气,面临着经济效益下降、增长速度回落、产销脱节和产品大量积压等严重问题。随着时间的延续,这些结构方面的问题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成为乡镇企业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障碍。

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工作自80年代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农村市场的开拓问题则在90年代初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近年来,这两个问题更是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我们感到,在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和开拓农村市场问题上,沿用创业初期的传统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转变思路。

1.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下,在经济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发展阶段,乡镇企业、农村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的相互联系比较松散,人们可以就乡镇企业谈乡镇企业,就农村市场论农村市场,并制定出有利于局部发展的相应政策。但是,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乡镇企业同农业,同整个国民经济,同城乡市场甚至与国外市场的相互联系明显增强。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必须跳出过去那种以城乡分割为基点的政策,跳出就乡镇企业论乡镇企业、就农村市场论农村市场,甚至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局部的农村社区开拓农村市场的传统思路,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结构调整,把农村市场的开拓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系统中,放到工业化、城市化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进行综合性的全面考察。要充分认识到,以发展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已经越来越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越来越成为整个国家工业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过程,无疑应该纳入到以工业化打头、城市化跟进的产业结构战略性变革的宏观进程中去,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的拓展也不能只是解决城市工业品过剩的手段,而应当是衡量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衡量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发育程度的重要尺度。

2.积极促进企业家和农村能人阶层成长。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日益居于中心地位,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又日益居于人力资本的中心地位。在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开拓农村市场的过程中,必须把促进企业家的成长作为一个基本的手段,将以前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思路,转变成促进企业家阶层成长的新思路。要通过众多企业家的积极促进,间接地实现经济发展。事实上,企业家特别是农村企业家的成长,还可以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为此,政府要积极引导和规范,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政策环境。比如,要强化经营者利益的独立性,鼓励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发展,要注意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注意企业组织和管理的规范化等等。

3.要注重开发资源比较优势以外的竞争优势,增强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短缺经济的消失和以买方市场为特征的市场格局的形成,随着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地位和作用的增强,在各地的经济发展中,立足于物产、气候、地理等自然资源条件建立的比较优势地位逐步动摇了。在决定产业的国际甚至区际竞争力的两个因素——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竞争优势具有越来越强的作用,甚至比较优势的作用也要通过增强竞争优势来实现。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今后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把发挥比较优势与增强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将通过推动企业分工、实现“扬长避短”策略与争取企业自强、实现“优胜劣汰”战略结合起来,以发挥比较优势为手段,以增强竞争优势为目的。安徽省宁国县1985年还是一个省级贫困县,到1994年已经跃升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1996年我们对该县的调研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区域经济,不仅仅需要重视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加强人文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重视企业家的成长、优化区域经济环境等,往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后者实际上就是增强竞争优势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市场形势的日趋严峻和乡镇企业产业结构问题的日趋凸显,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开始重视竞争优势的培育。比如,以制度创新为前提,通过技术、管理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追求企业规模经济等措施,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成本节约和市场拓展,越来越受到乡镇企业的青睐。但是,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仍然是任重道远,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4.实行非均衡的结构调整和市场开拓方式。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加快分化和重组的新时期,不同区域甚至不同类型的乡镇企业往往面临着不同性质的结构调整问题。农村市场的区域分化和消费群体分化呈加速态势,不同区域、不同消费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购买潜力往往有很大差别。因此,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必须坚持非均衡的方式。比如,乡镇企业应该面向迅速分化的消费需求,采用差别化、多层次的市场开拓战略和结构调整方式,因地制宜,重点突破。

(二)主要措施

1.加快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积极促进农民的跨区域流动和向城市的转移。

农民的跨区域流动和向城市的转移,能够开拓农民的收入渠道,促进农民购买力的增长,从而对开拓农村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农民跨区域流动和向城市转移,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农村企业家和农村能人阶层的成长,对于乡镇企业积累运行或启动资本,都具有长期的积极效应。

当前,为了促进农民的跨区域流动和向城市的转移,需要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和农村就业保险制度的建设,使转移的劳力割断与土地的联系,提高其职业变换的稳定性。但是,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加快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最为重要的。为此,需要加快宏观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步伐,逐步废除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隔离制度,逐步改革针对农民流动的现行城乡管理制度,消除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导向,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调控和保障转移劳动力就业权利的法律法规体系,减少现行制度对农民流动的束缚,降低农民流动的有形、无形成本。我们不能因为有城镇职工下岗和国有企业发展等暂时性问题,就轻视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限制乡镇企业的正常发展和农民进城就业。更不能为了保护城市劳动力就业,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分割市场,歧视甚至阻碍农民向城市流动。这可能会一时缓解若干城镇居民及城镇企业面临的某些方面的压力,但其直接代价却是使农村和农民的利益受损,并使经济运行效率下降。最终,会通过城乡之间密切联系的纽带,危及城市居民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在总体上是得不偿失的。应当看到,农民进城就业空间的扩大及由此引起的农民收入增加,会促进农村需求的增长,其实有利于城市企业开拓农村市场,进而增加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

应当指出,在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上,城乡劳动力既有就业竞争的一面,又有互补的一面。实际上,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占有的许多就业空间,恰恰是城市劳动力目前不愿占有的就业空档。不仅如此,农村劳动力进城往往还会创造出新的就业“频道”。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些同志习惯于运用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的二值逻辑进行静态判断,简单地考虑对农民进城的应对决策,没有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农民进城的影响因素日益复杂,其组合关系会发生动态变化,不断出现种种兴利去弊的可能性。我们应该用深化改革、改进管理的办法,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而不能用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的传统办法去消极应付。此外,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加快发展和规范各种为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对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也是相当重要的。

2.积极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长期以来,在城乡分割和二元经济体制下,乡镇企业发展呈现了高度分散的格局,导致了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结果。这不仅加剧了乡镇企业的重复建设,妨碍了农村工业聚集优势的发挥,制约了乡镇企业产业、产品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素质的提高,而且使农村第三产业丧失了大量的发展机会,降低了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第三产业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产物,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较高,就业稳定性较强,在经济紧缩期间,第三产业的就业不像工业那样容易受到冲击。有关资料显示,如果乡镇企业改善布局,向小城镇集中,同样的投资带动的就业将是分散办厂的150%。 我们经常讨论的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层次低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农村城镇化滞后,由此导致乡镇企业的第一、第二产业分工不足、创新不够有关。此外,乡镇企业布局的高度分散和农村城市化滞后,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也不利于农村企业家和农村能人的成长。农村城市化滞后,还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农村市场启而不动的重要原因。大量资料显示,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城市化,可以拉动投资、拉动消费,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发挥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因而有利于拓展城乡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据江苏省有关部门的测算,城镇人口每增加1 个百分点,可以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加1.5个百分点,使GDP增加1个百分点。因此,无论是从乡镇企业优化结构,还是从开拓农村市场的角度出发,积极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和工业小区的集中,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都具有战略意义。

3.将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开拓农村市场与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目前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和消费水平以及农村市场的总量和结构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二者之间在乡镇企业发展方面的差距,往往又是导致前述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该对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采取特殊的扶持和倾斜政策。今后尤其要利用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加快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优化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结构,增强其对农村市场开拓的适应性,积极解决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腿短”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扩大西部地区的农村市场需求,为实现全国农村市场的持续扩张提供后续储备。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需要突出两个重点方向:一是围绕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围绕农业特别是特色农产品和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二是加快特色资源加工业、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西部开发和乡镇企业发展,还需要借鉴发达地区和国外培育“增长点”,利用“据点开发方式”协调区域发展的经验,加快培育西部地区的“增长极”。要注意发挥和利用大型企业集团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西部开发和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中,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培育一种机制,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来激发、引导民间投资更为重要。在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轻徭薄赋政策。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较慢,但财政收入却增长较快。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也不利于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市场的开拓。

[收稿日期]2000-06-16

标签:;  ;  ;  ;  ;  ;  ;  ;  ;  ;  

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市场开放对策研究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