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杨杏

(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骨科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效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情况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压疮、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先按住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以及护理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科创伤;预见性护理;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度;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016-03

Clinical value analysis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orthopaedic trauma 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orthopedic trauma patients. Methods 84 cases of orthopaedic trau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Among them,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nursing effects (including effective rescue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cost),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erms of nursing effect, the effective rescue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 of the study group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terms of complications,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pressure ulcers, constipat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terms of satisfaction,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orthopaedic trauma patients,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 and the nursing effect,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is worth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Orthopedic trauma; Predictive care; Complications; Nursing effect; Satisfaction; Clinical value

骨科创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该种疾病的发生率较高,调查研究显示,近几年来,骨科创伤的发病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1]。骨科创伤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一般来说,在发生骨科创伤后的2个小时内接受有效治疗,完全能够避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且对于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骨科创伤患者由于疾病损伤导致行动不便等,造成该种疾病的自愈时间较长,在康复期间容易会发生并发症,因此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在骨科创伤性患者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也就是超前护理模式。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下,医护人员能够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检查工作全面监测患者的情况,凭借自身临床经验,对患者有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治,积极的采取多项措施降低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本文主要探讨分析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本院就此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结果,现将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骨科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42例。纳入标准:(1)发现骨科创伤后在1小时内送医的患者。(2)除骨科创伤外,患者身体其他部位未见明显创伤。(3)患者并未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研究组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3.4±2.6)岁,创伤类型:下肢骨骨折患者11例,上肢骨骨折8例,颅骨或者脊椎骨折2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6.4±2.6)岁,创伤类型:下肢骨骨折患者12例,上肢骨骨折9例,颅骨或者脊椎骨折21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创伤类型等一般资料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知情同意参与本项研究,且本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的进行。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在治疗后医护人员应该遵照医嘱给患者用药,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生并作出及时处理;另外,给予患者骨科方面的专科护理,并给予患者一些运动健康方面的指导[4]。

1.2.2研究组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在患者接受骨科创伤的手术之前,医护人员应该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在患者送医之后观察患者的具体病情,判断并准备好手术所需要的手术器械、药品等[5]。此外,要在患者送医之后立即为患者打通静脉通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为患者止血,避免患者因为大量出血发生休克等突发状况。对于一些护理困难的患者,要及时使用器械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异物,如有必要应该为患者建立气管插管,帮助患者呼吸。在完成一些准备工作之后,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2)健康教育。主要包括疾病知识宣传、术后注意事项、用药注意事项等,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知识程度,尽量采取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详细讲解,保证患者能够清清楚明白[6]。(3)术后护理。在患者接受骨科创伤手术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率加快、体温升高等情况,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同时还要时刻关注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的疼痛,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讲解一些能够尽量减轻疼痛的方法,如果患者术后感觉到过于疼痛,应该及时询问医生,是否给予止痛药[7]。此外,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采取一个比较舒服的体位,保证在该体位下不会对患者的伤口造成压迫,以免导致伤口再次出血等。(4)并发症护理。骨科创伤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感染、压疮、便秘等并发症,医护人员应该尤其加强对患者呼吸、尿道以及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5)心理护理。对于骨科创伤患者来说,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心理护理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8]。医护人员应该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了解骨科创伤术后康复进程以及必须要采取的一些措施,并且在患者担心病情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是,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介绍本院成功病例,帮助患者缓解并消除不良情绪,建立疾病康复的信心。医护人员应该获得患者的信任,便于患者在日后的康复进程中将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一些感受告知医护人员,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及时对护理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9]。(6)饮食护理。骨科创伤手术后,对于患者在饮食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保证患者的营养能够跟上供给。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医护人员应该为患者制定一套营养均衡的饮食搭配,要格外注重患者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的摄入,这些营养物质对于术后恢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0]。避免患者暴饮暴食,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餐方式,主要目的就是避免饱腹对患者的消化系统造成负担。

1.3 观察指标

临床护理效果方面,统计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进行分析。并发症情况方面,统计感染、压疮、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人数,并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方面,采取本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根据患者的打分情况[满分100分,满意(≥85分)、基本满意(70~84分)、不满意(<70分)]统计每个等级的人数,并对两组患者尽心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应用SPSS20.0进行分析,其中对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计数进行χ2(%)检验,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面的计数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 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护理效果对比

护理效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骨科创伤患者大多都是因为突发性的事故、长期疼痛干扰或者骨科出现故障等原因导致最终产生骨科创伤的,大多数的患者由于忍受疼痛干扰以及担心术前术后需要卧床较长的时间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焦虑情绪,也有很多患者由于在术后不能遵照医嘱等情况,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有一下几类:感染(包括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压疮、便秘。一般来说,并发症的及时发现是不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影响,但是对于部分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由于身体机能的严重下降,并发症的产生就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除此之外,也有可能因为医护人员忽视了某些细节的护理,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因此,对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见性的评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在本文的研究中,患者多为较为严重的骨科创伤,上肢骨、下肢骨以及颅骨、脊椎的骨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在接受骨科创伤手术之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经过长疗程的康复才能够恢复健康[11]。患者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不良情绪,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较为超前的护理措施,这种护理模式是在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展开的,预见性护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提高骨科创伤患者的“黄金时间”的抢救质量,用时越短,患者的情况越乐观。关于预见性护理的护理质量,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医护人员对于护理工作的熟练程度,包括护理人员个人的操作技能和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两个方面。通过预见性护理,医护人员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作综合评价,以此来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这种超前的护理措施能够预先将患者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全面,然后积极的预防这些情况的发生。预见性护理的核心是“先预防后治疗”,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将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不再是出现问题之后再进行处理,而是实施预防的护理措施,尽可能将患者的预后向健康的方向引导。预见性护理能够有计划性的、有目的的、有秩序的为患者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最大程度上和谐了医患、护患关系。

骨科在临床科室中属于一个患者必须要绝对卧床制动的科室,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对于骨科创伤患者必须要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治愈针对不同的骨科损伤患者也应当注重护理的方式方法。在预见性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健康情况做出正确而又全面的评估,为患者制定适合且有效的护理方案,在最大的程度上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尽可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预见性护理模式中还包括饮食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在饮食护理中,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因为不同的患者基本情况是不同的,但是骨科损伤下患者都需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量,实施饮食护理不仅能够保证患者在术后的营养需求,还能避免因饮食不当造成的不良反应;在健康宣教中,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保证患者能够了解疾病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患者在长期卧床中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通过沟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并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保证了患者的预后质量。预见性护理将护理工作由之前的被动方式变为主动,这在无形中提升了医护人员的自身价值,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以及护理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俊,卢倩,张群乐.探讨对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9):00120-00120.

[2]王晶.探讨对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3(6):96-96.

[3]陈萍.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8,12(1):65-66.

[4] Matuszewski P E,Boulton C L,O'Toole R V.Orthopaedic trauma patients and smoking: Knowledge deficits and interest in quitting[J].Inj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are of the Injured, 2016, 47(6):1206-1211.

[5]王春莲.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9):3660-3661.

[6]梅蓓,张登峰,巨晓华,等.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3):150-151.

[7]李燕静.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7):244-245.

[8]陈锦花,赵丹,褟美群.分析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的疗效[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9(11):1700-1702.

[9]井涛.对行结肠造口术的直肠癌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43(2):37-38.

[10]黄婷.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分析[J].饮食保健,2016,3(18):183-184.

[11]陈玉英.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34(9):34-35.

论文作者:杨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杨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