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创业者及农民企业家发展壮大探讨-以台州合作社为例论文

新型农业创业者及农民企业家发展壮大探讨-以台州合作社为例论文

新型农业创业者及农民企业家发展壮大探讨
——以台州合作社为例

杨 雪

(台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台州 318000)

摘 要: 本文以台州当地合作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合作社蓬勃发展的原因。选取了黄岩区西岑村水果基地合作社、台州仙居仙乡合作社、天台后岸农家乐(合作社)为对象,分析当地合作社创立难题,研究合作社企业家在合作社中的作用,提出发展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合作社;企业家;乡村振兴

1 因势利导,合作社层出不穷

一直以来,浙江台州就是山地众多,这就导致当地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所以当地农民离终端市场和农产品加工点距离较远,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市场风险较大。为了抵御这些风险,现代农业领跑者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对策。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仅仅几年前,黄岩区西岑村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因为地处台州的西部山区,北有山,南是田,没有工业区,农民靠山吃山。虽然种植了水稻和西瓜等农作物,却只解决了当地村民的温饱问题。

直到2008年,西岑村的领头人决定依托当地生态环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黄岩长潭水库边上的后园村成立了水果基地合作社,种植品质优良的黄岩蜜桔和杨梅、枇杷等农产品。经过几年的发展,西岑村组建的合作社,围绕当地农业主导的水果产业,为广大农户提供农资供应、产品加工、销售等各类服务,甚至还起到了统一品牌、调控价格的作用,它们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1]

可见,合作社正是解决农村主要矛盾的一剂良方。

2 事出必然,农民企业家因运而生

为了解决这两个难题,2007年杨焕林决定组建合作社,农民养猪,合作社来收购,统一分割。即满足了客户的要求,也给农户带来了收益,仙乡合作社更是不断的发展壮大。

那么反过来,合作社企业家创办合作社的动机又是什么?

护理前两组PBS以及FBS两项血糖指标接近(P>0.05);护理后循证护理组PBS以及FBS两项血糖指标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见表2。

为了美丽乡村,更为了解决整个村子的致富问题,村委干部林晓静决定以村为单位,绘制一张美丽的蓝图。然而,这条路却并不好走,刚开始说要办这个农家乐的时候。全村348户没有一个人说后岸村可以搞农家乐。

无论是杨焕林,还是林晓静,或是其他的合作社企业家,也无论他们的创建动机是什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让合作社的成立从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合作社在创立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个难题,就是普通小农户的资源缺乏和个体理性,难以内生出合作社,他们只愿意去借助合作社的这股东风。同时,它又很难吸引到职业经理人。合作社的创建就需要一些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知识的企业家,他们拥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或者比较能够获得要素资源,没有合作社企业家就不会有合作社[2]

除了完善企业资金监管机制之外,电力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尤其是建立重大事件预防和突发事前预警机制,以提升企业防范和应对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能力。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途径,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建立科学的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充分利用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规避等风险防范措施,做到事前预防资金风险、事中识别和评估资金风险、事后及时应对资金风险,以降低电力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尽可能将风险损失降至较低水平。

当然,农业创业和其他行业创业还是有所不同,有一些合作社企业家是出于利他主义的驱动,希望通过带领农民致富实现回报社会的理想[3]

杨焕林、林晓静等合作社企业家大多来自农村,学历层次相对不高。另外,由于缺乏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农业技能的学习,只是凭自身积累几十年的农业经验或从其他能人获得经验管理合作社,显然是不利用合作社长远发展。而他们也深深感受到了这种焦虑,因此学习专业知识,尽快提升成长能力,就变成了非常实际的一种述求。

从台州仙乡合作社的创办路径可以发现,它能使一些家庭式的小作坊、小商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稳定的收益。创始人杨焕林夫妇一开始在仙居南门街找了一家菜市场门口做烤鸭。经过夫妻两人起早贪黑的辛苦劳作,生意慢慢比较火了,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单调重复且附加值低的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方式很难有跨越式的财富增长,这让正值壮年的杨焕林心有不甘。

2010年,林晓静带头先创建了村办农家乐,然后挨家挨户动员开展农家乐。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有68户1600多个床位,经济效益可观。

2004年,杨焕林开始转向做农产品腊肉。刚开始转型的时候很糟糕,日营业额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为了弥补损失,杨焕林决定找到问题的根源,经过一段时间的之后他发现,从农民手上收过来的猪肉有两个问题:一是肉质瘦肥不均,二是顾客反应浪费很大,成本价过高。

3 更进一步,农民企业家路在何方

旅游胜地天台后岸村早在几年前可是一个石板村,以开采石矿为生,解决生计的同时带来了很多的其他问题,比如磁肺病。

1)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合作社企业家们可以开展包括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素质。

怀疑论的难题只能由实践来解答。人们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现实性和此岸性。[50]对此,早在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马克思就已有非常清晰的认识:“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做理论的任务。”[51]可知论与怀疑论之间的对立之所以无法得到解决,是因为哲学将其当作仅凭观想就能解答的理论任务。

2.4.2 相似度评价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以S1为对照,进行整体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10批药材样品中,有4批相似度均大于0.90,详见表3。

2)合作社制度的学习。合作社连接了农户的原材料、合作社的加工点、终端客户的需求等多方面。所以,合作社的制度建立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提高合作社企业家对于合作制度的理解和创新能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和利益意识[4]

3)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合作社不仅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还要由传统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完成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过度。

参考文献:

[1]彭莹莹.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成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0(7):71-73.

[2]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5.

[3]金鋆.中国农民合作社背景下的企业家社会创业过程研究[A].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14:9.

[4]孙太红.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3872(2019)23-0080-01

作者简介: 杨雪(1979—),女,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及社会创业。

标签:;  ;  ;  ;  

新型农业创业者及农民企业家发展壮大探讨-以台州合作社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