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多技术联合鉴良恶性肿块的价值研究别乳腺论文_赵凤丹

益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探讨联用X线、超声以及磁共振成像等多项技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收入的拥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85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小病症共计41个,全部实施X线、超声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X线联合超声与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三者联合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以及三种技术对小病灶的检出率。结果:联用X线及超声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6.55%及76.38%,而超声与X线、磁共振成像三者联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7.26%和76.38%,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鉴别乳腺小病灶上,X线、超声以及磁共振成像的检出率依次是73.17%、70.73%以及97.56%。结论:对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X线联合超声与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三者联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乳腺小病灶的鉴别方面,磁共振成像检出率最高。

【关键词】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乳腺良恶性肿块

在各类乳房疾病当中,乳腺肿块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体征。现阶段在临床上发现的乳腺肿块基本都是良性病变,比方说乳腺囊肿、乳腺结核以及乳腺纤维腺瘤等等。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式有很多,不同的检查方式特点也存在显著差异,所以怎样科学选择检查方案至关重要。而且手术的方式是由小病灶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必须对小病灶诊断率的提升给予高度重视。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收入的拥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85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探讨联用X线、超声以及磁共振成像等多项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具体的研究过程如下文所述:

1 基线资料以及检查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收入的拥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85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在25岁~78岁,平均年龄为(48.25±3.26)岁。在患者的就诊原因和症状方面,存在乳房肿胀疼痛的患者共12例(14.12%),乳房存在肿块的患者共51例(60.00%),体检发现异常情况的患者共20例(23.53%),存在乳头溢液现象的患者共2例(2.35%)。

1.2 检查方法

X线检查的仪器选择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Senographe 2000D数字化平板影像乳腺机,管电压在22kvp~49kvp的区间范围之内,管电流在4mAs~600mAs的区间范围内。使用全自动曝光,让患者们取立位,常规体位涵盖头尾位以及内外侧斜位,斜位投照角度和胸大肌外缘呈90°夹角。如果有需要,可对局部进行加压或小孔成像。

超声检查的仪器选择德国西门子品牌的Acuson S2000超声诊断仪,探头的频率范围为9MHz~13MHz。检查过程中让患者取仰卧位,上举双臂并且稍稍外展,将腋下和乳房完全暴露出来,然后对乳房展开全方位的放射状扫描。

磁共振成像的仪器选择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HDXT3.0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检查中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将左右乳腺悬垂在线圈内,尽量让乳头处于一条直线上的最低处,并让胸部紧挨着线圈,从而规避呼吸及心跳的伪影。

1.3图像的处理和研究

85例患者的图像资料全部由我院影像科的三名主任医师展开盲法看片,如果意见上存在分歧,则需在经过缜密的讨论研究之后达成一致。所有的诊断数据全部使用SPSS.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对X线、超声以及磁共振成像等三种不同的检查方式行卡方检验,若p低于0.05,则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比

这85例患者的病灶数量共计108个。恶性病灶共有44个(40.74%),其中导管内癌共有10个,浸润导管癌共有32个,黏液腺癌共有2个。良性病症共有64个(59.26%),其中腺病共有18个,炎症共有3个,纤维腺瘤共有27个,增生共有13个,乳头状瘤共有3个。通过卡方检验之后发现,对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X线联合超声与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三者联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1: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比(%)

3.讨论

乳腺肿块的临床表现通常为乳腺囊肿、乳腺腺病以及乳腺纤维腺瘤等。对于这类乳腺疾病,临床上使用最为普遍的检查方法即X线,能够快速发现呈微钙化的恶性病灶。但是对于致密性乳腺,通常情况下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乳腺增生,若使用X线检查,乳腺肿块往往会表现为高密度影,检出率不佳。而超声检查法的出现则有效弥补了X线的不足之处,其不会受到腺体种类以及体位等因素的制约,对致密性乳腺的检出率极高。但是其同样存在自身的不足,即假阳性率较高,而且微小钙化的检出率会受到机器操作者操作熟练度的深入影响[1]。

磁共振成像最大的优势在于无创和无辐射,并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不仅软组织分辨率极佳,而且对乳腺病变诊断的敏感性非常理想,可以检测出不少X线和超声漏掉的病灶。但是由于其扫描时间非常长,所以不列入常规检查的范围内。现阶段各医院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工作中,通常都是将超声以及X线作为常规检查,把磁共振成像作为辅助鉴别方式。然而乳腺小病灶因为临床特征不明显,以普通的检查方式难以发现,极易贻误患者病情。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凭借自身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以及多参数成像等显著优点,快速有效地检查出乳腺小病灶。特别是在早期小乳腺癌的诊断过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

经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联用X线及超声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6.55%及76.38%,而超声与X线、磁共振成像三者联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7.26%和76.38%,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鉴别乳腺小病灶上,X线、超声以及磁共振成像的检出率依次是73.17%、70.73%以及97.56%。

综上所述,对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X线联合超声与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三者联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乳腺小病灶的鉴别方面,磁共振成像检出率最高。

参考文献:

[1]刘炳光,曹满瑞,郭吉敏等.结合MRI和X线分类对乳腺X线筛查为BI-RADS 4类肿块的处理体会[J].放射学实践,2017,32(11):1131-1136.

[2]宋颖,欧阳汉,叶枫等.MRI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对不同经验医师鉴别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6,31(7):638-643.

论文作者:赵凤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多技术联合鉴良恶性肿块的价值研究别乳腺论文_赵凤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