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调查(Ⅰ)_陵水论文

海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调查(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南论文,不平衡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海南是一个建省时间不长的特区省份,与其他特区城市相比,海南的面积、农村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海南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远远大于其他特区。研究海南的地区差距,对于正确、全面地认识省情,科学、合理地进行宏观决策,以及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地区不平衡问题

建省以来,是海南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建省前,海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原始、单一,基础脆弱,各项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建省后,海南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全新时期,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成功地实现了“用三到五年时间赶上全国水平”的建省近期目标,正在向着中远期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4年,海南的GDP为330.95亿元,人均GDP为4820.06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0.77%,列在全国人均GDP排序的第9位,仅次于京、津、沪及辽宁、广东、浙江、江苏、福建(见表1)与建省前的1987年相比,1994年全省GDP仅为938.80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0.01%。农业迅猛发展。1994年全省农业总产值为170.00亿元,是1987年的184.20%,年平均增长9.11%,其中近四年连续超过两位数增长,创造了海南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也为国内其它省区所罕见。工业进展显著。1994年全省工业产值为164.75亿元,是1987年的401.90%,年平均增长21.98%。旅游业快速崛起。1994年全省涉外宾馆接待住宿人数为289.60万人次,是1987年75.08万人次的3.86倍,年平均增长21.27%;全省旅游外汇收入(外汇券)49210万元,是1987年4109万元的11.98倍,年平均增长42.58%。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94年地方财政收入27.53亿元,是1987年的930.50%,年平均增长37.53%。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市场繁荣,固定资产投资活跃,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建设成效显著,一系列重要法规相继出台,法制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在海南已初步形成。

快速发展中,存在着较突出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建省以来,海南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海南的发展还不平衡,一些市县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各市县的发展水平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是: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拉动全省经济水平上升;低收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与中心城市的差距急剧扩大。必须指出,海南各市县差距扩大的问题是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形成的,全省任何一个市县都比建省前要富裕得多,每年全省都有数以万计的贫困人口脱贫,就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建省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从78.74万人减少到39万人。海南当前面临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在全省经济实力整体增强上新的不平衡,是一种动态不平衡。对海南的地区差距进行分析,加深对地区差距的理性认识,寻找地区发展的对策,是本文的主要着眼点。

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我国其他省区市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论其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海南的地区差距扩大与海南的发展战略选择有关。建省以后,海南借鉴岛形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强调临海形布局,注重依靠港口城镇和有港口为依托的城镇,带动周围腹地的发展。在资金有限、各地区基础条件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实行这样的选择,对尽快提高海南的经济实力是有利的,就海南目前的情况看,实行这样的选择仍然有必要。客观地说,这样的战略本身就是一个不平衡发展战略,出现海南地区差距扩大的情况在一定的阶段是必然的。海南存在的显著地区差距,从长远看制约着海南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海南是一个特区省,而不是特区市,不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海南经济特区就难以成功,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但忽视海南的特点,忽视长期以来经济基础较差的现实,急于缩小地区差距,则很可能欲速不达。解决海南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认为:地区差距扩大是海南经济快速发展所要付出的代价,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主要是历史上长期经济落后造成的。从现在起,我们应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在保持全省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继续争取较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发挥其对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支持和促进欠发达地区发挥优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追赶发达地区,使全省各市县在相互竞争、相互追赶的过程中,缩小经济发展差距,有先有后走向共同富裕。

二、海南省19个市县经济发展水平分组分析

1.地区发展水平划分标准

本文以人均GDP为基础,将全国人将GDP和全省人均GDP作为划分地区发展水平的临界点,提出海南地区发展水平的划分标准。

表1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1994年人均GDP排序

序号 地区 GDP(亿元) 人均GDP(元/人) 相当全国平均数(%)

低收入地区

1 贵州521.17 1553

42.13

2 甘肃451.66 1925

52.22

3 西藏45.84

1884

53.83

4 陕西846.73 2431

65.95

5 河南2198.58 2446

66.36

6 云南 973.97 2490

67.55

7 四川2777.88 2516

68.26

8 安徽1488.47 2521

68.39

9 江西1031.99 2586

70.16

10宁夏 133.97 2685

72.84

11湖南 1694.42 2701

73.28

12广西 1241.83 2772

75.20

13山西 853.77 2819

76.48

14青海 138.24 2910

78.95

15内蒙古

681.92 3013

81.74

16湖北1878.85 3341

90.64

17河北2147.49 3376

91.59

中收入地区

18吉林968.78

3829 103.88

19新疆673.69

3954 107.27

20黑龙江 1618.63

4427 120.10

21山东

3872.18

4473 121.35

22海南

330.954820 130.77

高收入地区

23福建 1685.07

5385

146.09

24江苏 4057.39

5785

156.95

25浙江 2666.86

6149

166.82

26广东 4240.56

6380

173.09

27辽宁 2584.23

6406

173.79

28天津 725.148164

221.49

29北京 1084.04 10266

278.51

30上海 1971.92 15204

412.48

全国平均 45006.00 3866 100.00

注:全国GDP和人均GDP来自国家统计局电话报送的数据,其GDP小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GDP数值之和,据说是由于计算方法上带来的误差所致。地区分组的标准是:人均GDP高于海南的省区市为高收入地区,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低收入地区,其余的为中收入地区。

低收入地区是指那些:在全国人均GDP高于全省人均GDP时,人均GDP低于全省人均GDP的地区;在全国人均GDP低于全省人均GDP时,人均GDP低于全国人均GDP的地区。

中收入地区是指那些:在全国人均GDP高于全省人均GDP时,人均GDP高于全省人均GDP,但低于全国人均GDP的地区;在全国人均GDP低于全省人均GDP时,人均GDP高于全国人均GDP,但低于全省人均GDP的地区。

高收入地区是指那些:在全国人均GDP高于全省人均GDP时,人均GDP高于全国人均GDP的地区;在全国人均GDP低于全省人均GDP时,人均GDP高于全省人均GDP的地区。

这样划分地区发展水平,是将人均GDP作为衡量地区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在每个分区内,各市县的发展水平相当,分析不同收入区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分析不同档次地区之间的差距,与按自然地域划分发展水平不同,这样划分不会因地域分区不同而使地区差距发生变化,因此,这样的划分更能反映客观实际。另外,将全国人均GDP和全省GDP作为划分不同收入区的临界点,各市县在全省的位次很清楚,在全国的位置也能大体知道。

表2 海南省及各市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元/人)

注:本表按当年价国内生产总值与年平均人口数相比而得;国内生产总值是第三产业普查后的调整数。*是预测值。

表2和表3列出了1987—1994年海南省19个市县的人均GDP值和相当于全省人均GDP水平的百分比,并按1994年数据由低到高排序。

1994年低收入地区总人口403.46万人,占全省总数比重为58.78%,GDP为105.36亿元,占全省总数比重为31.84%,相差26.94个百分点;中收入地区总人口199.10万人,占全省总数比重为29.00%,GDP为83.33亿元,占全省总数比重为25.18%,相差3.82个百分点;高收入地区人口83.86万人,占全省总数的12.21%,GDP为107.35亿元,占全省总数的32.44%,后者比前者高出20.23个百分点。这表明,海南的地区经济发展并不与人口呈对应的比例关系,高收入地区的GDP产出和人口的比例,远高出其他收入地区的相应比例。

从人均收入水平的比较看,1994年低收入地区人均GDP为2610.70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4.16%;中收入地区人均GDP为4185.33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6.83%;高收入地区人均GDP为12801.10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65.58%。其中高收入地区人均GDP相当于低收入地区人均GDP的4.90倍。

分析表明,1987—1994年间,总体差异系数最小的年份是1987年,最大的年份是1992年。虽然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但就低收入地区增长率看,1987—1994年低收入地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35%,这个速度仍然于全国同期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因此,客观评价海南建设成就,可能很少有人会认为,海南建省几年来,经济发展反不如建省前了。因此也很难得出建省前的相对平衡就比建省后的相对不平衡好的结论。低收入地区的增多,绝不意味着建省后贫困人口的扩大,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现在的不平衡是在经济水平总体提高上的不平衡。

2.各地区人均GDP差距变化

建省以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经济增长速度不平衡。1987—1994年期间,全省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56%。其中GDP年增长速度最高的是海口,为32.69%,增长速度较高的依次有三亚22.35%、临高15.11%、儋州14.46%,其他市县的GDP年平均增长率都没有超过全省平均数。GDP年平均增长率最低的是定安,为4.53%,增长速度较慢的还有乐东5.11%和琼中5.48%。另外,比较人均GDP和GDP的年平均增长率,发现各市县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通常低于GDP年平均增长率,表明人口增长率是人均GDP增长率的一个负因素。关于人口增长率、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的关系,文章的以后部分还将予以探讨。

②各地区排位变动频繁。1987—1994年间,除海口稳居榜首外,其余各市县的排名均经过多次变动。陵水除1988年上升到倒数第五位外,其余时间均居倒数1—2位。白沙在1987年处于第二位,1994年降到了第八位;临高1987年处在倒数第一位,1994年升到第十二位;昌江几乎一直在高收入组和中收入组之间徘徊;琼山在1989—1992年都处于低收入组,1993年升入中收入组;三亚在1989—1991年都处于中收入组,到1992年升入高收入组。

③大多数市县远离高收入组。相对全省人均GDP,虽然各市县的变化不尽相同,有的先升后降,有的先降后升,但从总体上看,1987—1994年,除了海口一枝独秀,远高于其他市县外,三亚、琼山大体保持在1987年的水平上,其余各市县都有显著的下降,低收入组扩大,由原来的10个增加到13个,中收入组也由2个扩大到4个,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收入组由7个减少到2个。各市县的人均GDP相对于全省人均GDP的分布,由两头大、中间小,变成了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结构,并且塔底相当宽大。

发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海口对全省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口GDP占全省比重,1987年为11.1%,而1994年为26.7%,其间,1992年,高达43.7%。一个城市(人口仅占全省人口6%左右)在全省经济中占有如此巨大的份额,全国罕有。因此,当海口在建省初期经济超高速增长时,必定会导致一批市县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相对份额下降,使其人均GDP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987—1994年,海口与陵水、海口与三亚的人均GDP的绝对差距是扩大的,形成所谓“扩大中的缺口”现象。如1987年海口与三亚、陵水的人均GDP差距分别为1127.53元、1404.95元,在1994年,这个差距分别达到了14839.40元和17764.29元。不过这个“缺口”在1992年达到最大,为17900.25元和18957.37元。1993和1994年,实际上这个“缺口”已在缩小。这也许是在全国宏观经济调控形势下,海南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所得到的一个良好开端。

另外,分析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变化后发现,建省以后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1990—1994年,除琼海外,所有市县的城镇居民人均工资、福利费的年平均增长都在10%以上,1987—1994年,除三亚、陵水、乐东外,其余市县农村调查户人均总支出年平均增长幅度也都在10%以上,因此,各地区的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呈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文昌的农村人均总支出从1987—1993年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数,另外定安、屯昌、澄迈、临高的农村人均总支出在1993年也是高于全省平均数的。这与人均GDP中大多数市县远离高收入组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三、低收入地区的基本特征

1.低收入地区的经济特征

①农业经济比重高。低收入地区的生产结构特征是,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较高。1994年,除通什、万宁、东方外,低收入地区市县的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大都在50%以上。在中收入地区,1994年昌江和琼山的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小于50%,分别为33.04%和37.68%;儋州和琼海的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高于50%,分别为56.50%和51.18%。而在高收入地区,1994年三亚和海口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都远小于50%,分别为28.75%和1.88%。1994年低收入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大多在60%以上,高收入地区的海口,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只占总就业人数的4.88%。与第一产业的情况不同的是,低收入地区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都很低。从总体上看,在低收入组中,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几乎都在25%以下,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很少有超过10%的。这表明,海南的低收入地区基本上还未进入工业化时期。

②资本投资不足。1994年低收入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总和还不到海口的50%,低收入地区各市县的人均投资额也远低于全省平均数的50%。最低的是白沙,人均投资额为401.22元,仅为全省平均数的13.30%,乐东的人均投资额为403.06元,为全省平均数的13.36%,陵水分别为491.54元和16.29%,保亭分别为467.56元和15.50%。从建省以来低收入地区的人均投资额来看,除通什1987年超过全省平均数外,其余的皆低于全省平均数。琼中1991年的人均投资额为95.09元,1992年为71.24元。而高收入地区的海口、三亚则几乎每年都高于全省平均数,海口的人均投资额每年都在全省平均数的5倍以上。1994年海口的人均投资额是陵水的43.56倍,是保亭的43.65倍。人均投资额和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9383,表明二者高度正相关,即人均投资额愈高,人均GDP水平就愈高。分析历年的人均投资额变化情况,发现每个市县的这一指标都存在一定的波动,表明各市县在发挥吸引投资的能力方面表现还不稳定,众多市县没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也表明各市县的比较优势还未充分挖掘出来,对投资的吸引力不够。

③劳动生产率低下。1994年陵水的劳动生产率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3.43%,乐东为52.14%,东方为56.60%,定安为58.13%,低收入地区除外,其余的市县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中收入地区除琼山外,其余市县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收入地区,海口的劳动生产率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15.88%,三亚为116.46%,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1994年海口、三亚两地的劳动生产率比1993年有明显的下降。低收入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低与这些地区的第一产业劳动者比重大有关。劳动生产率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9016,表明二者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它们互为因果。

④财政自给率低下。自建省以来,全省除海口外,其余各市县几乎是每年都出现财政赤字,众多市县财政赤字也使海南省每年都出现赤字,形成一个久填不平的“财政窟窿”。在低收入组中,1994年没有一个市县的财政自给率超过65%,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保亭,仅为37.36%,临高为37.54%,陵水为37.87%。值得注意的是,1994年与1993年相比,全省大多数市县的财政收入有程度不同的增加,增加额最大的是三亚,为4750万元。相应的是各市县的财政自给率有所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琼中,为25.48个百分点,另外,东方上升了15.79个百分点,三亚上升了10.25个百分点。1994年财政收入下降最大的是海口,下降额达27678万元,琼山的下降额为3646万元;相应的财政自给率,海口下降了19.00个百分点,琼山下降了42.28个百分点。虽然1994年财政收入下降的市县在全省不占多数,但由于海口下降额较大,导致全省财政收入和财政自给率分别下降了15903万元和6.79个百分点,这也表明了海口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省范围看,1987—1993年各市县的财政汲取能力(财政收入相当于国民收入的百分比)几乎都是呈上升趋势的,但除海口外,其他各市县的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之比仍然相当低,没有一个市县超过20%。1993年最低的是乐东,仅为4.11%(也是所有市县中唯一呈负增长的县),临高为4.38%,陵水为4.62%,东方为5.81%,昌江为6.76%。一个地区的财政汲取能力低下,表明该地区动员吸取全社会资源的能力不高。这也是形成“财政窟窿”的主要原因。如财政迟迟不能摆脱“吃饭”的窘境,也就难以发动有效的工业化。

2.低收入地区的社会特征

①人口平均文化程度低。中、低收入地区的成人文盲率偏高。根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成人文盲率最高的是东方,达22.39%,儋州为21.40%,临高为18.76%,昌江为16.58%,其他低收入和中收入组市县的成人文盲率大多在10—14%之间。处于高收入地区的海口,成人识字率较高,其成人文盲率为8.10%,是全省唯一一个成人文盲率低于10%的市县。另外中、低收入地区的人口受教育年限也偏低。东方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4.36年,儋州为4.52年,临高为4.98年,而海口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几乎和北京持平。目前,全省已到就业年龄的“三区”(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青年约22万人,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自治县和汉区贫困县。这些“三区”青年受教育的程度很低,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50%左右,文盲率高达50%。在组织这些“三区”青年参加开发区建设的工作中,他们遇到了如下一些问题:“三区”多在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落后,观念陈旧,许多青年宁愿在家受穷,也不愿出来找工作。他们认为在家虽穷,却很安全,很清闲,到大城市能挣到钱,但有风险,很辛苦。其次,海南已建成的和正在兴建的项目对岗位就业人员素质要求很高,“三区”青年多数只有初小以下文化程度,很难被选中。另外,提高这些“三区”青年的文化素质,进行就业前的劳动技能培训,又受制于资金投入。人口平均文化水平的差距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结果。低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是因循守旧的根源,是制约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也是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重要制约因素。

②人才匮乏,外流严重。1992—1994年,9个少数民族市县共引进各类人才54人,但先后有18人调走或不辞而别。在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时,报告指出,生活、工作条件差是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每年国家统分的毕业生也不愿意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即使是有些市县制定了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也拿不出钱来兑现。另外,也有些市县领导认为过去没引进人才,本地经济照样发展,引不引进人才关系不大。通什在分析科技人员(包括师资队伍)、管理人才外流严重的情况时,也认为工资待遇低、住房条件差是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经济落后就不足以吸引外来人才,也不利于稳住本地现有人才,缺乏人才又使经济难以实现起飞。其实,吸引外来人才,包括科技人才和能工巧匠对低收入地区来说是很经济的,毕竟是别人花钱培养的人才自己拿来用。问题是要创造施展才干的环境和条件。

③城市化水平低。1993年乡村人口比重最高的市县是:白沙为91.22%,乐东为90.71%,琼中为89.57%,万宁为89.54%,保亭为89.28%,除通什、儋州和昌江外,其余中、低收入地区的乡村人口比重都在80%以上。1987—1993年,低收入组各市县的乡村人口比重大多下降不到1%,表明低收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缓慢。而在高收入组的海口,1993年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9.00%,1987—1993年海口的乡村人口比重下降了5.68%,三亚下降了9.33%。低收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且低收入地区在海南占绝大多数,决定了海南整体的城市化水平很低,这也是海南区别于其他经济特区的显著特征。低收入地区的农村,区域大,人口多,许多地方仍保留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农村工业化程度和城镇化程度比较低,不足以带动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增长,这是低收入地区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3.低收入地区的体制特征

①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发展不充分。1994年低收入地区中国有工业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最高的是:保亭为87.74%,白沙为78.34%,通什为63.14%。比重在50%以上的还有定安、乐东、临高、琼中。另外,中收入组的琼山、昌江的国有工业企业占工业总值的比重也大于50%,昌江的这一比重达到90.28%,为全省最高。值得注意的是,高收入地区市县的国有工业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也都在50%左右。全省范围的国有工业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偏高,说明了很多问题。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不充分,在增量中未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建省前基础就不雄厚的国有工业体系,如今仍起着主导作用;外来投资者对海南工业的态度仍显冷淡;乡镇企业仍欠发达,还没有把活跃的非国有经济的潜力挖掘出来。1994年,低收入组中各市县的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最高的是:东方为91.94%,琼中为86.45%,保亭为79.54%,屯昌为77.13%。较低的有:陵水的25.12%,文昌为26.55%,临高为27.35%,乐东为67.86%。这表明在吸引各方投资方面,海南不少市县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海南的国有职工所占比重也偏大,1994年这一比重最高的是昌江,为93.93%,陵水为91.82%,乐东为91.46%,保亭为91.41%,东方为91.07%,其余市县也都在7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人员主要拥挤在国有企业和国有事业单位中,就业门路十分狭小,这也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浮于事、效益低下、包袱沉重的原因。种种迹象表明,海南的经济是一个复杂体,既有发达地区经济的一些特征,也带有明显的不发达地区特征。低收入地区中不是每个市县都具有低收入地区的所有特征,高、中收入地区也不是每项指标都符合高、中收入地区的要求,海南现在仍处在变动的过程中。

②机构庞大重叠。海南自建省后,一直按“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来组建政府机构,但是市县一级政府机构仍留有许多计划经济期间的痕迹,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机构还是显得庞大,还存在着机构重叠、业务交叉、办事拖拉、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病。从各市县对机构改革的情况反映来看,除个别市县因机构升格人员变动不大外,绝大多数市县要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消肿”20—60%。建省以来,除海口外,几乎每个市县财政都连年赤字,这也说明机构已到非改不可的地步。机构改革涉及人员分流的问题,市县经济发展落后,又为人员分流增添难度。几乎每个市县都为市县企业少,企业承受能力弱,人员分流渠道不畅而发愁。低收入地区,人们更看重“铁饭碗”,分流难度也更大。(待续)

标签:;  ;  ;  ;  ;  ;  ;  ;  ;  ;  ;  ;  ;  

海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调查(Ⅰ)_陵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