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高素质的旅游企业家队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高素质论文,企业家论文,队伍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 (2000)02—0059—03
对中国旅游业而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带来更多的外资和国外游客,促进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拉动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享有更多的权益等。但“入世”也带来严峻的挑战:WTO 要求其组织成员必须摒弃市场壁垒,拒绝任何歧视,这意味着中国旅游业将更紧密地与国际接轨,旅游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我国旅游业必须紧紧抓住“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核心竞争力,以期在入世后的全球旅游市场竞争中增强生存与发展的优势。
提升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资金投入、市场开发、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服务创新、提高员工素质等多方面工作入手。然而,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一、高质素企业家的重要作用
在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诸多生产要素中,企业家是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市场“创新”和生产要素“新组合”的“灵魂”。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企业家,就没有企业的发展。没有企业家队伍,就没有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海尔集团15年来,在全国优秀企业家张瑞敏的带领下,以81.6%的年均增速迅速扩张,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我国旅游业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世人惊叹的成就。目前,我国旅游业已在接待人数和创汇能力方面居世界第五位和第七位,这是与旅游业众多高素质企业家的辛勤工作和突出贡献分不开的。企业家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高素质的企业家相对缺乏,企业家队伍还不够强大。旅游企业家首先是符合企业家的本质规定,同时具备如下条件,才可称之为高素质的旅游企业家:第一,对旅游业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执着,把旅游业视为展示自己才华的神圣舞台。第二,熟悉旅游业运行环境、操作技能并具有卓越的组织管理能力。第三,有比较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旅游业是典型的服务业,它不仅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服务,更重要的是还要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心理愉悦功能。旅游企业家肯定不会是只知道追求利润的人,而是能够以自己的行为提升相关群体的精神水准,并能够以关怀的心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为企业工作的员工。第四,对旅游企业的规模、资本结构、服务水准、市场开发、组织运行等要素有着强烈的创新欲望并坚持不懈地实施。
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专门论述了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江总书记、朱总理多次强调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搞好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根据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接待国。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加快建设高素质旅游企业家队伍,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建设高素质旅游企业家队伍要有良好的机制
1.建立选优机制 要摒弃选拔、使用企业家上的“官企一体化”的标准,将能否创新,能否追求和实现利润最大化,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作为选拔、使用企业家的重要标准。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经营者只有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才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家的主要标志是创新。企业家所从事的活动就是发现新的市场、采用新的服务流程、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引用新的技术、采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等。因此,选拔和使用企业家就要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基础上,放开视野,拓宽渠道,通过公开招聘、公平竞争、业绩考评、组织考察等手段,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结合起来,选拔、使用那些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很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具有非凡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搞活、搞好企业。
2.改进激励机制 企业家及其企业家精神的获得是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结果。在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在人们的思想深处还占有相当的位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还在用大量的时间关心自己的行政级别,企业的董事会成员没有产权行为能力的情况下,企业家作用的发挥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要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就要改进原有的利益激励机制,改变企业家干好了得不到重奖,干“砸”了受不到处罚,干好干坏一个样,分配档次拉不开的弊端,实行企业家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直接挂钩,允许企业家获得较高的报酬,可实行以年薪制、配股制、期权制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把旅游企业家所应获得的报酬与其经营业绩直接挂钩;同时承认他们管理才能的知识产权,既可以技术能力入股,也可以管理能力入股,更好地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使旅游企业家在推动企业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追求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然,也要把物质报酬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提倡奉献精神,树立企业家良好的形象。
3.完善评价机制 要尽快取消企业行政级别,改变上级行政机关一纸命令决定企业家升降去留的情况。要把对政府官员的考核与对企业家的考核区别开来,建立不同的考核制度、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对企业家考评要细化。要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衡量企业家的业绩,把经济效益作为检验企业家工作实绩的最重要尺度,同时辅以其它的经营管理考核指标,全面考评,促使企业家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去。
4、强化监督机制 要在实行股份制的企业组建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要健全经济法规体系,对企业家进行法律监督;要规范企业运行,完善企业家目标责任制,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动角度对企业家进行监督;这些监督与党内监督和职工的民主监督以及企业外部的监督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整和严密的监督体系,使企业家在行使权利、制定决策过程中减少失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家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对由于决策失误或违纪违规等人为因素给企业和国家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进行处罚。
三、加快建设高素质旅游企业家队伍的几点建议
首先,要使全社会转变观念,破除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充分认识旅游企业家队伍对推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要在全社会树立旅游企业家队伍的良好形象,形成崇尚旅游企业家、爱护旅游企业家的浓郁氛围。
其次,加大中国旅游企业家队伍的培育力度,要为旅游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要加快我国旅游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大旅游市场经济规范化、法制化的力度,促进更多的高素质的旅游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诞生,在优胜劣汰的角逐中成长。要通过制度创新,促使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层、特别是总经理的非官员化。只有使之非官员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内在的企业家潜能,成为中国旅游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最活跃因素。为此,改革现有的旅游企业总经理的行政任命制势在必行。
第三,尽快完善旅游企业家考评、任用、晋升机制。旅游企业的产权所有者或有效代理人在通过业绩、经历等量化指标对旅游企业家进行考核外,还可通过独立、公正、公平的中介评价机构来考评企业家的业绩和潜在的创新能力,防止旅游企业家与企业产权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激励约束过程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避免因一些主观因素的干扰和企业家“漫天要价”、业主“就地还钱”的非正常现象,尽可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家的才能,以利于企业家市场的良性运作。
第四,要认真制定全面、系统、科学的旅游企业家培训规划。国家旅游局和各省、市旅游局以至各个旅游饭店企业都要根据旅游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入世”为我国旅游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尽快拟定培养旅游企业家的近期计划和长远目标,在全国旅游行业实施企业家队伍建设系统工程,努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旅游企业家。
第五,采取多种方式,加速旅游企业家的教育培养。一是实行旅游企业家公开招聘的措施。二是逐步建立旅游企业家资格认证制度。三是开展评选旅游企业优秀企业家和经营大师活动,激励旅游企业家更上一层楼。四是建立全国旅游系统企业家人才库,有关部门应对旅游企业家的流动进行规范化管理。五是从现有的旅游企业总经理中进行选拔,集中进行强化培训。六是国内旅游管理部门或旅游高校与世界著名旅游管理集团合作举办专业培训班,培训旅游企业家。七是在同一系统、同一企业集团内部实行人才交流,优势互补。八是注重推荐和选拔优秀的、有发展前途的后备青年干部重点培养,使他们尽早成长起来,担当重任。
世纪之交的中国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世纪之交的中国旅游业迫切地呼唤着旅游企业家队伍的成长与壮大!
[收稿日期]1999—12—20;[修订日期]200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