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模式述评_产学研结合论文

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模式述评_产学研结合论文

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模式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学研论文,述评论文,典型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近20年来,许多高校和工厂、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模式。

一、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三明治”模式和“交替型”模式。

“三明治”模式是把学习分为3个阶段(“3—1—1”),前阶段以校内培养为主,完成全部或部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规定的实践基础训练。第二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预分配到工厂或研究所,以见习技术员身份参加工程实践,培养工程技术能力。学生最后一阶段回校,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和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并完成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选定的毕业设计课题,完成本科学业。这是一种学习—实践—再学习,双向参与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采取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主要有石家庄铁道学院和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按照积极试点、稳步开展的指导方针,进行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试点工作。1992年,该校与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六0三研究所和秦岭航空电气公司3个单位联合开展了首期“3—1—1”合作教育的试点工作。1993年,试点工作得到了成都611所、贵州航空工业公司、西北航空工业公司以及北京AMECO 飞机维修公司等4个单位的支持,参加“3—1—1”合作教育试点的专业涉及飞机制造、飞机设计、飞行器结构强度、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

“交替型”模式是把学习分为4个或4个以上阶段,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交替地进行。较为典型的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

这种模式适合于企业密集的工业城市,否则,不容易大面积推广。该模式要能持久下去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企业要认识到学生来厂实践不单是要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同时也能为企业创造一定的效益,符合互利互惠的原则。当然,这种模式的实施需要学校与企业的主管部门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二、继续工程教育模式

继续工程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如下3种形式:(1)高等学校根据厂矿企业的需要发展计划外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80年代初高校急企业之所急,举办了各种在职人员学历教育班、专业证书班以及各种短训班,参加在职学习的人数数万人,及时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2)高校在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同时,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 调整工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培养方向,为厂矿企业、工程建设等单位培养工程型硕士生。(3)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培养人才。 这种形式主要是工业部门、企业和高等学校利用各自的优势,设立学院、系或研究所等,为部门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与能源部举办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学院,当年就向电力部门输送了62名毕业生,截止到1993年,共向电力部门输送了1200名毕业生。

高等学校开展继续工程教育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这种模式限制条件较少,没有太多的学科、专业水平上的要求,推广起来比较容易,是目前高等学校广泛实施的模式之一。

三、工程研究中心模式

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组织下,选择有优势技术的学校或学科专业,设立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工程研究中心”,或以一个大学群为依托,成立“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这是发达国家颇为成功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从1984年开始,我国国家计委会同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卫生部、农业部实施了旨在支持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到1995年为止,已有15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陆续投入建设和运行, 涉及96个承担单位,其中高等学校48所(包括教育部直属院校24所,其他部委属高等院校24所)。[1]此后在此基础上又在高等学校建立了27 个国家级的或面向行业的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工程研究中心。这类工程研究中心把密切高校与企业的联系、推广高新技术、加速实现产业化作为工作目标,创造出一条大学与企业共同实现技术创新、培养优秀人才的新路子,为行业的技术开发以及高等学校的教育、科研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工程教育的角度来看,虽然这类中心的主要作用是科技开发并转化为生产力,实际上,它对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生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 该中心在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以及原国家教委的支持下,依靠自己在模具CAD技术上的优势,经过10多年的努力,从一个固定资产不到160万元的专业实验室发展成为拥有2000万固定资产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体。该中心以CAD/CAM的研究及软件开发为主导方向,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推动了所属企业的模具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 并辐射到20多个省市400多个企业。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学基地, 该中心用高技术改造了传统的专业,原来的压力加工专业已拓展为塑性成形加工系,设立了博士点、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教学改革上,探索出了培养人才可柔性转换的教学改革经验,大大增强了本科生的适应性,提高了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同时培养了大批素质好水平高的硕士和博士,成为有关企业的“抢手货”。由于教学和科研成绩突出,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该中心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被评为“A”级水平。

这种产学研结合模式,推广起来尽管会有诸多困难,但工业部门选择有某种优势技术的大学或专业学科建立这类“工程研究中心”是完全可行的,不失为把工程教育带入21世纪的一项十分重大的举措。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目前大面积推广比较困难。

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模式

1995年,我国开始在企业与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的试点。这是博士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发展。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企业与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单位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方式,充分发挥设立流动站单位研究条件好、技术力量强、信息畅通以及企业研究项目与实际紧密结合、资金雄厚、锻炼条件好等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培养和造就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层次科技和管理人才。作为博士后试点企业,必须是一些经济实力较强、技术水平先进、科研条件较好的国家重点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健全的研究开发机构和拥有一支研究水平较高的科技人员队伍,并能提出具有市场前景好、学术水平高的研究项目。据最新资料统计,全国共有65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布在20个省市的大型企业,绝大部分在沿海高科技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其中,广东省企业共设博士后工作站6个,上海11个,江苏省9个。[2]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模式不但在科研开发和投入体制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促进了高校和企业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结合的深入发展,而且还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传统企业的技术更新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广东的深圳和佛山是我国较早开展企业博士后试点工作的城市,目前深圳市和佛山市在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基础之上,分别有10家和11家企业建立了博士后工作分站,博士后人员给这两市的企业带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博士后为企业带来的高效益在广东的企业中不乏其例, 因此, 许多企业争相设立工作站。 1998年,广东风华高科等4家企业设立了工作站, 加上原有的佛山和深圳两个站,总共有6个,到站人数达27人。[3]

这项制度作为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科研项目由企业根据其产品开发需要提出,经费由企业承担,研究工作主要在企业进行。真正做到了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使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更新紧密地联系起来。

五、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大学通过自己创办科技产业或建立实践基地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结合。这是一种较早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在我国,企业的科技实力和人才素质,从整体上看还比较薄弱,科研和科技开发、特别是高新科技的研究主要由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承担。1979~1995年,高等学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89 项,国家发明奖93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827项,分别占全国获奖总数的50.4%、32.5%、23.2%,而且这个比例呈不断增长的趋势。1997年,上述三大奖比例分别为58.8%、47.4%、32.5%。[4] 由于大学和企业科技力量的差异,高等学校利用校办高科技产业,直接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是完全必要的。自80年代初以来,高校科技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初露锋芒,销售额和利润连年成倍增长。1998年,校办科技企业经营总额达218.26亿元,利润总额18.25亿元,有17个科技企业年经营额1亿元以上。[5]实践证明,校办科技产业不但可以促进科学技术产业化, 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对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开拓教学改革的新路子。但如果把校办科技产业单纯看作创收的途径,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其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作用,结果不但不能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和发挥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功能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许多学校在创办校办产业的初期就曾走过这样的弯路。

华中理工大学积极发挥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集成功能,从构建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起步,努力增强办学活力,营造学校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逐步拓宽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以充分发挥大学技术创新的作用,最终实现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大产学研结合。数控技术发展和应用就是一个实例,该校从70年代末就开始进行数控技术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只处于论文阶段,没有形成产业,1992年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始向产业化发展,组建了华工数控中心,把多年积累的成果推向市场,在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推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数控机床。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师资水平、学科建设得到了明显增强,形成了校内产学研结合的良性循环。

大连理工大学通过建立实践基地或研究中心推进校内产学研结合。早在1987年该校就开始在这方面探索,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该校认为,建立有一定规模的基地,是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基本保证。基于这种认识,该校先后建立了新产品研制与开发中心等4个实践基地, 并且按照产学研结合的要求,建立了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这些中心成立10多年来,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据统计,在这些中心学习和参与科研工作的本科生累计近5000名,近100 人获全国、省、市科技发明奖。1996年,电子科技中心维修部获大连市十大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称号。该校在全国、省、市获奖学生中,在这些中心学习的学生占90%以上。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个人一、二奖的学生全是在实践基地学习的本科生。

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如果只限于学校自身教学、科研、产业的协调发展,显然是不够的。从发展的角度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高等学校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校内产学研结合的目的是营造学校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积累经验、创造条件,最终还是要向社会推广,促进和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六、大学科技园区模式

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区——“硅谷”。由于“硅谷”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影响,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相创立大学科技园区。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也抓住机遇,在一些高等学校比较集中的城市和地区,开始了建设科技工业园区的积极探索。建立比较早的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核心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1983年)、浙江大学等156 所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浙江杭嘉湖科技园区以及东北大学科技园(1988年)等。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发表以后,各省兴起了创建大学科技园的热潮。1993年创办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园,以及稍后创办的北京大学科技园和清华大学科技园、上海交通大学的浩然大厦等,为我国大学科技园区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科技园区形式尽管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科技园区”本身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相结合的产物,是集科—工—贸为一体、产学研结合的一种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中指出:“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事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工作。支持发展高等学校科技园区,培育一批知识和智力密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实践证明,大学科技园区不但促进了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速了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与应用,缩短了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促进了新技术和新思想的不断涌现,提高了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例如,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核心的中关村科学园,不仅是国内最大的高科技基地,而且也是最大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联想、四通和北大方正等高科技产业,基本上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一条龙的产学研结合体系。以方正公司为例,上游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所和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游是电子出版高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方正研究院,下游是方正集团公司。上游的基础研究成果通过中游的应用研究在下游实现产业化。与此同时,下游为上游的科研活动提供信息和创新灵感,推动上游的基础研究。这种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良性循环的体制,不但促进了研究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又如,国内知名的东大阿尔派软件集团,就是在东北大学科技园中发展起来的。该集团通过10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500多名员工,注册资金48亿元,利税0.94亿元的大型科技企业。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火炬计划”等科研项目300余项;同时, 培养了上百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由于成绩突出,1993年被确定为我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中心”。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火炬软件产业基地”。目前,东北大学科技园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大学命名并被世界大学科学园协会接收为会员的科技园。

1998年,科技部和教育部为了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决定成立联合指导委员会,把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工作纳入火炬计划、攻关计划、技术创新计划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计划于2000年召开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会议。这一联合行动,必将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将积极创办“科学工业园区”,以高科技为中介,联合社会各界,在促使高校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同时,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坚实基础,能从事高技术开发的工程型硕士、博士,形成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协调运行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本文把产学研结合归纳为6种模式, 其中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和继续工程教育模式是产学研结合在人才培养中的体现,其他4 种模式是产学研结合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高科技产业化方面的体现。实际上,这6种模式是彼此联系的,没有哪一种产学研结合绝对属于某一种模式。所以,我们在认识产学研结合模式时,应该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避免在认识上出现差错。

标签:;  ;  ;  ;  ;  ;  

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模式述评_产学研结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