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G理论在胃肠外科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_周丽

ERG理论在胃肠外科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_周丽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胃肠外科 湖南衡阳 421001

目前,护士短缺、离职率高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国际性问题,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2014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 年我国护士仍有大量缺额,其作为影响护理行业稳定性和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应引起医院管理人员的重视[1]。工作满意度是职员对自己工作满意与否的态度,是一个单位保证劳动力的关键因素。职员工作满意度降低,会导致单位劳动力不稳定,而且也会使员工本身产生倦怠感[2]。对工作不满意而辞职是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2]。研究表明,护士长的激励作用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最具预测性,是重要的领导方式[3]。因此,护士长在管理过程中艺术性地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至关重要。我院胃肠外科将ERG理论应用于科室护士长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ERG理论的主要观点

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奥德弗提出,他认为人在职场发展中存在3种核心需要:生存的需要(existence)、相互关系的需要(relatedness)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指的是全部的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如报酬、福利、安全条件等,它是人的动物性的体现。相互关系的需要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友谊、信任、尊重、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它体现了人的社会性。成长需要是指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需要,是一种个体需求得到提高和发展的内在欲望,即个体不仅要求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而且还有开发新能力的需要,它是人自身价值实现的过程,体现的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该理论不同于管理者熟知的马斯洛基本需要理论,它认为在低层次需要没得到满足时,仍然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而较高层次的需要一再受挫而得不到满足时,人们会重新追求较低层次需要。

2.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胃肠外科全体护理人员,应用ERG理论管理的12 个月(2016年1 月‐2016 年12 月)数据为实验组;应用ERG理论管理之前12 个月(2015年1 月‐2015 年12月)数据为对照组,两组数据中住院人数、病种、病情危重程度、护理人员性别、床护比、年龄及学历、职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建立的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满足护士的物质需要

本科室在医院基本职称薪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从公平和多劳多得的角度出发,在临床工作中通过自制表格记录护士的工作项目及数量,量化每名护士每天的工作量,量化数据作为科室奖金分配和评优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将科室的奖金预留一部分用于奖励出勤情况良好、患者满意度高的护士或援助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护士。

1.2.2 开展各类职业防护培训,强化护士的职业防护理念

常规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强调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而忽视了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安全。本科室住院患者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多,针对我科的特点开展各种学习,如《化疗药物的危害途径》、《化疗药物对护士危害的防护对策》、《肿瘤科护士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强化护理人员对自身安全的关注。

1.2.3 积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胃肠外科护士的日常工作紧张而繁琐,护理人员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本科室在管理过程中立足以人为本,致力于营造和谐有爱的工作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新老护士之间的“传帮带”,关注新护士的成长,尊重老护士在科室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鼓励科室的文艺护士组织各类文体活动,融洽组织氛围;建立科室微信群,节假日互送祝福,在科室内部形成积极向上、友爱互助、团结一致的组织氛围。同时关注科室护士的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她们的负性情绪。

1.2.4 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满足护士职业发展的需要

本科室的护理人员构成以本科护士为主,年龄在23—40岁之间,年轻的护理队伍对个人发展有较高的期望。作为管理人员应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鼓励护士参加学历提升及继续教育,提供外出进修和学习机会,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和提升操作水平,及时了解护理新动态、新进展。如在科室人员足够的情况,在当前PICC置管化疗患者增多的背景下,每年派出1-2名护士去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学习PICC置管技术;鼓励和资助科室护理人员参与造口师培训,考取国内和国际造口师证;鼓励本科室护士积极参与护理科研及论文撰写,追求自身综合能力及职称的提升。

1.3 效果评价

本研究采用潘慧设计的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包括内源性工作满意度和外源性工作满意度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4个题目,共8个题目。问卷采用5分法,其中,“很不同意”“不同意”“无所谓”“同意”“很同意”分别计1-5分。当工作满意度均值得分>3时,表示护士工作满意,反之,则表示不满意。工作满意度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8。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 校验,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实施前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79.5%,实施后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5.3%,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流失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基于ERG理论的激励理论能较好地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的流失率。由于该理论不仅把人当作“经济人”,肯定了护士在职业环境里的物质需要和安全需要,提倡进行合理的薪酬分配和改革,启示护理管理者进行工作环境的优化。同时ERG理论也认识了人的社会性,提示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人才、知人善用及人尽其才,注重良好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的营造。并且,该理论还从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将人作为“复杂人”,提倡护理管理人员在指导护士奉献于医疗及科室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护士自身的提升及发展。综上所述,ERG理论在护士长临床管理过程中有一定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许莹,尤黎明,刘可,等.我国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流失现状研究.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29-32.

[2] Lephalala RP,Ehlers VJ,Oosthuizen MJ.Factorsinfluencing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in selected privatehospitals in England.Curationis,2008,31(3):60-69.

[3] 胡雁,杨英华,马敏芝,等.关于护士长领导方式与护士工作效率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1999,36(8):4-8.

论文作者:周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ERG理论在胃肠外科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_周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