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论文_陈垒, 曾岩

谈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论文_陈垒, 曾岩

青州市水利建筑总公司 山东青州 262500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对社会设施的安全度也有新的要求,这其中水利工程的防渗漏问题,是眼下全国都比较关注的国情之一。水利工程的完善,是能够保证人民群众安全居住的必要条件。而渗漏现象在水利工程中,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意义;防渗技术措施

引言

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形下,建设水利工程渠道时,为了尽可能地利用好水资源,需要针对渠道采取防渗措施,在制定设计方案和拟定施工计划时,应充分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有效的防渗技术,确保良好的防渗效果,将水资源的使用价值最大化,缓解罐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水利工程渠道防渗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不仅能够减少水资源渗漏导致的浪费,还有助于水利工程的长期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

1.1土料防渗施工技术

对于渠道防渗技术中的土料防渗施工技术而言,由于具备便利的原材料选取地以及比较低的成本,被普遍使用在规模较小的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中。但是根据长时期的使用,我们发现当温度较低、使用时间比较长时,其功能就会退化,严重影响渠道防渗工作的有效性。所以,应该将适当的温度保护施加在土料防渗施工技术中,并且针对水利工程的规模合理选择。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有效处理土料防渗层达到防渗的目标,所以,实际施工中应该利用适当加厚土料的厚度提升防渗效果。与此同时,严格检查灰土防渗层,为了防止其产生裂缝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其施加一个伸缩层,这样,能够有效杜绝渗漏问题的发生。

1.2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中,使用率最高的就是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这是因为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具有比较长的作用时间,比较完善的作用效果,因此受到了欢迎。与此同时,防渗漏强度比较大是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主要的特点之一,结合较强的耐冲击能力和较好的耐久力,以及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气候环境造成任何影响为前提,进一步奠定了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在渠道防渗技术中的地位。然而,当施工现场附近砂石的储备量不足时,就需要从别处运输砂石,导致施工成本会增加,使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降低。

1.3砌石防渗施工技术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其中的渠道防渗技术种类众多,而砌石防渗施工技术由于具备较强的耐久性和简单的操作流程,比广泛使用在水利工程的渠道防渗工作中。砌石防渗施工技术又分为浆砌和干砌两种,如表一所示,其中干砌施工技术最为常见。

表一干砌防渗施工技术流程

(1)干砌防渗施工技术。

通过利用卵石衬砌防渗技术,先对渠道低洼处进行卵石铺设,再对梁坡进行卵石铺设,这就是干砌防渗施工技术的作用原理。根据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干砌防渗施工技术在工程的施工初始阶段抗冲击能力比较强,随着使用的时间不断加长,大量的碎石就会在水的带动下填满缝隙,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道比较稳固的防渗层,有效实现防渗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卵石防渗层的厚度,使其具有的防身功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浆砌防渗施工技术。针对浆砌防渗施工技术而言,主要是通过利用块石衬砌防渗技术有效实现防渗作用的。当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对砌石具有的防身作用要求比较低时,干砌勾缝施工技术比较适用,当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对砌石具有的防身作用要求比较高时,浆砌块石护面技术比较适用。

2.4沥青防渗施工技术

针对我国目前水利工程渠道防渗工作而言,沥青防渗施工技术的使用率提升,根据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沥青混凝土法。对于沥青混凝土法而言,主要的操作原理就是将沥青、碎石、碎沙等在混合加热的基础上进行搅拌,自然凝固以后,就会得到耐久性和稳定性较强的防渗材料。所以,沥青混凝土法可以根据渠道防渗施工的实际情况将防渗层的厚度进行合理的调整。(2)沥青席法。将沥青涂抹在苇席上,并制作成卷材进行铺设,以此提升防渗的能力,就是沥青席法的作用原理。在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两张卷材之间需要用沥青来连接,能够保证不会有漏洞出现。

3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3.1有助于渠道稳定性的提升

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需要加强渠道稳定性的管理,根据地区的基础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渠道类型、管理要点、防渗处理等,调整水流速度时应科学合理地评估渠道稳定性,重点提升渠道的均匀性,结合抗冻系数和性能制定适当的实施方案。

3.2综合考虑渠道地基季节性变化特性

渠道的稳定与地基处理关系密切,综合考虑到实际水流速度、管理过程中的抗冻性能,渠道采取梯形设计,当进入寒冷的冬季时,渠道因温度影响容易出现冻胀现象,为了确保渠道的防渗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防冻处理和防渗处理,优化渠道设计方案。

3.3灌溉区域内梯弧形渠道的改造

梯形和U形渠道经过演变出现了梯弧形渠道,渠道底部采用圆弧形状,两侧的渠边为平面,这种渠道的水流半径大,水流情况和抗冻性能良好,在大中型渠道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本项目的灌溉区域改造中,根据夯实要求和设计要求,对改造过程进行权衡各方面情况,加强敷设过程处理,提前铺砌垫层,后续管理中可进行适当的隔断处理。渠道含水量降低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出现冻裂等现象。在改造中,以预制板作为渠道底部的基础,防止出现裂缝。在进行水力学理论设计和渠道横截面设计时,应考虑到渠道系数和稳定性,设置合理的半径,防渗材料务必符合相关要求,弧底预制板采用混凝土材质,着重注意混凝土部分的施工质量,铺设防渗膜时,注意与土层的粘合情况,确保渠道良好的防渗效果。

3.4渠基改建技术

为了提高渠道的防渗效果,需要对渠道地基进行改建,做好层次结构分析,根据结构形式和技术指标等要求,进行合理的改建施工,在渠道稳定的基础上,提前清除渠道内的淤泥、杂草等杂物,并夯实地基,检查新渠道基础是否满足要求。分析渠道的密度值,掌握技术指标,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评估对渠道的破坏程度,分析当前出现的渗漏问题,分等级进行处理,对施工位置进行明确标注,提高后期渠道管理的合理性。

3.5伸缩缝防渗技术

水利工程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很可能因为勘查阶段的疏忽或者施工质量问题而引发伸缩缝,进而导致渗水问题,根据渠道水流和泥沙情况对灌溉区进行改造,避免渗漏加重或引发其他关联性问题。当环境温度变化明显时,应加强地基防渗保护,避免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在处理接缝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渠道间隔设计,一般间距在6米,这种间距对提高渠道稳定十分有效。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材料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一旦处理不及时,很可能引发延伸问题,增加搭配难度。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针对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展开的详细讨论,我们能够知道,水利工程渗漏原因有很多,针对这些问题,在不同的环境中,运用不同的防渗漏手段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渗漏技术不仅在水利工程中普遍存在,而且对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完工造成巨大的影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努力完善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漏技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闫俊平.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8(6):67-68.

[2]墨娜.探讨东支干渠水利渠道机械衬砌混凝土裂缝[J].工程技术研究,2019(6):184-185.

论文作者:陈垒, 曾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谈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论文_陈垒, 曾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