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论文_赵文文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论文_赵文文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据数据资料统计结果可知,当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不仅直接延迟了工期,给企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如何将安全标准化管理贯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相关工程项目负责人与安全员必须思考的问题,工作人员应结合工程特征,加大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引进新型标准化管理新技术,提升标准化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建筑行业;安全;标准管理;工程项目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安全标准化管理已经逐步成为业内共识,为获取更大经济效益,企业应严格按照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的特征,合理引进安全生产新技术,降低施工过程的风险,在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安全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指在某一范围中以最佳秩序为基础,围绕潜在或现实问题制定可行性较高的条款的活动。通过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够有效借鉴项目生产过程的经验,有利于实现对项目施工的精细化、制度化、细致化管理。

1.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将安全标准化管理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规避生产风险,还可提升现场施工的效率与质量,其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将建筑工程中复杂的安全管理问题变得程序化,并集中处理问题,明确问题的界限,加强对成功管理方式的应用,从而提升工程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2)有利于构建工程安全管理交流平台,安全人员能够以平台为基础,总结出安全生产的管理经验,及时上传至平台以供其他施工人员学习[1];(3)规范明确生产管理模块,建立健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科学整合工程生产资源,进而减少工程的管理成本;(4)整理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做好防控措施,降低不同类型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特征与内容

建筑工程的安全标准化管理覆盖在项目整体施工过程中,具备多层次、全方位等多种特征,具体而言分为以下三部分:

2.1配备完善的安全工作管理人员

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标准化管理,须配备充足的安全人员,以工程项目的规模为基础,聘请合理的安全管理人数[2]。首先,设置与工程需求相符的工作岗位与安全管理机构;其次,明确安全人员的管理职责;最后,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素养。

2.2规范工程现场安全管理

规范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特征,通过明确不同施工程序的安全标准,以定量与定性的标准规定工作内容[3],能够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在管理施工现场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协调好安全生产与项目质量之间的关系,细化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程序,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制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标准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其主要特征,当前建筑工程中应用得较为广泛的制度有《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国务院[56]第40号)、《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等,项目负责人与安全人员应合理根据工程特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生产风险。

3.典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新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飞速发展,在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也逐步出现了多种不同新技术,对提升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液压型爬架、高处作业与提升机三种安全新技术。

3.1液压型爬架

爬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到的设备,与传统悬挑式、落地式脚手架相比,爬架使用范围更广,安全性更高。但受到施工人员操作不当、爬架本身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电动葫芦型爬架在使用过程中仍易出现多种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基于此种背景下,液压型爬架开始出现。与传统电动葫芦型爬架相比,液压型爬架的点位数量更少,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移动的情况,使用液压千斤顶作为提升机构,从长期使用租费的角度分析,其更具备经济性,具体如表1所示[4]:

爬架类型点位数量提升机构使用过程的移动情况单点每月租费(元)年使用租费总额(元)

液压型爬架140液压千斤顶不移动470777300

传统电动葫芦型爬架160电动葫芦移动410787300

表1 两种爬架类型的对比

液压型爬架由液压升降设备、主框架、附墙支座、安全装置等部分构成,具备同步、荷载控制、防坠等多种安全特性:(1)同步安全特性:爬架使用的是穿心式节状爬杆,液压千斤顶可借助锁紧机构,沿着爬杆爬升,每重复一次,爬杆也会往上升,即每一个节距代表一个行程,从而达到同步的效果,可有效预防爬架坠落事故;(2)荷载控制安全特性[5]:液压系统的压力可调节,能够结合项目工程适时改变额定提升力,在提升过程中如果有障碍物导致吊点荷载超过额定提升力是,液压系统将会停止吊点的提升,防止出现坠落事故;(3)防坠安全特性:液压型爬架的千斤顶具备两套锁紧机构,属于单向超越型,即使在自然情况下仍会是锁紧状态,两套锁紧机构相互支撑,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出现坠落事故。将该新技术运用在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坠落等安全事故发生率,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

3.2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工程的施工难度、高度均上升,高处作业成为常态,为贯彻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可引进有关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1)针对临边作业:应设置对应的防护措施,在基坑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梯段边,安装临时护栏;(2)针对洞口作业:电梯等井口设置固定栅门、防护栏,每隔两层或者10米处设置安全网,确保洞口作业的安全性;(3)吊装构件作业过程的安全防护,吊装梁、桁架等结构时,应提前在施工人员工作位置设立支点并配备安全带。

3.3提升机安全技术

提升机属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到的机械设备,在使用提升机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安全停靠装置、断绳保护装置、吊篮安全门等方面的新技术,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生产要求,确保提升机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安全标准化管理贯彻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能够科学降低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还可规范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提升施工人员、安全生产人员的责任意识,为项目生产赢取更大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建筑企业应合理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应用液压型爬架、高空作业、提升机等安全技术,规避安全事故,充分发挥安全技术的作用,减少工程项目的人为失误,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林泳.浅谈电网建设工程中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大科技,2014,21(31):88-89.

[2]孙巍,马广生.浅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监管[J].安徽建筑,2015,22(1):53-64.

[3]彭新启.“一目了然”的安全心得——写在《“一目了然”工程标准管理手册》(第2版)出版发行之际[J].中国远洋航务,2014,19(5):74-75.

[4]顾雷雨,黄宏伟,陈伟等.复杂环境中基坑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标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z2):4153-4162.

[5]李健.浅析如何强化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J].城市建筑,2015,58(36):163-163.

论文作者:赵文文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论文_赵文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