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单纯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运用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的论文_王昱琦,黄博

【摘要】目的:研究对单纯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运用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3例单纯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共包括2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和73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用随机的方式分为46例参照组(包括1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和3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和47例观察组(包括1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和3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参照组仅维持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用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病症、日常生活能力评估(MB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好于参照组,比值数据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治疗后,参照组的不良病症多于观察组,比值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治疗后,参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MBI)比观察组低,(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加快了单纯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减少了不良病症的出现概率,推广使用价值性高。

关键词:单纯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手法配合康复训练;肢体肿胀

骨科几乎每天都能收治很多单纯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主要分为踝关节扭伤和踝关节骨折两种,踝关节的肿胀和疼痛十分明显,患者不良于行。本次研究对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和用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进行了对比,探究后发现用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患者康复的速度更快,肢体肿胀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提高了骨骼和周边组织的修复速度,加快了血流量速度,让踝关节功能性恢复正常,保障了患者对运动的需求,请看下述。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3例单纯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共包括2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和73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用随机的方式分为46例参照组(包括1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和3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和47例观察组(包括1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和3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0:26;平均年龄为(34.85±6.6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9:18;平均年龄为(34.71±6.25)岁。两组基线资料(P>0.05),比较条件充分。所有患者的踝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疼痛,存在反复性。排除患者有神经功能障碍、关节骨性畸形、其他严重疾病等情况。

1.2方法

1.2.1参照组

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让患者先从踝关节提踵训练开始,每组10次,每次10组。然后是提踵步行训练每次5分钟,还要进行提踵软垫重心转移训练,每次5-10分钟,最后进行匀速慢跑每次10-15分钟。治疗时间控制在2周。

1.2.2观察组

用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保留上组治疗内容,然后用手法配合,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将圆形枕垫放于患者跟腱部,有效暴露膝盖下肢体,将配置好的按摩膏药涂抹在踝关节周围,让膏药浸润皮肤五分钟后在开始按揉,提高按揉的消肿活血效果。手法按揉时要顺时针、轻柔进行,沿着踝关节经络走向进行推展,提高经络、筋骨的疏通效果,放松筋膜等,每天按揉五分钟,之后可以进行穴位点压,在三阴交、悬钟等穴位上进行点压,同时配合踝关节翻转和牵引,保障手法的流畅度,每天为患者进行一次,治疗时间在2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出现的下肢肿胀、皮肤感染等不良病症进行统计,生成不良病症发生率;同时利用MBI评分表对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自理能力越好,统计数据并比较。

1.4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7天后,患者的踝关节无疼痛、肿胀等情况,扭伤患者日常活动正常,无痛感,经X线照射后骨折部位愈合进度良好。有效:治疗7天后,患者踝关节的痛感和肿胀等情况明显好转,疼痛感较轻,扭伤和骨折患者依然需要静养,但扭伤患者可以保持站立、短时间行走等。无效:治疗7天后,患者的情况无任何变化,疼痛感强,甚至出现下肢水肿严重等不良情况。显效率+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如果(P<0.05)那么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的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好于参照组,比值数据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的疗效对比[n(%)]

2.2比较两组的不良病症

治疗后,参照组的不良病症多于观察组,比值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的不良病症对比[n(%)]

2.3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MBI)

治疗后,参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MBI)比观察组低,(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详见表3。

表3 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MBI)对比[n(+s),分]

3 讨论

单纯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是骨科临床常见治疗疾病,较严重的损伤了踝关节,降低了踝关节周边组织的健康度,加重周边组织充血、水肿等,让患者行走不便,而且疼痛感强烈[1]。本次研究对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和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展开了探究,发现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后患者踝关节的康复情况更好,患者的日常活动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减少了踝关节反复发作的概率[2]。

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增加了治疗内容,用手法按揉舒缓了踝关节肌肉、筋膜等的紧张感,帮助血液运行恢复正常,提高下肢循环能力,让踝关节组织、骨骼等正常修复[3]。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能减少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不适,提高肌肉、骨骼的适应性,加强踝关节的受力、发力能力,为患者在生活中正常运动做好基础,减少踝关节反复出现运动损伤的次数[4]。

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降低了康复训练中造成的损伤概率,加强了肌肉等的修复效果。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在逐渐加大训练力度的基础上进行手法按揉,提高了患者经络的顺畅度,保障了肌体气血的顺畅度,让踝关节运转的更顺畅,提高了患者踝关节的功能性。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增加了治疗内容,改善了治疗方式的单一性,缩短了患者踝关节的愈合时间[5]。

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最大化的降低了患者的痛感,提高了扭伤、骨折等单纯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治疗的针对性。而且手法按揉能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总体有效性[6]。

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提高了单纯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出院率,更好的达到了治疗预期,让皮肤感染等不良病症远离患者,提高了膏药在踝关节发挥作用的速度,保障了膏药在踝关节的渗透效果[7]。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为患者行走提高了较大帮助,降低了错误运动对踝关节的二次伤害,加强了临床治疗的能力,提高了治疗的总体有效率。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好于参照组,比值数据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治疗后,参照组的不良病症多于观察组,比值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治疗后,参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MBI)比观察组低,(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说明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加强了治疗效力,促进了踝关节康复[8]。

综上所述,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加快了单纯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减少了不良病症的出现概率,推广使用价值性高。

参考文献:

[1] 张鑫, 刘波, 刘辉, et al. 本体感觉训练配合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在踝关节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8, 40(12):942-944.

[2] 张鑫, 刘波, 刘辉, et al. 本体感觉训练配合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在踝关节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8, 40(12):942-944.

[3] 于国强, 杨添淞, 王丰, et al. 针刺瞳子髎穴治疗踝关节扭伤脑fMRI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2017, 33(2):31-33.

[4] 顾晓晖, 洪劲松, 毕擎, et al. 镜下全内距腓前韧带解剖修复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 21(4):301-309.

[5] 冯仕明, 张述才, 王爱国, et al. 全关节镜技术治疗旋后外旋Ⅰ度胫骨起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J]. 中华外科杂志, 2019, 57(3):182-186.

[6] 顾晓晖, 潘晓华, 余嘉,等. 关节镜下Brostr?m-Gould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评价[J]. 中华创伤杂志, 2019, 35(6):534-542.

[7] 陈翀, 贾力运, 王安治, et al. 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在U17足球运动员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 36(12):1087-1091.

[8] 赵峰, 胡跃林, 江东, et al. 改良Karlsson手术治疗陈旧性跟腓韧带损伤效果的回顾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11):818-822.

论文作者:王昱琦,黄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9

标签:;  ;  ;  ;  ;  ;  ;  ;  

研究对单纯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运用手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的论文_王昱琦,黄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