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的思考论文_权 华

数学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的思考论文_权 华

权 华 甘肃省陇西县权家湾乡权家湾小学 748100

合作学习是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之一,也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方导,以学生获取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终身发展为归宿,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活动。

合作学习既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更多的互相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长,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养成合作意识与批判精神。

一、目前农村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现状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认识到合作学习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应,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是数学合作学习的设计不充分。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够,简单认为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顾虑合作学习是否对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培养有利、合作学习是否对教学成绩的提高有作用……因而对合作学习的设计只图形式,不求价值目标。

二是数学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不恰当。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合作学习,没有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随意选取一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丧失了参与讨论的兴趣,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三是数学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得当。有些教师只把前后两张课桌的学生凑在一起,没有按合作学习的原则进行分组,小组成员角色不明、分工不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也缺乏心要的指导,管理不严,调控不力,在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步骤也不理解学习的内容时,就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是数学合作学习的参与度不平衡。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一些性格开朗或成绩优异的同学容易获得较多的参与机会,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个性得以发展;而一部分学生经常成为“看客”,往往落在后面,无形中失去了思考表现的机会,丧失了参与交流合作的兴趣,会进一步加重自卑心理。

二、初中数学有效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通过学习我认识到,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1.科学有效分组。分组的一般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小组规模一组以4~6人为宜,也可以是同桌2 人一组、前后桌4人一组,或者自由组合,按兴趣组合等。座位的安排要尽可能好中差搭配合理。

2.使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确立能够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合作学习方案。合作学习时,要让学生心中有数,有序展开。

3.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规范。教师要加强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正确对待“学习”与“非学习”的喧闹声,提出较为明确的合作学习规范,要求每一个学生遵守并内化为合作学习的习惯。

4.使学生明确在小组合作中的责任。在学习小组中每个人都要有不同的角色,如小组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检查员、计时员、纪律管理员等。每一次合作学习时,学习任务分工要具体明确,让所有学生积极承担并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同时,合作小组要实行动态管理,经常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均等参与。

5.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问题情境和教学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问题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要有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把教学内容设计得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有助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6.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合作学习评价的主体有教师,有学生。评价的基本形式有小组自评、教师述评两种。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小组更好地合作。评价内容包括活动的成败、合作技能、努力方向等,以强化小组的功能。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以激励为主导,让每一位学生能认识到合作技能在集体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际能力,共享成功的喜悦,实现对资源的分享。

论文作者:权 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3月总第1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1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的思考论文_权 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